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院在执行案件中发现法定程序错误应怎么处理
1、可以向执行法官所属法院反映执行错误问题。根据民事诉讼法和司法解释的规定,发现执行法官执行错误的,你可以直接联系执行法官要求纠正。如果其拒不纠正可以向其领导反应,要求领导督促其纠正。如果还不能纠正可以依法提出执行异议或者提起执行异议之诉。
2、可以向执行法官所属法院的同级人民检察院反映执行错误问题。
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检察院是法律监督机关,负责监督法律的执行和实施情况。如果你认为执行法官执行错误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的民刑科反映。如果人民检察院经过调查认为确实存在执行错误,会通知其纠正。
3、可以向执行法官所属的监察委员会反映执行错误问题。此种情况只限于执行法官在执行过程中故意违法执行而导致的执行错误问题。如果经查证属实,监察委员会会对涉事法官的违法问题进行立案调查。
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要求法院依法纠正执行行为,即我们所说的执行异议。法院在收到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的执行异议后,应当对执行异议进行审查(有的法院会召开听证会对执行异议进行审查),并依法对执行异议作出裁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
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销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二、强制执行工作由谁执行
1、执行工作由执行员进行。
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时,执行员应当出示证件。执行完毕后,应当将执行情况制作笔录,由在场的有关人员签名或者盖章。人民法院根据需要可以设立执行机构。
2、被执行人或者被执行的财产在外地的,可以委托当地人民法院代为执行。
受委托人民法院收到委托函件后,必须在十五日内开始执行,不得拒绝。执行完毕后,应当将执行结果及时函复委托人民法院;在三十日内如果还未执行完毕,也应当将执行情况函告委托人民法院。受委托人民法院自收到委托函件之日起十五日内不执行的,委托人民法院可以请求受委托人民法院的上级人民法院指令受委托人民法院执行。
3、在执行中,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达成协议的,执行员应当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
申请执行人因受欺诈、胁迫与被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或者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三、怎样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第一步、申请是指已经产生法律效应的裁决或法律判决双方当事人都不要执行,如果有一方拒绝执行的话,那么对方当事人可以向当地的人民法院提出申请执行,但如果出现文书错误的情况的话,法院是不会执行的,并会把裁定书送给双方的当事人和当地的公证机关。
第二步、法院受理是指在当事人双方或者利害关系人认为判定的结果不符合我国的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当事人或者利害关系人是可以对当地执行部门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的。如果有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对执行部门提出了书面异议的话,人民法院会在收到书面异议当天起对此案件进行审查,如果书面异议的理由成立的话法院会撤销或更改判定结果。
第三步、申请复议是指如果当事人双方或者利害关系人对当地的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有异议的话,可以在当地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十天内向上一级的人民法院申请复议。如果当地的人民法院在收到当事人申请执行书之后超过六个月还没有对对方当事人进行强制执行要求的话,申请执行人也可以在像上一级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会在彻底彻查以后让当地人民法院在一定的时间内强制执行也可以指令其他人民法院在一定时间内强制执行。
第四步、骤执行员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是指人民法院的执行员在受到法院传来的执行书以后,应该尽快像对方当事人发出执行通知,要求被执行人一定要在制定的时间内完成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对那种超过了时间还没有完成自己义务的人应该采取强制执行的手段,如果对方当事人不仅不按时履行法院的判决,还发生恶意的转移或隐藏自己的财产的行为,法院执行员可以立刻对被执行人采取强制执行的手段。
第五步、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是指人民法院的执行员出事证件以后对被执行人进行强制执行措施的行为。执行员在强制执行完成以后要将现场的执行情况做一份详细的书面记录,交由当时在现场的其他工作人民签字或盖章,执行人有权利查询、冻结并提取被执行人的存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八章 公示催告程序 第二百二十五条 按照规定可以背书转让的票据持有人,因票据被盗、遗失或者灭失,可以向票据支付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依照法律规定可以申请公示催告的其他事项,适用本章规定。\n申请人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申请书,写明票面金额、发票人、持票人、背书人等票据主要内容和申请的理由、事实。
-
检察院怎么发现法院案件有错误
211人看过
-
院长发现执行裁定错误的
312人看过
-
执行的案件发现有错误该怎么办
316人看过
-
审理过程中发现案由错误怎么办
271人看过
-
如果发现法院判决错误应该如何处理
477人看过
-
执行完毕后发现执行错误如何处理
368人看过
-
案件发生执行中发现判决错误应当怎样做广西在线咨询 2022-07-27据此,执行员发现判决有误应报告院长,根据具体情况决定中止执行还是终结执行:笔误之类的错误下裁定纠正即可;实体或程序问题则要再审,原判决肯定不能继续执行。
-
在办理案件中,发现刑期计算错误,怎么处理湖南在线咨询 2022-10-24完成劳动任务:揭发、检举监内外犯罪分子的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即,应当认为是确有立功表现。对被劳改单位评为省级劳改积极分子的罪犯,可视为有立功表现:认罪服法;一贯遵守罪犯改造行为规范;积极参加政治,要依法保护其申诉权利。对罪犯申诉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假释的条件问题1、破坏等犯罪活动的;在生产、科研中有重大发明创造、技术革新的;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积极参加劳动,爱护公物,即、文化、技术
-
发现下级法院执行裁定错误应该怎样办呢?贵州在线咨询 2022-07-25当法院做出一项具有法律效力的判决时是需要经过层层审核才确定的,那么当面对判决出错时应该怎么去处理呢? 法院判决、裁定有错误时的处理办法 1、当其他的各级法院发现本院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发现存在错误时,并且认为需要再次审理,应当将此提交给审判委员会讨论来做定夺。民事诉讼法中允许法院对本院作出的判决、裁定出现错误时进行纠正,,所以各级法院可以中止原来的判决的执行,然后重新组成新的合议庭进行再审。
-
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发现被执行的财产涉刑应如何处理湖北在线咨询 2024-09-19在当事方人民法院依法执行的过程当中,若发现被执行的案件涉及到刑事犯罪问题时,应立即停止执行,并将所有与此相关的资料完整地移交公安机关展开深入调查和处理工作。在此需特别强调,虽然执行工作暂时中止,但这并不代表着该案件已经彻底终结。相反,它需要将当事人可能涉案的重要证据及其他相关材料,移交给公、检、法三大司法机关进行进一步的审查核实,以便最终能够作出公正合理的裁决结果。
-
法院发现司法鉴定错误应该怎么办?宁夏在线咨询 2023-05-221、可以去作出生效判决的法院或者上一级法院申请再审,当然,再审期间,一般不会停止对原来判决的执行。 2、法律依据: (1)《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八条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