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空抛物能不能算危害公共安全罪?
高空抛物能不能算危害公共安全罪要根据犯罪动机而定,根据具体情形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论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故意高空抛物的最高刑罚可被认为是故意杀人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关于依法妥善审理高空抛物、坠物案件的意见》对于高空抛物的有关规定
1.树立预防和惩治高空抛物、坠物行为的基本理念。人民法院要切实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预防和惩治高空抛物、坠物行为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积极推动预防和惩治高空抛物、坠物行为的综合治理、协同治理工作,及时排查整治安全隐患,确保人民群众“头顶上的安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要努力实现依法制裁、救济损害与维护公共安全、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有机统一,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积极推动将高空抛物、坠物行为的预防与惩治纳入诉源治理机制建设。切实发挥人民法院在诉源治理中的参与、推动、规范和保障作用,加强与公安、基层组织等的联动,积极推动和助力有关部门完善防范高空抛物、坠物的工作举措,形成有效合力。注重发挥司法建议作用,对在审理高空抛物、坠物案件中发现行政机关、基层组织、物业服务企业等有关单位存在的工作疏漏、隐患风险等问题,及时提出司法建议,督促整改。
3.充分发挥审判促进依法行政的职能作用。注重发挥审判对预防和惩治高空抛物、坠物行为的积极作用,切实保护受害人依法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法定职责的权利,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履行相应职责。受害人等行政相对方对行政机关在履职过程中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作为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及时受理。
在司法实践中,不同的涉案情况所认定的具体意见是不同的,司法机关在对相关情况进行判定时,是需要根据调查取证的结果来进行合法的处理的,因高空抛物行为造成了不同的伤害后果的,所认定的罪名和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面临很多法律问题,所以应该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以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时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相信上面文章的内容已经对高空抛物能不能算危害公共安全罪?的问题作出了解答,如果您还有其他相关疑问的话,可以查看本站的其他普法内容,或者也可以咨询律师为您解答。
-
危害公共安全罪和高空抛物罪的区别是什么
387人看过
-
高空抛物罪与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区别包括什么?
201人看过
-
情节严重的高空抛物属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吗
169人看过
-
恶意抛掷物品的高空抛物构成公共安全罪吗
426人看过
-
公共安全与民法典丨高空抛物
316人看过
-
高空抛物严重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381人看过
犯罪动机是指刺激和促使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心起因或思想活动,是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驱力。它回答犯罪人基于何种心理原因实施犯罪行为,故动机的作用是发动犯罪行为,说明实施犯罪行为对行为人的心理愿望具有什么意义。... 更多>
-
高空抛物对公共安全有什么危害四川在线咨询 2023-07-09高空抛物危害公共安全判刑要根据其造成的后果及犯罪情节确定,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
高空抛物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罪,法律的规定是什么云南在线咨询 2023-08-21高空抛物一般不会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是一个概括性罪名,侵害的是不特定多数人的人身、财产安全。但由于我国《刑法》对行为人高空抛物,情节严重的行为,单独设立了高空抛物罪这一罪名,因此一般不会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罪,而是情节严重即应定高空抛物罪。
-
危害公共安全合理的高空坠物甘肃在线咨询 2021-11-06将高空坠物定为危害公共安全是合理的。公共安全是指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故意从高空抛弃物品足以危害公共安全;高空抛物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可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
-
触犯高空抛物罪有什么危害江苏在线咨询 2022-06-30判处高空抛物罪是不溯及既往,根据刑法定原则要求“事前的罪刑法定”,即法不能溯及既往。既然以前未规定“高空抛物罪”,法律就不能以此定罪处刑。但法不溯及既往仅指重法不溯及既往,如果新法对行为人有利,则应该依据从旧兼从轻原则处理。
-
高空抛物的危害与作用山东在线咨询 2023-01-121、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 2、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补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