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定所犯罪的过失犯罪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26 08:22:20 226 人看过

通过以下要件认定过失犯罪:

1、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根本否定态度。

2、行为必须发生了危害结果,从刑法分则的规定看,这些结果一般都是较为严重的结果。

3、必须有处罚该类过失犯罪的分则明确规定。

过失犯罪认定的标准

犯罪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1、行为人不负责任或是需要承担的责任较小;

2、行为必须发生了危害社会的结果,从刑法分则的规定看,这些结果一般都是较为严重的结果。但是,刑法第330条和第332条除外;

3、必须有处罚该类过失犯罪的分则性明确规定。

《刑法》第十五条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11日 16:5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法律上如何对过失犯罪认定?
    一、如何对过失犯罪认定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危害社会结果的行为。过失犯罪的构成要件:1、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有过失心理;2、行为必须发生了危害社会的结果,从刑法分则的规定看,这些结果一般都是较为严重的结果。刑法第330条和第332条除外;3、必须有处罚该类过失犯罪的分则性明确规定。过失犯罪的性质:1、过失犯罪行为本身蕴涵着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可能性,它是可能危害社会的行为。2、过失犯罪行为本身是错误行为,即属于不适当的、应当受到谴责的行为。3、一般情况下,过失犯罪只有在造成了严重危害社会的结果时刑法才将其规定为犯罪,行为人才承担刑事责任,所以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不是表现在主观意志上,而是体现在客观效果上。二、单位会构成过失犯罪吗单位犯罪,又称法人犯罪,是相对自然人犯罪而言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
    2024-01-22
    283人看过
  • 过失犯罪情节严重如何认定
    1、行为必须发生了危害结果,从《刑法》分则的规定看,这些结果一般都是较为严重的结果;2、必须有处罚该类过失犯罪的分则明确规定;3、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根本否定态度。过失犯罪行为本身蕴涵着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可能性,它是可能危害社会的行为。一般来说,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均是过失犯罪,但只有法律明确规定的才需要负刑事责任。而法律规定的过失犯罪颇多,常见的有: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重伤罪;失火罪;过失决水罪;过失爆炸罪等。一、过失犯罪的特点有什么1、在客观上已经发生法定的危害社会的结果;2、在主观上存在过失。过失犯罪是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公民应当预见自己的
    2023-02-25
    407人看过
  • 过失犯罪的定罪是怎样的?过失犯罪的认定注意事项
    过失犯罪的定罪1、过失犯罪行为本身蕴涵着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可能性,它是可能危害社会的行为。2、过失犯罪行为本身是错误行为,即属于不适当的、应当受到谴责的行为。3、一般情况下,过失犯罪只有在造成了严重危害社会的结果时刑法才将其规定为犯罪,行为人才承担刑事责任,所以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不是表现在主观意志上,而是体现在客观效果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是过失犯罪。第十六条规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后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不是犯罪。(1)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这种危害结果发生,如某甲挖坑蓄水,结果致一儿童溺水身亡,某甲应当预见自己的
    2023-05-06
    479人看过
  • 关于过失犯罪如何认定与故意犯罪有何区别
    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危害社会结果的行为。过失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1)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有过失心理;(2)行为必须发生了危害社会的结果,从刑法分则的规定看,这些结果一般都是较为严重的结果。刑法第330条和第332条除外;(3)必须有处罚该类过失犯罪的分则性明确规定。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的区别在于:(1)主观方面明显不同;(2)结果在定罪时所起作用有所不同;(3)从处罚方面看,过失犯罪的法定刑明显低于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如何认定?故意犯罪是指行为人在故意的心理状态下实施的犯罪,是犯罪构成要件中主观方面的一种心理状态。根据《刑法》规定,故意犯罪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两个特征:1.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必须是明知的。这种明知既包括明知必然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也包括明知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
    2023-07-31
    192人看过
  • 过失犯罪有哪些表现形式?如何认定是否属于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危害社会结果的行为。过失犯罪的特征在于:(1)过失犯罪行为本身蕴涵着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可能性,它是可能危害社会的行为。(2)过失犯罪行为本身是错误行为,即属于不适当的、应当受到谴责的行为。(3)一般情况下,过失犯罪只有在造成了严重危害社会的结果时刑法才将其规定为犯罪,行为人才承担刑事责任,所以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不是表现在主观意志上,而是体现在客观效果上。过失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1)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有过失心理;(2)行为必须发生了危害社会的结果,从刑法分则的规定看,这些结果一般都是较为严重的结果。刑法第330条和第332条除外;(3)必须有处罚该类过失犯罪的分则性明确规定。什么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在过失的心理状态下实施的犯罪,是犯罪构成要件中主观方面的一种心理状态
    2023-07-10
    201人看过
  • 如何认定过失犯罪中“应当预见”
    [案情]丁某(女)与赵某系同村村民。赵某平素好吃懒做,爱占小便宜,谁家摆酒席,他总是不请自到,名声不太好。2007年10月6日,丁某过生日,在家摆了两桌酒席,邀请亲朋好友前来赴宴,赵某不在邀请之列。中午时分,酒席即将开始,赵某从外面赶来,不容分说坐下就吃。赵某的行为让丁某十分不满,觉得赵某搅了自己的酒席,就对赵某说:我好像没请你,你怎么谁家的饭都吃呀?赵某一副无赖嘴脸,笑嘻嘻地说:我这个人不挑食,什么都敢吃,就算是农药我也敢喝。赵某此话一出,更让丁某对其心生厌恶,对赵某说:你真敢喝农药?别吹牛了。我要是拿来了,你不喝怎么办?你要是不喝,就从老娘的裤裆下钻过,敢不敢?赵某的行为也让众人对其不满,于是众人很默契的跟着起哄。赵某见众人均针对他,无法收回刚才所言,只能硬着头皮同意了。丁某心想反正赵某不可能真的喝农药,正好借这个机会整治一下赵某,就拿杯子去房间里倒了一杯农药端在赵某面前,对赵某说:这
    2023-06-11
    210人看过
  • 故意伤害罪共同过失犯罪如何认定
    一、故意伤害罪共同过失犯罪如何认定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第二十五条明文规定,共同犯罪特指两人以上协同做出故意犯罪的行为。这一项法规也清楚地表明,对于两个或更多的人在共同过失犯罪方面,并不纳入到共同犯罪范畴进行判定。因此,对于共同过失导致的故意伤害罪的认定,有必要证实各个行为人间是否确实存在共同的犯罪意图。假如能够有效证明各个行为人间存在着共同的伤害意图,且他们都参与并实施了伤害行为,那么就可以将其视为共同故意犯罪。然而,若无法证明共同故意的存在,那么便不能将其归类为共同犯罪,而应依照每个行为人所犯下的罪行,分别进行相应的惩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的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二、故意伤害罪共犯的构成要件是什么故意伤害罪之协同犯罪的构成要素包括以下四个方面:首先
    2024-07-23
    301人看过
  • 怎样认定犯罪过失
    犯罪过失具体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认定,关键在于当事人能够预见、应当预见事情的发生会导致一定的后果,但是因为自己的疏忽导致损害结果发生。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当事人可以预见事情发生的后果,但是认为自己的行为可以避免损害结果。一、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有哪些?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有,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放任该结果发生;过于自信的过失,即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该结果;和疏忽大意的过失,即应当预见,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二、交通肇事罪是不是过失犯罪?是的。交通肇事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这种过失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违章行为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的心理态度而言。行为人在违反规章制度上可能是明知故犯,如酒后驾车、强行超车、超速行驶等,但对自己的违章行为可能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应
    2023-06-26
    353人看过
  • 过失犯罪是否认定犯罪形态呢?
    过失犯罪不讨论犯罪形态。过失犯罪的犯罪形态只有犯罪既遂一种。过失犯罪指的是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行为。一、假想防卫该怎么定罪假想防卫的定罪依据为有过失的以过失犯罪处理,无过失的按照意外事件处理,不负刑事责任。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二、过失未遂构成什么罪不构成犯罪。过失犯都是结果犯,发生结果才成立犯罪,故过失犯没有未遂成立的余地。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三、过失罪有既遂么?过失犯罪有既遂的情形。通常情况下,如果是过失犯罪也是会存在既遂的,只要犯罪嫌疑人的过失导致了犯罪结果就会构成犯罪既遂。应当预见自己的
    2023-06-24
    145人看过
  • 如何认定过失渎职犯罪的因果关系
    司法实践中采用的“中断”理论难以有效控制渎职犯罪,应引入监督过失理论所谓过失渎职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出于主观上的过失,未能履行或未能正确履行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这类犯罪有一个共同点,即以负有公共职责的特定主体疏于履行职责为前提,但是,是否疏于履行职责又涉及到对危害结果的分析,换句话说,疏于履责与危害结果之间是否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理论上争议很大,实践中认识也不一致,导致对此类案件的处理有着不同的结论。对于过失渎职犯罪中因果关系的认定,理论上有各种不同的主张,司法实践中多采用“中断”理论来加以判断。所谓中断理论,即在刑法因果关系发展过程中,由于某种因素的介入导致原来因果联系的方向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致使因果关系中断。这种中断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一是介入因素是异常的;二是介入因素对最后危害结果起直接作用。现以某地法院的一个判例来说明这
    2023-06-03
    157人看过
  • 应该如何认定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
    1、过失犯罪,指在过失心理支配之下实施的、根据刑法的规定已经构成犯罪的行为。犯罪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犯罪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两种类型。2、《刑法》第十五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根据以上情况可以看出过失罪只要不是国家法律规定的情形,一般都是不构成犯罪的。不构成犯罪,并不代表不需要承担责任,会根据情节进行治安处罚。在这里温馨提示大家一下,只要在工作岗位上,一定要谨慎一些,避免过失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犯罪 第一节 犯罪和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
    2024-01-11
    299人看过
  • 渎职犯罪的损失如何认定
    对于渎职罪所导致的损失认定,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其一,直接经济损失,即是指由于行为人的严重疏忽对某些特定事项产生直接影响并由此引发、导致的财产在价值量上的实际减少;反之,如果某后果的发生并非源于行为人之直接行为所致,而是由其它因素关联引起,则不构成直接经济损失;其二,间接经济损失,实质上乃是直接经济损失引致并相关联的诸种损失总和,通常涵盖了在原本正常情形下原本可以获取的诸多收益,以及为了恢复正常状态,或者挽救已经造成的损失而必须付出的各项各类的开支、费用等等。《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
    2024-05-01
    302人看过
  • 过失犯罪条件下个人犯罪和单位犯罪的认定
    对于迎在施工过程中过失污染环境的,是否应由单位承担污染环境罪的法律责任?存在三种观点。1、个人犯罪说该说认为,单位尽到了管理义务和注意义务,发生严重污染环境后果是处于个人的重大过失,应成立个人犯罪。行为人的行为既违反了管理规定和安全守则,不是为单位谋取利益,更不是经过集体决策,单位本身没有罪过,不成了单位犯罪。2、单位犯罪说该所主张,元在施工过程中的行为是单位的植物行为,应成立单位犯罪。所谓的单位惊到了管理义务和注意义务是个泛化的说辞,没有考虑到单位所尽义务是否完善的问题。人不可能没有疏忽过失,事故不可避免,并不以违反管理规定和安全守则为转移。3、二分说认为以单位是否充分进到管理义务好主意义务作为认定个人污染环境罪和单位污染环境罪的标准,依该说元的过失欣慰既可能构成单位犯罪,也可能构成个人犯罪,当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单位对元已经履行了适当的监督义务时,就可以免除其刑事责任。而单位是否履行了监督
    2023-03-29
    365人看过
  • 犯罪未遂后过失杀人的认定是如何的
    一、犯罪未遂后过失杀人的认定是如何的犯罪未遂后过失杀人的,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或者已经预见到而轻信能够避免造成的他人死亡,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二、抢劫后杀人的是否成立故意杀人罪1、行为人为劫取财物而预谋故意杀人,或者在劫取财物过程中,为制服被害人反抗而故意杀人的,以抢劫罪定罪处罚。2、行为人实施抢劫后,为灭口而故意杀人的,以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定罪,实行数罪并罚。《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入户抢劫的;(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四
    2024-02-08
    384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什么是过失犯罪,如何区分犯罪的种类?犯罪未遂与过失犯罪如何认定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3-05
      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在过失的心理状态下实施的犯罪,是犯罪构成要件中主观方面的一种心理状态。根据刑法规定,过失犯罪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从而构成犯罪。所谓“应当预见”是指行为人对其行为可能发生结果的认识能力而言。“应当预见”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认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是
    • 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到底如何认定与认定的区别
      湖南在线咨询 2021-11-21
      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危害社会的结果,因疏忽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并相信可以避免,从而危害社会结果的行为。 过失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1)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有过失心理; (2)行为必须有危害社会的结果。从刑法分则的规定来看,这些结果一般都是比较严重的结果。除刑法第330条和第332条外; (3)必须明确规定处罚此类过失犯罪的分则性。 过失犯罪和故意犯罪的区别在于: (1)主观方
    • 情节轻微的过失犯罪如何认定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8-09
      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对这种情况,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的。这主要是指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如有的犯罪是初犯,且没有造成较严重的后果,有的是过失犯罪,情节也比较轻,不判处刑罚,更有利于对其本人的教育。另一种情况是,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应当或者可以免除处罚的,如
    • 什么是过失犯罪?应如何认定?
      湖北在线咨询 2021-11-23
      过失犯罪的认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危害社会的结果,因疏忽而没有预见,或者因已经预见而相信可以避免,以至于出现这种结果的,应当认定为过失犯罪。并非构成过失犯罪必须承担刑事责任,只要法律有规定,就必须承担刑事责任。
    • 过失犯罪情节较轻如何认定
      甘肃在线咨询 2023-04-01
      备犯和未遂犯的处罚是以既遂犯为参照系的,同理,在不考虑任何其他量刑情节的特定犯罪构成事实,即是情节较轻,情节轻微,情节严重和情节特别严重的参照系,这个参照系也可称为犯罪情节基准,即对已确定入罪的抽象个罪,在不考虑任何从轻从重情节的情况下,仅依照其所构成的犯罪事实所应判处的刑罚。以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为例,第二款规定“走私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黄金,白银和其他贵重金属或者国家禁止进出口的珍贵动物及其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