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共分8章98条,包括:总则、劳动合同的订立、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专用条款、监督检查、法律责任和补充条款第一条【立法目的】第一条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建立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制定本法[解释]本文是关于《劳动合同法》的立法目的的
立法目的又称立法目的,本文的立法目的有三层含义:
第一,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劳动合同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进行双向选择、确定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是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基本依据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中国开始了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固定工人制度改革。1986年,国务院颁布了《国有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暂行规定》,决定在新录用的职工中实行劳动合同制度n国有企业,开始打破“铁饭碗”在劳动就业制度方面,1994年通过的《劳动法》将劳动合同制度作为一种法定的就业制度,规定它适用于不同所有制的雇主。工人也从新招聘的工人扩大到所有工人,无论固定工人和临时工、经理和普通工人《劳动法》对劳动合同作了专门规定,劳动合同是我国现行劳动合同制度的主要法律依据。劳动法的制定标志着我国劳动合同制度的正式建立。劳动法实施十年来的实践证明,劳动合同是一种劳动合同制度《劳动法》确立的劳动用工制度,对于打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分配的劳动用工制度,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向选择的劳动用工制度,实现劳动市场化配置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劳动就业形势呈现多样化,劳动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一些新型劳动关系,如兼职、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等同时,在劳动合同制度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限短、试用期被滥用、用人单位随意解除劳动合同、转正等将正常的劳动用工转化为劳务派遣等,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破坏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也给整个社会的稳定带来了隐患,因此,有必要根据现有的劳动合同制度,进一步完善劳动合同制度问题。制定《劳动合同法》是为了规范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解除或终止,明确劳动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促进建立稳定的劳动关系,预防和减少劳动争议。
第二,保护合法权益劳动者权益
劳动合同法的立法目的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还是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也就是说,无论是“单保”还是“双保”,都是一个“焦点”在公众咨询和审议过程中,有一种观点认为《劳动合同法》应该是“双重保护”,不仅要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要保护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由于劳动合同也是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达成的一种合同,因此应当平等地保护合同双方的权利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劳动者,增加了用人单位的责任,限制了用人单位的自主权,增加了用人单位的经济负担,损害了用人单位的利益,这将导致劳动关系的失衡,最终损害劳动者的利益。有人甚至认为,如果劳动合同法过分保护劳动者,忽视用人单位的利益,将会误导海内外投资者,中国法律不保护投资者的合法利益,甚至伤害投资者的感情,这不利于中国吸引外资的政策,怎么办?以往,多数意见认为,我们应该旗帜鲜明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因为我国目前的现实是劳动力相对过剩,资本处于强势地位,劳动力处于弱势地位,劳资双方的权力平衡严重劳动合同法作为一部规范劳动关系的法律,其立法价值在于追求劳资平衡。在实践中,由于用人单位太强,劳动者太弱,如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受到平等保护,必然导致劳资关系失衡,偏离劳动合同法应有的价值取向,规定平等自愿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不能改变劳动关系的实际不平等呃,为了使劳动合同制度在维护中国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有必要向劳动者倾斜,最后,考虑到劳动合同法是一部社会法,劳动合同立法应该着重解决许多侵害劳动者利益的问题s、例如,雇主不签订劳动合同、拖欠工资、短期劳动合同等。因此,从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的目标出发,立法仍然定位于向工人倾斜。三、建立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法》是实现劳动力资源市场化配置、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重要法律制度,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劳动合同法的终极价值目标,法律是社会关系和社会利益的调节器,任何法律都是劳动合同法的核心劳动是权利义务的分配和社会利益的分配,立法必须在多个利益主体之间找到一个结合点,努力寻求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平衡,尤其是处于同一矛盾中的另一方但是,如果立法过度扩大了劳动者权益,增加了企业责任,就会限制企业的就业自主权,难以实施优胜劣汰的柔性管理,影响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影响企业的发展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如果工人权益保护不到位,企业责任要求太少,就会影响劳动力供给,不利于形成高素质、健康的劳动力队伍,最终影响企业的利益因此,劳动合同立法应在公民的劳动权利和用人单位的企业责任之间找到适当的平衡点,以确保和谐的劳动关系。目前,劳动合同制度在我国劳动就业中得到广泛实施。劳动合同法律化和法制化明确劳动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有利于建立稳定的劳动关系,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劳动合同法》确立了建立和发展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最终目标
-
98-1《劳动合同法》
95人看过
-
劳动合同法解答200问(1-25)
386人看过
-
第三十二条《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解释
84人看过
-
新公司法解释:第一条【公司法立法目】
99人看过
-
第1号存货的解释
480人看过
-
劳动合同第44条第一款司法解释是哪些?
233人看过
如果未办理批准等手续不影响合同生效的,合同自依法成立的时候具有法律效力;如果未办理上述手续会影响合同生效的,则手续办理完成后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合同的终止期限由合同双方当事人确定,并且在合同中做出明确的规定。有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开始时生... 更多>
-
交通法第98条第1款指的是什么甘肃在线咨询 2022-07-24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第98条第1款内容如下: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未按照国家规定投保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扣留车辆至依照规定投保后,并处依照规定投保最低责任限额应缴纳的保险费的2倍罚款。依照前款缴纳的罚款全部纳入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
劳动合同法1是什么?你们可以哦解释吗?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7-141赔偿,是指有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除了正常支付经济补偿金后,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
-
刑法347条司法解释[1]广西在线咨询 2022-03-30第三百四十七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一)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以上、***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二)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集团的首要分子;(三)武装掩护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四)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
-
n+1解除劳动合同北京在线咨询 2023-02-13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
-
法院解释(1-10)第42条是什么?四川在线咨询 2022-09-21买卖合同存在下列约定内容之一的,不属于试用买卖。买受人主张属于试用买卖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一)约定标的物经过试用或者检验符合一定要求时,买受人应当购买标的物;(二)约定第三人经试验对标的物认可时,买受人应当购买标的物;(三)约定买受人在一定期间内可以调换标的物;(四)约定买受人在一定期间内可以退还标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