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诉讼是否需要请律师,要看双方当事人是否有聘请律师的需求。离婚诉讼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行决定是否请律师,法律对此并没有做强制性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诉法》规定,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到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离婚诉讼,接到法院传票后怎么处理
按照最高院关于举证期限的规定,给予原告一个举证的时限,如果原告在举证时限(简易程序一般为十五天,甚至有七天的,普通程序一般为一个月)内没有举证,法院当然不会主动告之你丧失举证权利,但有经验的对方律师会及时指出来,使当事人陷入尴尬境地,甚至失去了财产分割的机会,这是非常让人痛心的。
另外,一定要注意运用申请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权利。在离婚案件中,大量的财产证据必须靠法院去收集。比如,银行存款一般是需要法院查询的;股票资金对账单是需要法院开具调查令再由委托律师收集的。甚至现在有的单位,调查其员工的工资情况,也要法院出具调查令。在上海,如果查询房地产资料的内档,往往也被告之要求法院调查收集。此外的鉴定报告,比如价格鉴定、亲子鉴定等,均需法院委托,否则,单方证据对方不予以认可。因此,灵活运用申请法院调取证据的权利是相当重要的。
在申请法院调查取证过程中,要有二个“不怕”。第一,不要怕法院嫌麻烦。法院法官的任务是审案,审理案件是其工作,面对一个简单的案件,一般法官都会喜欢处理。而对一个相对复杂的案件,特别是律师一次次出开调查令、或申请法院一次次去取证的情况下,有的法官会显得不耐烦。这时,对于当事人来讲,如果你的权利尚未丧失,就不要看法官脸色作决定,因为法官只给你打一次交道,而判决结果确要影响你的一生。对于律师来讲就不同。有的律师往往会看法官的脸色,因为律师还有下一次和法官打交道的机会,他给法官“面子”,法官下一次就可能给律师“面子”,但实质伤害了委托人即当事人的权益。因此,作为委托人,在选择律师时,一定要选择一个敢于坚持原则,把维护当事人权益放在第一位的律师,哪怕费用高一些,但确有更好的后继保障。
这类案件的传票的下达表示,相关的案件已经由相应的法院进行办理。相关的被告人应在15日内,对这类案件进行相应的答辩状的送达,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还应积极的准备相关的材料,随时准备开庭后应属这类案件的审理和判决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
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
离婚向法院提起诉讼,开庭时原告到不了会怎么办?离婚诉讼需要请律师吗?
51人看过
-
离婚向法院提起诉讼必须请律师吗,要向哪里的法院提出诉讼?
464人看过
-
离婚法院诉讼费律师费
98人看过
-
法院诉讼离婚不请律师能不能的
431人看过
-
法院受理民事诉讼要请律师吗?
371人看过
-
离婚诉讼需要到哪个法院起诉?
307人看过
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离婚诉讼的完整流程: 1、有二审:起诉→受理→审理→调解→判决→上诉→二审→判决立即生效 2、... 更多>
-
-
离婚诉讼请律师后, 还需要自己去法院吗上海在线咨询 2022-03-28不需要的。1、离婚属于夫妻双方的权利与自由,可以协议离婚,也可以诉讼离婚。 诉讼离婚,一方不同意离婚或签了离婚协议后反悔不履行的,另一方可以诉讼离婚。一般在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诉,或者在被告居住超过一年以上的所在地法院起诉。一审一般3个月。 如果对方有导致离婚的法定过错(比如一方恶意转移财产)分割夫妻共有财产时可以要求过错方少分,并可以主张损害赔偿。
-
-
离婚诉讼中需要请律师吗?有必要聘请律师吗?云南在线咨询 2021-05-22有些人查看了一些婚姻法律知识或者阅读了一些书籍,就自认为自己足可出庭应对,不必聘请律师。这其实是危险的尝试,以自己的权利作赌注。实际上,专业知识和诉讼技巧决非一朝一夕所能掌握,一个你不注意的细节可能就是案件的关键,而诉讼程序、举证技术和决窍、询问应答技巧、随机应变能力等也非专业人士所能把握。为了更好地维护你的合法权益,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必要委托律师代理。那么,应委托什么样的律师呢?我的建议
-
到法院提起离婚诉讼请求可以请律师代理吗海南在线咨询 2023-09-261、可以找律师诉讼代理,到律师所签订合同、缴费等。 2、相关法律知识 《民事诉讼法》 第五十八条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 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