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定公司裁员的过程如下:
1、提前30日向工会或全体员工说明情况,并提供有关生产经营状况的信息;
2、提出裁员方案;
3、向工会或全体员工征求意见,修改和完善裁员方案;
4、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报告裁员计划和工会或全体员工的意见,听取劳动行政部门的意见;
5、用人单位应当正式公布裁员人员的计划,与减少人员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按照有关规定向减少人员支付经济补偿,并出具减少人员的证书。
法律规定的公司裁员赔偿标准
企业裁员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进行法定裁员,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此处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且不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
所谓的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包括销售提成)、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加班工资)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工资是劳动者劳动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但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个人的社会保险福利费用、劳动保护方面的费用等不在工资之列。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七条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
用人单位依据本条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录用人员的,应当优先录用被裁减的人员。
-
什么是裁员,裁员法律如何规定
177人看过
-
裁员法定条件有哪些,裁员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208人看过
-
公司裁员机制:裁员程序如何规定?
375人看过
-
裁员补偿,法律规定如何?
386人看过
-
裁员规定的法律解析
203人看过
-
公司裁员规定中的限制
464人看过
裁员是经济性裁员的简称,是因用人单位的原因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该词指的是用人单位在法定的特定期间依法进行的集中辞退员工的行为。对阶段性用工需求量较大的企业与生产不饱和、富余员工较多的企业开展共享用工。... 更多>
-
公司适用裁员的情形有哪些,法律如何规定天津在线咨询 2023-09-10公司适用裁员的情形: 1、用人单位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2、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3、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4、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
公司裁员如何赔偿员工, 公司裁员要求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规定有哪些重庆在线咨询 2022-02-28用人单位应该按劳动者每工作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作为经济补偿。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裁员的,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四项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
-
法律上法律规定公司如何裁员并赔偿工资?海南在线咨询 2023-12-13公司依法实行经济性裁员的,一般不用赔偿员工,但要给员工经济补偿,补偿标准是员工在公司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就向其支付一个月的工资。如果是违法裁员的,则按补偿标准的双倍来赔偿。
-
法律上对公司裁员条件有哪些规定重庆在线咨询 2023-01-15企业在两种情况下可以裁减人员: 1、一种情况是濒临破产,被人民法院宣告进入法定整顿期间; 2、另一种情况是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达到当地政府规定的严重困难企业标准。此外,企业裁减人员,还应当严格依照法律和有关规章规定的程序进行。企业只有具备了法定条件并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裁减人员才是合法的,以裁减人员的方式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才是有效的。
-
企业裁员的法律规定是如何规定的广东在线咨询 2023-09-26法律分析 企业进行裁员的法定条件包括: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企业转产;或者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