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当事人如果对行政处罚不满,可以在收到处罚决定书15日内申请复议,复议未作出答复的可以在复议期满15日内提起诉讼。《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四条对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第四十五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调查终结,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对调查结果进行审查,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如下决定:(一)确有应受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的,根据情节轻重及具体情况,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二)违法行为轻微,依法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不予行政处罚;(三)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不得给予行政处罚;(四)违法行为已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对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应当集体讨论决定。
第三十九条规定:行政机关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应当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二)违反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事实和证据;(三)行政处罚的种类和依据;(四)行政处罚的履行方式和期限;(五)不服行政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六)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名称和作出决定的日期。行政处罚决定书必须盖有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的印章。综上所述,当事人在认为自己得到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之后严重侵害了自己合法的利益之后可以直接与行政机关进行沟通,也就是提起行政复议的程序要求上级的机关为自己维持公正,但是如果复议不成或者结果还是不满意的可以在十五天后起诉。
多个当事人1份处罚决定书是否可以?
多个当事人1份处罚决定书是不可以的,其实每一个行政相对人都有一份行政处罚决定书。一般程序适用于处罚较重或情节复杂的案件以及当事人对执法人员给予当场处罚的事实认定有分歧而无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案件。
一般程序的具体内容有:
1、调查取证;
2、告知处罚事实、理由、依据和有关权利;
3、听取陈述、申辩或者举行听证会;
4、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5、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
《行政处罚法》规定,当场处罚只能做出警告、对公民处50元以下罚款、对法人或其他组织处1000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罚款数额应当用中文大写表述。
-
起诉书被告人什么时间收到
131人看过
-
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在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几日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
87人看过
-
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下达后什么时候后下达处罚决定
397人看过
-
被侵害人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的期限
272人看过
-
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在宣告后当场交付当事人吗
102人看过
-
行政处罚告知书决定书间隔时间,可以多长行政处罚告知书与行政处罚决定书有什么区别
366人看过
-
被告人什么时候能收到起诉书副本辽宁在线咨询 2022-06-111.立案后5天之内,法院应当将起诉状副本发送给被告方,被告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2.撰写起诉状一般要包含这几部分内容:标题、原告信息、被告信息、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受理法院、具状人姓名及日期。
-
当事人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的规定是哪些?西藏在线咨询 2022-07-30依照本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一)依法给予二十元以下的罚款的;(二)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
-
收到《行政处罚告知书》后多久会有行政处罚决定书广西在线咨询 2022-02-06根据《国土资源行政处罚办法》的规定: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制作《行政处罚告知书》,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送达当事人。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陈述和申辩应当在收到《行政处罚告知书》后三个工作日内提出。当事人未在规定时间内陈述、申辩或者要求听证的,以及陈述、申辩或者听证中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不成立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自立案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
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复议决定书什么时候提交辽宁在线咨询 2022-07-01这两种决定书是证明具体行政行为存在的证据,你在去法院立案的时候就要提交,但并不能证明行政行为是否合法,所以对判决的影响不大。
-
什么时候能拿到行政诉讼的判决书?河南在线咨询 2022-08-28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和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应当公开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供公众查阅,但涉及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内容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