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谈谈拒绝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基本概念。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是指通过转移财产、逃避等方式逃避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仍不支付的行为。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中,出于加强民生保护的目的,加大了对一些严重损害劳动者利益的行为的处罚力度,将部分拒绝支付劳动报酬的行为纳入刑法调整范围。2013年1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进一步明确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涉及的术语定义、定罪量刑标准、单位犯罪等相关刑事案件的法律适用标准。这一司法解释将于2013年1月23日实施。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既遂如何判刑
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既遂的判刑是:
1、如果是属于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如果是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
劳动报酬罪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情形
75人看过
-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中工资数额认定
423人看过
-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主客观方面应该如何认定?
230人看过
-
拒绝支付劳动报酬罪该如何申诉
95人看过
-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谅解书如何撰写
379人看过
-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名词解释,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318人看过
劳动报酬是指劳动者根据与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付出体力或脑力劳动并获得其劳动所得的对价,体现的是劳动者创造的社会价值。 用人单位在生产过程中支付给劳动者的全部报酬包括三部分: (1)货币工资,用人单位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 更多>
-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主客观方面如何认定河南在线咨询 2023-08-10本罪的主观方面显然是故意,包括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不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行为会劳动者不能及时得到劳动报酬的危害后果,却希望或放任这种后果发生。 实践中,行为人的故意必须通过客观行为来推断,出现下列几种情况应认定为故意: 1、明确表示拒绝支付劳动报酬的,包括无正当理由拖欠,不论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2、虽表示支付,但无正当理由转移财产或逃匿造成无支付能力假象的; 3、经政府有关部门责
-
劳动报酬拒不支付,如何处理西藏在线咨询 2022-05-07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是指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仍不支付的行为。本案中,由于你已支付40万元工资,但被周某两人卷款潜逃,因此,你没有恶意欠薪的故意。另外,总承包商已代你支付了40万元工资。因此,工人的工资不再拖欠,你如果欠款的话,也只是欠总承包商的款,是民事纠纷,不应以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追究你的责任。
-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情形,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条件安徽在线咨询 2022-10-27一、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情形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即主观上明知自己的“不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这种不作为行为会产生劳动者不能及时实际得到劳动报酬的社会危害后果,却希望或放任这种后果发生。应认定为故意的几种情况: (1)明确表示拒不作为的,即明确拒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应当然地认定为故意。包括无正当理由拖欠,不论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2)虽表示应支付,但主动实施作为,为不
-
-
企业经营者不支付劳动报酬,是否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认定标准台湾在线咨询 2022-01-19是否符合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构成要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认定: 1)实施了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的行为。 2)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即企业的银行存款足够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而不作为,导致劳动者没有按合同或法定应获得劳动报酬的时限。如实行月工资制的,超过20天仍不发放工资的,即构成“不支付”。 (2)数额较大。法律没有明文规定构成的绝对值范围。应比照职务侵占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