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员工被迫签离职协议有效吗
员工所签署的离职协议是否具有合法生效力,需视具体事态而定。
若该员工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欺骗、压迫以及被他人利用其弱势地位的威胁之下签署了离职协议,这类情况已经触犯了中国《劳动合同法》的大部分条款,那么这位员工完全有权利向当地法庭提出质疑,申请撤销或宣告此份协议无效。
员工也需要提供相关的证据来支持自己所陈述的事实,比如报警记录等等,这样法庭才有可能裁定此类协议实属无效。
但是,假如员工在签署离职协议的时候是出自真心的决定,而且这份协议的文本内容并没有违反任何一条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话,那么这样的协议一般都将不受质疑地被视为合法有效的。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签了离职协议还可以劳动仲裁吗
签署了离职协议书后仍有机会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
当雇佣双方之间出现如下劳动争议时,当事人则有权申请劳动仲裁以便寻求公正解决方案:第一,关于确认劳工关系的确立所引发的争议;第二,涉及到与订立、履行、修改、取消或终止劳动合同相关的争议;第三,关乎解雇、辞退辞职与离职所诱发的争议;第四,凡是关于工作时间、休息度假、社会保险、福利待遇、培训教育以及劳动保护方面的争议;第五,无论是工资报酬、工伤医疗费用、经济补偿抑或是赔偿金等方面的争议;最后,针对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事项也可申请劳动仲裁。
通常情况下,劳动仲裁的有效期限为一年,自当事人知晓或者应当知晓自身权益遭受侵犯之日起算。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
-
竞业协议员工离职了还有效吗
306人看过
-
离职协议可以不签吗,离职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156人看过
-
劳动合同未续签,员工被迫离职
461人看过
-
员工离职拒签竞业协议
122人看过
-
被迫签下财产分割协议生效吗
466人看过
-
被胁迫签订的协议无效有法律规定吗
388人看过
-
员工在被迫签离职协议的情况下,这种协议的效力如何判断?重庆在线咨询 2024-11-17员工签署的离职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若员工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受到欺骗、压迫或利用其弱势地位的威胁而签署离职协议,则可能已违反中国《劳动合同法》的大部分条款。在这种情况下,员工有权向当地法庭提出质疑,申请撤销或宣告该协议无效。 员工需要提供相关证据支持自己的主张,例如报警记录等。法庭才能裁定此类协议是否有效。然而,如果员工在签署离职协议时是真诚的决定,且协议文本内容没有违反任
-
胁迫签订离婚协议,协议还有效吗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4-06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一般没有以夫妻名义生活的同居行为不认定为重婚。离婚协议必须双方协商一致,胁迫签订的离婚协议无效。您可以起诉离婚,证明对方在婚内存在过错在先,向法官进行举证,这样您可以主张多分财产。
-
离职协议如何才能证明有被胁迫签的离职协议广东在线咨询 2022-11-07可以保留证据,然后选择报警。 胁迫签署的协议,属于可撤销的。 当事人有权请求法院撤销。但需要提供证据证明。一般建议事后及时报警,保留报警记录作为证据。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
-
员工离职签保密协议有效吗?规定怎么样?宁夏在线咨询 2022-10-16如果劳动者所从事的工作知悉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应当承担保密义务,可以签订保密协议,并约定劳动者的竞业限制义务。这种情况下签订保密协议是合法的有效的。《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