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仲裁案件对方主动撤诉能够吗?
1、经济仲裁案件对方主动撤诉能够,仲裁的范围是指哪些纠纷能够仲裁,哪些纠纷不能仲裁,解决的是“争议的可仲裁性”问题。
2、《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以下简称仲裁法)对仲裁范围的规定主要依据如下原则:
(1)发生纠纷的双方应当是属于平等主体的当事人。
(2)仲裁的争议事项应当是当事人能够自由处分的。
(3)仲裁的范围主要是合同纠纷,也包括一些非合同经济纠纷。《仲裁法》第2条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能够仲裁。”
《仲裁法》第3条规定“下列纠纷不能仲裁:
(一)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
(二)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仲裁法》第77条规定:劳动争议和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业承包合同纠纷的仲裁另行规定。《仲裁法》第2条规定的“合同纠纷”,指受规范的所有有名合同和无名合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指平等主体之间的不与身份关系密切联系的具有财产权益性质的非合同纠纷,主要指侵权纠纷。
二、我国海事仲裁范围包括了哪些
1、租船合同、多式联运合同或者提单、运单等运输单证所涉及的海上货物运输、水上货物运输、旅客运输争议;
2、船舶、其他海上移动式装置的买卖、建造、修理、租赁、融资、拖带、碰撞、救助、打捞,或集装箱的买卖、建造、租赁、融资等业务所发生的争议;
3、海上保险、共同海损及船舶保赔业务所发生的争议;
所有有名合同和无名合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指平等主体之间的不与身份关系密切联系的具有财产权益性质的非合同纠纷,主要指侵权纠纷。
在我们现实生活当中,不管是通过仲裁的方式还是通过诉讼的方式,都是有利于解决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纠纷的,而且在提出仲裁或者是提出诉讼之后,其中双方达成了和解的协议,那么是能够申请撤回仲裁的申请或者是撤回诉讼的请求的。人民法院一般是能够准许这种撤回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一章 总则 第三条 【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事实,遵循合法、公正、及时、着重调解的原则,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
经济仲裁能够单方面发起吗?
93人看过
-
谁能够对劳动仲裁案件做出裁决
198人看过
-
经济案件二审能撤诉吗
60人看过
-
经济仲裁能够口头提出仲裁请求吗?
351人看过
-
劳动仲裁败诉方能够上诉吗
154人看过
-
物业费业主申请经济仲裁是否能够?
380人看过
-
劳动仲裁案件如何申请撤诉,劳动仲裁撤诉后还能再诉吗江苏在线咨询 2022-10-11劳动仲裁撤诉能否再申请,关于已按撤诉处理和申请人申请撤诉的劳动争议案件是否可以再次立案的问题,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经研究并于最高人民法院协商一致,曾作出如下答复:《民事诉讼法》第111条第5项关于“对判决、裁定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当事人又起诉的,告知原告按照申诉处理,但人民法院准许撤诉的裁定除外”的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44条“当事人撤诉或人民法院按
-
经济仲裁案件不服法院能不能起诉西藏在线咨询 2022-12-02对经济仲裁裁决不服,认为裁决错误的,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六个月内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超过六个月期限的,法院将不再受理审查。仲裁法规定:当事人提出证据证明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一、没有仲裁协议的; 二、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委员会无权仲裁的; 三、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 四、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 五、对方
-
什么时候劳动仲裁能够撤诉海南在线咨询 2023-08-08原则上,在仲裁裁决作出前的任何阶段,申请人均可以撤回申请,但必须以书面形式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劳动争议案件,申请人撤回仲裁申请的,没有新情况新理由,不得再申请仲裁。
-
申请经济案件仲裁江西在线咨询 2022-08-22申诉人: 申诉人名称: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姓名:______职务:______________ 住址:________________电话:____ 委托代理人:姓名:______性别:_____年龄:____ 工作单位:______________职务:____ 住址:________________电话:____被诉人: 被诉人名称:_____
-
劳动仲裁是否能够办理经济纠纷甘肃在线咨询 2022-07-04劳动仲裁处理的是劳动争议的事项,不处理经济纠纷。是为了解决劳动争议的确认、劳动合同的争议、解除合同的争议、劳动保护的争议、工伤赔偿等发生的争议问题。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事实,遵循合法、公正、及时、着重调解的原则,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劳动仲裁法》第二条第一款 一、 二、三项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