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公司治理”——国企改革欲破体制硬核(2004-01-0115:42:55)来源:新华网(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月1日电(记者任芳)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制度1日起将在189家中央企业全面实施,配套的企业高管年薪制也同时启动。这标志着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开始正式以出资人的身份,对其监管企业的经营者进行约束和激励。
建立对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只是国资委诞生9个多月来完善中央企业公司治理的诸多举措之一。这一特设机构组建后的种种举措,步步紧逼国企改革最坚硬的体制性障碍: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滞后,规范的公司治理的缺失。
公司治理,即通过一定的结构和机制安排来保证资产经营者最大限度地维护出资人的利益,包括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两个部分,核心是董事会的设置和权力安排。治理结构包括股权结构、资本结构以及治理机构设置和职权安排;治理机制主要是用人机制、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12月结束的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企业高管,是在用人机制方面的重大突破。11月举行的“并购重组国际高峰论坛”,向外资和民资发出欢迎它们并购重组国有资产的信号。中国政府希望利用外资和民资来解决中央企业股东单一的问题,并使国企改革从此跳出“自娱自乐”的圈子,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
此外,国资委将“设立董事会”确定为2004年的工作重点,并将通过修改《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加强监事会的工作,改善国有企业的监督机制。长期以来,如何在国家和企业管理层之间分配权、责、利,一直是困扰国企改革的最大问题,也是制约国企经营效率的最大障碍。2002年,美国出版的《投资中国》一书的作者甘布尔指出:“在中国投资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公司治理太差。”
近日《华尔街日报》以长达40页的特别报道来讨论“公司治理”两年来所引起的关注和带来的混乱,结论是它依然是迄今为止协调投资者和经营者利益冲突最为有效的办法。
中国国企改革始于1978年,在经历了旨在调整国家与企业间责权利的扩权让利阶段和调动企业和职工生产积极性的承包责任制阶段之后,于1993年进入制度创新阶段,将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并于1999年将“完善公司治理”明确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
然而,在出资人缺失的情况下,用以制衡出资人和经营者利益关系的公司治理显然难以建立。2003年,随着国务院和省(地、市)级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的设立,国有资产的出资人开始层层到位。同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将“完善公司治理”列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首要举措。
“董事会是一切改革的基点!”国资委主任李荣融12月15日在部署2004年工作时说。“我们2004年要重点抓好在国有独资企业建立董事会试点的工作。”
他说,建立健全董事会、完善中央企业的公司治理,是国企改革的重点,也是国企的关键。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措施是通过规范上市、并购重组等途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但目前189家中央企业中,集团一级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只有9家。
在这种情况下,国资委将一方面加快中央企业股份制改革步伐,一方面积极探索国有独资企业如何建立董事会,同时要借鉴外国公司的做法,引进独立董事和外部董事制度。(完)
-
国企公司制改革中的体制问题
225人看过
-
国企改革应厘清公司治理与公共治理边界
192人看过
-
国企改革急需突破的体制“瓶颈”
491人看过
-
国企改制与公司法治
214人看过
-
企业破产案件与体制改革
156人看过
-
公司治理从高管薪酬改革破题
314人看过
公司治理是指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协调公司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以确保公司行为的合理、公正和效率的机制。公司治理涉及多个方面,如股东、董事会、管理层、监事会等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在公司治理中,需要建立完善的制度、机制和程序,以确保公司的决策科学... 更多>
-
国企公司制改革涉及哪些法律法规河南在线咨询 2023-02-13国企公司制改革涉及以下法律法规。(立法法规定,法律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制定。法规即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法律涉及公司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国有资产法、证券法。行政法规涉及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除法律法规之外,许多部门规章也涉及国企改制,包括企业经营范围登记管理规定、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理
-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改制方案海南在线咨询 2022-08-12国有企业改制,最新国有企业改革改制程序是指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及国有控股企业(不包括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改制为国有资本控股、相对控股、参股和不设置国有资本的公司制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或中外合资企业,即改变原有国有企业的体制和经营方式,以便适应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
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存在哪些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青海在线咨询 2022-10-28A确选项答案:AC解析:十八报告指: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推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必要求要按照建立特色行政体制目标深入推进政企、政资、政事、政社建设职能科、结构优化、廉洁高效、民满意服务型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简政放权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公平义转变害窢愤喝莅估缝台俯郡稳步推进部门制改革健全部门职责体系优化行政层级行政区划设置条件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改革深化
-
今年公司改革咨询大家国有企业改制后的性质有哪些?甘肃在线咨询 2022-06-17国有企业改制后的性质: 国企改革前,原国有企业的国家所有的性质改制后变成了混合所有制企业,其股东由国资管理部门和其他非国有股东组成,一般为国有控股企业,其性质已不再是纯国有企业,也不是纯私有制企业。 改制后,其主人是股东大会,股东大会行使最高权力。股东以持有股权数进行投票决定公司的重大事务。
-
企业改革改制是怎样的陕西在线咨询 2022-06-29国有企业改制可以说是二十年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最重要的主题之一。经过四个阶段实践和理论的摸索和发展,国有企业改革走到了一个至为关键的阶段:突破某些认识上的误区和理论上的障碍,就能将国有企业改革进行到底,实现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使中国经济呈现根本性转变和突飞猛进的发展。因此,国有企业改制的重要意义在于: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国有企业改制能够有力地促进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其根本目标之一也正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