彩礼不退的法定情形主要是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7 22:43:38 418 人看过

一、彩礼不退的法定情形主要是什么

不符合《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规定,一方要求返还彩礼,不予支持。此外,对“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规定,应当有限制性的解释。这种情况是指一方在婚前举债,婚后没有经济来源偿还债务,或者婚前用家庭财产支付,婚后又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维持最基本的生活水平。“生活困难”的认定,应以彩礼数额、支付人的收入来源、当地生活水平为依据。目前,可根据当地最低生活水平合理确定。

根据《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第一款第(三)项:“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但是,如果一方同居两年以上并生育子女或订婚礼物已用于日常生活,一方要求另一方返还订婚礼物的支持。

二、谁能起诉要求谁返还彩礼

根据《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规定,提起诉讼,要求返还彩礼的应该是当事人。

对于已经缔结婚姻的,在离婚时要求返还彩礼的原、被告自然是缔结婚姻的男女双方,对于已经给付彩礼但缔结婚姻的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要求返还彩礼的案件,对“当事人”应该做扩张解释,即当事人也应该包括缔结婚姻双方当事人的父母。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由父母给付彩礼,接受彩礼的通常是另一方的父母,也就是说给付人与接收人不仅限于男女双方。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公民的财产权利,彩礼纠纷的诉讼主体应包括双方的父母。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5月23日 04:5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彩礼相关文章
  • 女孩定亲怀孕要退婚彩礼退还吗以及不必返还彩礼的情形
    一、女孩定亲怀孕要退婚彩礼退还吗女孩定亲怀孕要退婚彩礼退还。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1.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2.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3.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适用前款第2项、第3项的,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二、不必返还彩礼的情形不必返还彩礼的情形主要有:1.已经登记结婚并同居生活的。2.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时间较长的,一般应当以两年以上。3.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期间生育子女的。4.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所接受的彩礼确已用于共同生活的。三、离婚退彩礼是退百分之多少离婚退彩礼是退百分之多少,法律并未做明确的规定。以下返还数额标准仅供参考:1.双方没领结婚证且没有同居生活的或双方领了结婚证,但实际没有同居生活的,彩礼应全额返还;但如果是男方反悔的,女方返还彩礼80%
    2023-06-27
    308人看过
  • 法律上如何规定彩礼退回的情形
    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适用前款第(二)、(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一、司法实践中,涉及彩礼纠纷应当注意下列问题1、解决彩礼纠纷时应遵循的原则。决定彩礼是否返还,以当事人是否缔结婚姻关系为主要判断依据。给付彩礼后未缔结婚姻关系的,原则上应返还彩礼;如果已结婚的,原则上彩礼不予返还(一些特殊情形除外);按照习俗举办了结婚仪式但没有领取结婚证书的,解除同居时彩礼是否返还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2、结婚前给付彩礼的,必须以离婚为前提,才能考虑支持返还请求。如果给付彩礼之后,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给付人要求返还给付的,不予支持,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如果当事人在离婚诉讼的同时提出该项请求,法院准许离婚的,可根据情况作出是否支持返
    2023-03-22
    172人看过
  • 新彩礼法规定的彩礼退回的条件是什么
    一、新彩礼法规定的彩礼退回的条件是什么我国没有彩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二、彩礼的退还比例是多少因给付彩礼一方的原因导致婚约解除,返还彩礼的数额可根据其过错程度、双方的经济状况等因素,酌情减少,减少的数额一般确定为彩礼总额的10%至50%之间。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共同生活一年以上两年以下,一方请求对方返还彩礼的,返还的数额一般不超过彩礼总额的30%;共同生活一年以内三个月以上的,返还的数额一般不超过彩礼总额的50%;共同生活不满三个月的,返还的数额一般不超过彩礼总额的70%。因给付彩礼一方的原因导致同居关系
    2023-06-19
    119人看过
  • 什么情形彩礼可以要回
    1、男女双方还未到当地民政部门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比如只在家里摆了酒席,宴请了宾客,却没有领取结婚证的情况,男女双方反悔,不打算继续生活下去的,这种情况下,男女双方本来就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夫妻。彩礼能要回来。2、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情况下,离婚彩礼能要回来。共同生活是指共同在一起生活较长时间,有共同的财产,共同的权利和义务,共同劳动和消费等,在事实上已是一家人,长时间稳定的生活在一起。如果没有共同生活,离婚彩礼就能要回来。3、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离婚后、诉讼离婚或者协议离婚的同时,给付人相对于原来的生活水平相差巨大,自己的个人财产和婚后分得的财产难以维持当前生活的情况,离婚彩礼能要回来。一、什么情形下彩礼不能要回1、已经登记结婚并同居生活的。2、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时间较长的,一般应当以两年以上。3、男女双方未办理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期间生育子女的。
    2023-02-21
    175人看过
  • 彩礼退还标准法律规定的哪些情形下需要退还
    一、彩礼退还标准法律规定的哪些情形下需要退还1.双方当事人没有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可以返还彩礼;2.双方当事人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可以返还彩礼;3.婚前给付彩礼,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可以返还彩礼。《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二、彩礼官司需要的证据1.证明男女双方当时正处于谈婚论嫁的状态的证据,如订婚仪式的录像或者照片;2.提供已给付彩礼的证据,如转账记录、银行卡的账户明细;3.证明双方未共同生活的证据,如亲朋好友的证人证言。《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
    2023-11-28
    263人看过
  • 哪几种情形下彩礼钱不退
    一、哪几种情形下彩礼钱不退不返还彩礼的5种情况如下:1、已经登记结婚并同居生活的。2、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时间较长的,一般应当以两年以上。3、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期间生育子女的。4、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所接受的彩礼确已用于共同生活的。5、在婚约存续期间,婚约当事人死亡的。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二、返还彩礼诉讼需要哪些证据当我们了解了彩礼是否应该返还的法律规定,在决心要起诉返还彩礼时,我们还需要准备哪些有力证据呢?1、证明男女双方当时正处于谈婚论嫁的状态可借由双方的短
    2024-01-12
    148人看过
  • 何种情况要退还彩礼?何种情况不需要退还彩礼
    我们说男女谈婚论嫁时,男方要给女方一定彩礼。在中国古代,男方娶妻给彩礼一方面是为了弥补女方的家庭,另一方面增加了男方的违约成本,使他不能同时和多个女人订婚。在现代,彩礼则代表着男方对女方的诚意,对这门亲事的认可。从法律角度来说,彩礼可算作一种附条件的赠与。其中,这个条件就是结婚。当条件没达成,或者出现一些特殊情况,男方是可以要求你返还彩礼的。不知道哪些情况需要退彩礼,当心吃大亏!一、哪3种情况需要返还彩礼?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解释(一)》第五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其中(一)(二)比较好理解,就是说,男女双方没有登记结婚,或者登记结婚了,但是确实没有一起
    2024-02-06
    287人看过
  • 可以要回彩礼的法律情形
    一、可以要回彩礼的法律情形可以要回彩礼的法律情形如下:1.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2.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3.婚前给付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第二和第三两项,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之所以要作出如此规定,是因为目前我国很多地方给付彩礼的情况还较为普遍,如果对彩礼问题完全不管,可能会使一些当事人的财产权益受到严重损害。二、返还彩礼标准是多少返还彩礼标准如下:1.自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生活在一起一年以上两年以下的,当一方悔婚时,应返还彩礼,应返还全部的百分之三十。2.如果双方生活在一年之中三个月以内的,应返还全部的百分之五十。3.如果生活在三个月以内的,应返还彩礼全部的百分之七十。4.如果双方在同居期间男方导致女方怀孕或流产的,在上文的基础上减少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二十。三、彩礼返还纠纷的诉讼流程是什么1.原告起诉。2.法院受理后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3.被告在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
    2023-04-14
    150人看过
  • 需要退还彩礼和不需要退还彩礼的情况有哪些
    我们说男女谈婚论嫁时,男方要给女方一定彩礼。在中国古代,男方娶妻给彩礼一方面是为了弥补女方的家庭,另一方面增加了男方的违约成本,使他不能同时和多个女人订婚。在现代,彩礼则代表着男方对女方的诚意,对这门亲事的认可。从法律角度来说,彩礼可算作一种附条件的赠与。其中,这个条件就是结婚。当条件没达成,或者出现一些特殊情况,男方是可以要求你返还彩礼的。不知道哪些情况需要退彩礼,当心吃大亏!一、哪3种情况需要返还彩礼?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解释(一)》第五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其中(一)(二)比较好理解,就是说,男女双方没有登记结婚,或者登记结婚了,但是确实没有一起
    2023-06-22
    245人看过
  • 不用退彩礼的情况有哪些?需要退彩礼的情况有哪些
    我们说男女谈婚论嫁时,男方要给女方一定彩礼。在中国古代,男方娶妻给彩礼一方面是为了弥补女方的家庭,另一方面增加了男方的违约成本,使他不能同时和多个女人订婚。在现代,彩礼则代表着男方对女方的诚意,对这门亲事的认可。从法律角度来说,彩礼可算作一种附条件的赠与。其中,这个条件就是结婚。当条件没达成,或者出现一些特殊情况,男方是可以要求你返还彩礼的。不知道哪些情况需要退彩礼,当心吃大亏!一、哪3种情况需要返还彩礼?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解释(一)》第五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其中(一)(二)比较好理解,就是说,男女双方没有登记结婚,或者登记结婚了,但是确实没有一起
    2023-04-10
    498人看过
  • 不用退彩礼的情况
    法律综合知识
    一、不用退彩礼的情况不用退彩礼的情况如下:1.已经登记结婚并同居生活的。2.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时间较长的,一般应当以两年以上。3.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期间生育子女的。4.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所接受的彩礼确已用于共同生活的。二、需要返还彩礼的情形需要返还彩礼的情形是: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1.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2.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3.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三、彩礼返还纠纷的诉讼流程是什么彩礼返还纠纷的诉讼流程是:1.原告起诉。2.法院受理后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3.被告在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法院在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如果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审理。4.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法院在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并
    2023-06-09
    436人看过
  • 是否有特定情形下不需要返还彩礼
    一、是否有特定情形下不需要返还彩礼离婚后彩礼不需要归还的情况有:1.已经登记结婚并同居生活的。这种情形下离婚后彩礼不需要归还。2.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时间较长的,一般应当以两年以上或者同居生活期间生育子女的的情况,离婚后彩礼不需要归还。3.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所接受的彩礼确已用于共同生活的,离婚后彩礼不需要归还。共同生活的界定,主要限制在家庭成员因生活、生产需要并实际支出,比如男女一方或双方患病花费、共同经营投资等。4.在婚约存续期间,婚约当事人死亡的情况,离婚后彩礼不需要归还。但是,在死亡前已经起诉的应予除外。二、需要返还彩礼的情形有哪些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1.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2.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3.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适用第2项、第3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
    2023-12-07
    381人看过
  • 离婚彩礼返还的标准是什么,哪些情形不予返还彩礼
    离婚彩礼返还的标准是:只有在满足了婚后确未共同生活或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者两种情形之一,要求返回彩礼的请求才能得到支持。生活困难,指依靠个人财产和离婚时分得的财产无法维持当地基本生活水平。不予返还彩礼的情形有:1、已经登记结婚并同居生活的。2、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时间较长的,一般应当以两年以上。3、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期间生育子女的。4、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所接受的彩礼确已用于共同生活的。5、在婚约存续期间,婚约当事人死亡的。一、彩礼到底应该返还多少彩礼到底应返还多少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1、因给付彩礼一方的原因导致婚约解除,返还彩礼的数额可根据其过错程度、双方的经济状况等因素酌情减少。2、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共同生活一年以上两年以下,一方请求对方返还彩礼的,返还的数额一般不超过彩礼总额30%;共同生活一年以内三个月以上的,
    2023-03-24
    137人看过
  • 法律上规定的返还彩礼情形是什么,具体的规定是什么
    返还彩礼的标准为,有下列情形的应当返还此彩礼: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彩礼返还的原则:遵循当地风俗习惯原则;照顾无过错方原则;公平原则。《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2024-05-03
    276人看过
换一批
#财产分割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彩礼
    词条

    彩礼如何认定: (一)如果彩礼是赠送给女方父母的,那么无论是婚前赠送还是婚后赠送,既不属于女方的个人财产,也不属于夫妻双方的财产,而是属于女方父母的财产。因此,男方家长给女方家长,与夫妻双方均无涉,属于女方父母的财产。 (二)若在结婚登记前... 更多>

    #彩礼
    相关咨询
    • 法律规定彩礼钱不退是什么情形?
      江苏在线咨询 2023-11-24
      彩礼钱不退的法律规定有这几种情形:已经登记结婚并同居生活的、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时间两年以上、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期间生育子女的、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所接受的彩礼确已用于共同生活的、婚约当事人死亡的。
    • 不予返还彩礼的情形是什么,彩礼退回的条件是什么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5-03
      不予返还彩礼的情形:1、男女双方已经结婚且短时间内没有提出离婚,不予返还。2、必须当地存在给付彩礼的习俗,否则相关钱款当成普通赠与,不予返还。3、给付后未导致生活严重困难的,不予返还。4、诉讼时效经过的,不予返还。 结婚前给付彩礼的,必须以离婚为前提,才能考虑支持返还请求。如果给付彩礼之后,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给付人要求返还给付的,不予支持,因为此时夫妻尚作为一个共同体,遵循夫妻法定财产共有制。如
    • 被起诉离婚,要求退还彩礼的法定情形是什么
      福建在线咨询 2022-11-08
      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 民法典规定哪些情形彩礼不能退还
      重庆在线咨询 2023-07-21
      1、彩礼已用于结婚后的家庭生活。如果彩礼已经用于结婚后的家庭生活,那么它相当于夫妻共同财产,不能退还。 2、尚未登记结婚,但彩礼已被用于双方共同生活。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未婚夫妇在婚前已经开始共同生活。如果在同居期间,彩礼用于共同生活,则不予退还。婚前的彩礼归属于父母或子女法律并没有明确的规定甚至彩礼是由哪一方支付都不一定,并不是大家公认的彩礼必须出自男方,还有一些地区的风俗不同,彩礼由女方出。彩礼
    • 什么情况要女方退彩礼,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甘肃在线咨询 2023-08-11
      如果只订婚没有结婚,那么如果解除婚约,则彩礼全部返还男方,无论谁提出解除婚约都是全部返还。如果结婚时间没有超过一年,双方离婚,可以返还部分彩礼,各地法院掌握的返还比例不一致。视情况而定。如果结婚时间超过一年,那么离婚时,按照法律规定彩礼不能返还。 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