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供虚假学历就业是否违法?
为就业提供虚假学历是违法的。持有、使用假文凭,如果不进行违法活动,不触犯刑法;但使用行为违反了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属于广义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二条:(一)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组织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证件、印章的;(二)购买、变造、变造、变造、变卖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组织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证件、印章的,销售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证件;但是,利用伪造的毕业证书进行诈骗活动,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的。因此,如果你使用假文凭从事非法活动,你将触犯刑法,涉嫌犯罪。二是对伪造、出售毕业证书的处罚。伪造高等学校印章制作学历、学位证书的行为,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第二款的规定,以伪造高等学校印章罪定罪处罚。
明知出卖伪造高等学校印章的学历、学位证书的,以伪造高等学校印章罪从犯论处。事实上,对伪造事业单位印章的处罚只有两种:伪造印章和故意贩卖印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一)伪造、变造、买卖公文的,(二)买卖、使用伪造、变造的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组织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印章的;(三)伪造、变造、倒卖车票、船票、飞机票、文艺演出票、体育竞赛票或者其他有价票证的;(四)伪造、变造船舶使用证,买卖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船舶使用证的,或者改变船的引擎号。
-
提供虚假教育的劳动合同无效
121人看过
-
理赔时提供虚假工资流水单是否违法?
403人看过
-
提供虚假学历入职违法吗
107人看过
-
在法庭上提供虚假证据不违法吗
377人看过
-
教育机构虚假承诺违反法律第几条
390人看过
-
你们是否向穷人提供教育援助
79人看过
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人。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按照是否直接参与犯罪,从犯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2、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即帮助犯。... 更多>
-
养老机构提供虚假材料违法吗?天津在线咨询 2022-03-16养老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民政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处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提供养老服务未按照规定签订服务协议的;(二)提供养老服务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的;(三)配备人员的资格不符合规定的;(四)向负责监督检查职责的民政部门隐瞒有关情况、提供虚假材料或者拒绝提供反映其活动情况真实材料的;(五)利用养老机构的房屋、场地、设施开展与养老服务宗旨无关的活
-
提供虚假学历犯法吗?广东在线咨询 2022-11-101、提供假学历犯法。使用假学历会受到治安处罚。 2、法律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五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1)伪造、变造或者买卖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印章的; (2)买卖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
-
提供虚假地址等进行诉讼是否构成虚假诉讼罪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16对于虚假诉讼罪,暂时尚未有司法解释进行详细规定。另外,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构成刑事犯罪,需要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具体情况,请当事人自行根据实际情况及相关法律规定进行核实确定。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
提供虚假物品抵押是否构成犯罪湖南在线咨询 2022-03-21提供虚假物品抵押,属于诈骗行为。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贷款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
-
提供虚假文凭的劳动合同是否有效?提供虚假证据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吗上海在线咨询 2022-03-2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八条规定: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提供了伪造的文凭,并签订了劳动合同。因此该劳动合同的签订具有欺诈性质,属于无效劳动合同。仲裁委裁决,可以基于其欺诈行为随时提出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并不需要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有关专家认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劳动关系建立过程中具有知情权,知情权的范围仅限于对影响劳动关系建立的对方的重要信息的知悉,劳动者应当如实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