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涉嫌诈骗罪怎样判?
诈骗罪,量刑判处如下:
1.诈骗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属于诈骗数额较大,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诈骗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属于诈骗数额巨大,一般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诈骗五十万元以上的属于诈骗数额特别巨大,一般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涉嫌诈骗罪判刑申请减刑的程序
1.由服刑人员申请向监狱申请减刑;
2.由监狱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
3.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4.对确有悔改或者立功事实的,由法院裁定予以减刑。
《刑法》第七十九条
对于犯罪分子的减刑,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确有悔改或者立功事实的,裁定予以减刑。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减刑。
三、涉嫌诈骗罪判刑后能上诉吗
诈骗罪的案子判刑后能上诉。
上诉,是指当事人对人民法院所作的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一审判决、裁定,在法定期限内,依法声明不服,提请上一级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活动。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七条
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
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
对被告人的上诉权,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剥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三章 第二审程序 第二百三十九条 原审人民法院对于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依照第一审程序进行审判。对于重新审判后的判决,依照本法第二百二十七条、第二百二十八条、第二百二十九条的规定可以上诉、抗诉。
-
涉嫌诈骗罪诈骗七千判多久
232人看过
-
帮信罪涉嫌诈骗怎么判刑
234人看过
-
涉嫌境外诈骗是怎样定罪
199人看过
-
应该怎样涉嫌诈骗
290人看过
-
犯罪嫌疑人涉及诈骗罪要怎么样判刑
85人看过
-
涉嫌诈骗罪3000判几年
406人看过
-
涉嫌骗取出口退税罪涉嫌诈骗罪怎样处罚重庆在线咨询 2022-11-1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零四条【骗取出口退税罪、偷税罪】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股票诈骗涉嫌怎样判刑河北在线咨询 2023-08-27根据《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涉嫌诈骗5000万涉嫌诈骗最高判几年安徽在线咨询 2023-08-10诈骗5000万属于诈骗数额特别巨大的情形,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根据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集资诈骗罪涉嫌怎么判刑新疆在线咨询 2022-08-26(一)对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省数额较大的标准为:个人10万元以上;单位50万元以上。(二)对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陕西省数额巨大的标准为个人50万元以上;单位250万元以上。(三)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或。陕西省数额特别巨
-
涉嫌涉嫌诈骗罪检察院不批捕会怎么判?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7-14如果公安机关提请逮捕,检察院没有批准逮捕,说明不符合逮捕条件。《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 (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 (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 (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四)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