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支招:节后租房进入旺季谨防"四大"陷阱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4 20:11:29 203 人看过

春节过后,随着大批学生、京外务工人员陆续返京,北京房屋租赁市场也将会逐步走出冬歇期,出现节后的租赁高峰。由于节后房屋租赁进入旺季,房源一时比较紧缺,许多没有安定下来的人此时更是心急如

春节过后,随着大批学生、京外务工人员陆续返京,北京房屋租赁市场也将会逐步走出冬歇期,出现节后的租赁高峰。由于节后房屋租赁进入旺季,房源一时比较紧缺,许多没有安定下来的人此时更是心急如焚,而此时就应提防不良中介乘虚而入。“链家地产”市场专业人士提醒广大租房者:节后租房心急,谨防四大陷阱:

谨防“陷阱”一骗取看房费、信息费

一些不良中介人员抓住租房者租房心切的心理,假称自己手上有符合租房者需求的好房源,声称可以带其去看房,但在看房前却向租房者索要看房费或是信息费。许多.租房者急于找房,再加上好房源的吸引,于是就缴纳了该费用。而不良中介人员往往以房源抢手,看房的人太多或太忙为由,一再拖延带客户看房的时间或故意躲避,或者把租房者带去看一些毫不相关的房屋。等到租房者发觉不对劲再和其联系时,往往就会声称“我”已经带你去看房,只不过你自己不满意罢了,但是我带你去看几次房总应该有服务费吧。作为租房者就会白白损失了几百元甚至更多的看房费。

“链家地产”提示:《经纪人管理规定》和《北京市房地产中介行业自律规则》明确规定:任何经纪公司和经纪人不得向房产消费者胡乱收取看房费、信息费。正规的经纪公司是免费无偿看房,不收取任何相关费用的,所以租房者应该注意,遇到事前收取看房费和信息费的情况,多为不法中介,当心上当。

谨防“陷阱”二用心险恶的假房东

一些不良中介还会冒充假房东行骗,将租来快到期的房屋以较长的租期转租,从中牟利。租房者入住不久真正的房东却要来收房,或者是串通好的其他租房者拿着合同也扬言要入住,而此时原来的“房东”早已卷款逃之夭夭,租房者则落得个“房财两空”的下场。还有一些不良中介人员,冒充房东,利用租房者急切心理将房屋高价出租,从中赚取差价,使租房者蒙受不白损失。

“链家地产”提示:在租房时,一定要查看房东的房产证、身份证原件;如果他是帮别人出租房屋,那么一定要有出租委托书、委托人的房产证、身份证原件;如果房产证没有办下来,一定要房东出具购房合同。同时,在看房时要细心察言观色,向房东提出只有真房东才能回答的问题来判断房东的真伪,为了保险起见,还可以审查房东的真实身份,并且向其单位求证。

谨防“陷阱”三“狸猫换太子”的虚假广告

有些不良中介及其人员利用虚假广告,宣传一些地段好但租价却较低的房屋以吸引租房者。待到租房者找到不良中介表示要租住相关房屋时,该不良中介人员往往以交易旺季和房源抢手为由说该房屋已经租出去了,于是转而向租房者推荐其手中其他房源,不断套取看房费、信息费等,还利用租房者的急切心理,加价推荐手中不好的房源,从而来迷惑租房者。

“链家地产”提示:租房者应该多收集一些房屋租赁相关市场信息,多掌握和了解一些区域价位,以识别虚假广告;自己也要多留心,发现其有胡乱收费和其他可疑迹象应当产生警觉;不要在没有租到房屋前轻易支付任何费用。另外,也可以咨询正规的大型房产经纪公司,了解必要的租房程序以及相应的服务价格。

谨防“陷阱”四:未结清的庞杂物业费用

一些房东在看房期间表现得十分耐心和热情,并满口答应家具家电一应配齐并保证使用,却不提及是否有未结清的燃气、暖气、水电、电话、有线电视等相关费用,以此来麻痹租房者对这些细节的注意。待到签约入住,租房者才发现:大量未结清的燃、暖、水电、电话、有线电视等费用;家具家电运转不灵;房屋设施不甚完好等,而此时所有这些只能由承租者自己负担。

“链家地产”提示:租房者承租前应了解房子是否有未结清的水、电、燃气、电话、电视等费用,如有,则需与房东协商如何交接并把相应条款写进租房合同。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1日 14:4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房产证相关文章
  • 买房者谨防踏入定金陷阱
    最近,有网友陈女士向新民网报料,称其签约了浦东仁恒河滨的一套公寓房,没想到的是,在通过中介合富置业与卖方签署了居间协议的情况下,不但房子没有买成,反被硬生生拗掉两万元定金;随后她向合富置业上海公司投诉,得到的反馈居然是我们没法帮你忙。陈女士想不通:中介怎么就没有责任?合同规定为何要到法院才能解释?下定:仓促协议暗埋危机据陈女士介绍,今年7月23日晚,近期一直在看房的她接到了合富置业浦东联洋店一位业务员的电话。这位业务员以十万火急的腔调告诉她:现有一套仁恒河滨的二手房,超低价出售,原价每平米2.8万元,现甩货单价降到了2.1万,速来签约,否则明天就没有了。尽管当时下着大雨,陈女士一听这么便宜,还是冒雨前去了。陈女士告诉新民网,她去之前曾提出要看房,然而到中介门店后却被告知不能看房。据陈女士转述,当时中介告诉她,现在行情火爆,今晚不交定金,明天早上就没有了,因此她要马上与卖家签合同。第二天业务
    2023-06-09
    496人看过
  • 节日消费谨防促销“陷阱”
    随着春节的临近,商家纷纷推出了各项优惠促销活动。近日,山东省青岛市工商局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指挥中心提醒消费者,要谨防节日促销陷阱,网络购物应货比三家。青岛工商执法人员表示,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要看清广告的内容是否与购买的商品真实一致。节日期间,商家的各类促销广告令人眼花缭乱,消费者要保持警惕,防止一些不法商人对商品偷梁换柱;消费者对打折、返券促销活动要保持理智,购物前要详细了解活动规则和使用返券的相关事宜,对参加优惠活动的商品范围要充分了解。并且,将商品平时的价格与节日促销价格进行比较,然后谨慎购买。消费者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应向对方索取发票等相关凭证,切忌将购物小票或者凭证随意丢掉。针对网络购物的特殊性,网购时消费者要货比三家,充分了解网络交易平台(网站)服务的保障信息,认真阅读交易规则,注意分析诚信评价体系内容。针对服饰类商品,消费者应多询问。建议消费者购买前先看其他买家的评
    2023-06-07
    486人看过
  • 购二手房细节陷阱多专家支招规避风险
    购买二手房“让人欢喜让人忧”,由于对许多细节不够了解,不少购房者往往难以规避风险,跌进购房陷阱。●小心避税陷阱一些中介公司或者卖方经常会给购房者提供一些“避税”方式,如真买卖假赠与、定金当租金再过户、先公证买卖再过户、先签订合同再过户等等。专业律师认为,所谓的“合理避税”在法律上没有很大的风险,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双方的交易行为其实是钻了一个法律的空子,但是双方都要承担一定的市场风险,如果市场上的价格波动很大的话,必然有一方会因此受损。一旦出现有关法律纠纷,当事人双方就要承担补缴税款、罚款的惩罚,严重的甚至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小心房屋折旧率人们普遍重视房屋的位置、实用性和价格,但是价格中一项很重要的因素却被市场所忽略了,那就是“房屋折旧率”。其实并非购房者真的不重视,而是市场将其隐藏了起来,误导购房者忽略了这个问题。专业人士认为,忽视房屋折旧率对购买者而言显然不公平,大家都知道房屋都是有
    2023-06-10
    424人看过
  • 谨防国际贸易招标的陷阱
    一、利用招标由国外企业代理诱骗中国企业中标,然后让招标企业退出,设立圈套。国外公司发布招标公告后,要求中国投标企业必须指定一家招标公司代理中国企业进行投标,而不是中国企业直接向招标公司投标。一旦发生纠纷,投标企业无法直接与招标公司交涉。国外代理公司向中国投标企业收取代理费及投标保证金,或由代理公司交纳投标保证金。这常常是圈套的开始。一定比例的投标保证金譬如5%由代理公司交给招标公司。而招标公司在招标公告中规定,中标后必须由投标的中方企业给招标公司直接开出投标保证金1倍(如10%)的备用信用证,信用证开出的为无条件的保兑的l/c。在收到中标10%保证金后,招标公司将代理公司5%的投标保证金退还给代理公司。此时代理公司就没有任何风险。资金方面代理公司与招标公司剥离得干干净净。二、不按国际通行做法操作,单方规定随意的软条款,迫使中方企业就范。国外招标公司在收到中国投标企业的信用证后,通常中标后发
    2023-03-03
    440人看过
  • 秋季家装要根据消费需求谨防“打折”陷阱
    每年入秋都是家装企业赢利的旺季,但今年秋天北京家装业却纷纷打出降价牌。北京数十家家装公司最近联合宣布集体降价,最高折扣已过6.5折。业内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醒,消费者要根据自己需求安排家装,切不可被降价风所左右。据介绍,今年初北京几大著名家装企业已打出降价大旗,从春季开始,这些企业争相在媒体上做广告,并将广告比拼的焦点集中在“打折”上。而规模小一点的众多家装公司虽不做广告,但也只得打出降价牌。这次降价是以北京市家装行业今年5月份新制订的《北京市家庭居室装饰装修工程参考价格》为基准的。在这次打折中,家装公司让少数消费者享受6.5折左右的“高折扣”,多数消费者享受8折左右的“低折扣”,享受折扣多少则凭抽奖决定。其平均折扣在7.5折左右。据业内人士观察,这些动作的市场效果正在逐步显现,有可能引发一轮家装价格大战。业内人士也指出,这些打折行为不排除对用户让利的一面,但其中不少则暗藏玄机。其一是部
    2023-06-10
    408人看过
  • 谨防票据陷阱
    票据犯罪
    近年来,票据诈骗活动日益猖獗。与一些明火执仗的金融案件相比,票据诈骗是一种高智能犯罪,具有很强的欺骗性,而且票据实际操作较为复杂。因此,票据诈骗风险已成为金融风险中危害最大,也是最难防范的一种。陷阱之一:票据伪造不法分子伪造银行票据凭证或经银行承兑的商业票据,通过套取、伪造开户单位预留银行印鉴,骗取银行汇票或转账支票。制作手段一般有三种:一是利用高科技手段彻底伪造;二是用在数额较小的真汇票上改动金额的办法变造;三是利用银行承兑汇票具有承付期限长、金额大和反复多次转让等特点,先签发真汇票,再根据真汇票伪造内容完全相同的假汇票即克隆票据。例如:某日客户张某来到某银行株洲市城中支行申请承兑汇票贴现,并出具了湖北某银行开具的金额为465万元的承兑汇票。几分钟之后,这家银行就收到出票行传来的银行承兑汇票传真件。银行经办人员及时向对方发出加急电报查询。次日早晨,投递员送来武汉回复的加急电报。经查询与检
    2023-06-06
    277人看过
  • 买房置业谨防五大缩水陷阱
    如今,在买房置业中缩水现象屡见不鲜。房屋面积、层高、规划配套等方面都有可能出现缩水现象。产生这些缩水现象的原因之一是购房者对于购房合同了解得不够全面,稍不小心就会掉进开发商设置的陷阱中,有的缩水会让购房者在经济上蒙受损失,但目前一些购房者对这些缩水陷阱却浑然不知。对此,记者走访了一些省会房地产行业相关律师和房地产专业人士,从消费者购房的实践和律师及房地产专业人士看来,购房缩水的现象不容小视。面积缩水建筑面积与套内建筑面积都要在合同中约定事件点播:张先生预购了一套商品房,预售合同约定建筑面积为102平方米,套内建筑面积为81平方米。还约定如果产权登记建筑面积与合同约定建筑面积发生误差,比例绝对值低于3%时据实结算,超过3%时,买家可退房。交房后,张先生委托某房产测绘单位重新测量,发现总面积与约定一致,但套内建筑面积比合同约定少了4%。张先生要求退房,但开发商认为不存在违约。专家点评:根据有关
    2023-06-10
    123人看过
  • 谨防房产购置中的几大陷阱
    近年来,人们在购置房产时常常陷入尴尬的境地,毕竟房地产市场是商品化市场,而购房者又非个个都是“专业选手”,“闯”误区,“蹦”陷阱,“牺牲者”不在少数。在诚信还没有成为市场第一准则的时候,要谨防购置房产中的陷阱。陷阱之一:售楼书如何“读懂”楼书中的潜台词,是购房者需要掌握的第一技巧。电脑制图技术的发展使开发商在制作楼书时越来越“随心所欲”,在楼盘的全景效果图上,生活商业配套设施、景观布置清晰可见,然而实际上整个小区的配套设施的跟进要视小区的整体销售状况,而这些后期工程的进度不是开发商所能决定的。一般楼书的末页都会安排有项目装修标准的说明,但不论内装修或外装修的说明都较为简单、含糊。消费者在看到楼书上标注的进口电梯、高级卫生洁具等字眼时,切不可盲目相信。一定要和该楼盘的负责人核实清楚。一些楼书还会不按比例地随意绘制位置示意图,使人产生错觉,或者在楼书平面图上未清楚表明南北走向,这些都会对不明情
    2023-02-28
    421人看过
  • 租房旺季提防二房东
    调查显示,受过年后跳槽、外来务工人员返乡等因素影响,北京租赁市场迎来租赁旺季,不仅交易量大幅增长,租金也上涨10%左右。为规范房屋中介交易行为,顺义工商分局对辖区内房屋中介开展了网络稽查。检查中,执法人员以房屋中介资质为重点,严厉打击无证经营和超范围经营的违法行为,对房屋交易投诉举报进行梳理分析,并加大了对涉嫌虚假宣传等欺骗消费者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同时,该局还加强了普法宣传,深入社区,详细讲解了房地产法律法规、出租、二手房买卖交易流程、合同签订注意事项等,避免房屋买卖租赁纠纷。根据租金市场规律,2月至11月底租金相对较低。工商部门表示,随着房屋租赁的火爆,房地产租赁投诉将高发,尤其是对“二房东”的关注。因此,在格式条款中,我们必须警惕“业主、委托人及委托人的近亲属、朋友、同事的签名应视为我的签名”,并仔细甄别“房产证与身份证是否为同一人”。顺义工商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房屋租赁的“旺季”
    2023-05-08
    91人看过
  • 律师支招:房屋买卖防陷阱网络交易需谨慎
    购房,是不少中国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大事之一。然而,购房过程中、购房之后,房地产纠纷也成为不少购房人不愿面对却又不可回避的问题。房地产纠纷,包括房屋买卖纠纷土地、使用权纠纷、建设工程纠纷、房地产开发纠纷、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房屋租赁纠纷、物业服务合同纠纷等等。1995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正式实施,标志着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迈入了法制管理的新时期,为依法管理房地产市场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那么购房者在购房过程中,如何做到不被房地产销售过程中的迷雾蒙蔽?如何规避市场网络购房带来的风险?即将成为现实的不动产登记,又将对购房人带来何种影响呢?新华房产《新华有约》栏目本期特邀湖南金州律师事务所熊超,为购房者一一解答房屋买卖中的陷阱以及政策背后的市场影响。购房中需要注意五点随着中国地产行业的空前发展,房屋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的一部分,买房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件大事。但是在购房过
    2023-06-10
    364人看过
  • 租房辨清陷阱谨防中介忽悠
    又到了一年之中的租房旺季。眼看着出租形势一片大好,房东们不禁喜上眉梢。如何把握好旺季时机,找到省心可靠的租客,实现出租收益的最大化?辨清陷阱谨防中介“忽悠”“我是×××的房东,你公司上月没有按时给我打款,希望你公司负责人尽快与我通电话。”“请速清欠我们的房租,还有哪位被欠了租金,请大家相互联系一下。”近日,在太原市亲贤北街宇智写字楼内,一家房屋中介公司紧锁的大门上陆续贴上了十几张类似内容的小纸条。原来,该公司将按月租到的房子按年转租出去后突然人去楼空,数百万元房租随之不见踪影,200多名房主拿不到房租。地产专业律师何家林说,通过房产中介出租房、买房而受骗上当的事例不少。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部分中介素质不高,唯利是图,致使侵害房东的事时有发生。建议房东注意做好以下三步,以规避这类风险的发生。首先,看两证,细辨真与假。所谓两证,即指房产中介公司既要有有关部门核发的资质证书,又要有工商部门核发的
    2023-04-22
    290人看过
  • 金九银十谨防三大买房陷阱
    今年肯定有金九银十,有许多人居于不同目标会入市买房。开发商也心知肚明,但开发商毕竟是生意人,他们会否用最有性价比的房子来充实金九银十,还是靠着整体回暖的市场来消化存量与消除次优房,优化未来供应结构,这是每个拟于金九银十买房的人应该思考的。带着这个今年肯定有金九银十,有许多人居于不同目标会入市买房。开发商也心知肚明,但开发商毕竟是生意人,他们会否用最有性价比的房子来充实金九银十,还是靠着整体回暖的市场来消化存量与消除次优房,优化未来供应结构,这是每个拟于金九银十买房的人应该思考的。带着这个问题来买房,得分清开发商可能设定的买房陷阱。一、赠送装修基金或者精装修。开发商弄成品房是一回事,多数情况下会用样板房来对冲一些市场面消化情况不良的房源。尤其是在黄金周这样的旺市,这个时候开发商如果广告打出的是赠送装修,只会拿那些滞销房做文章,并且在价格上会适当加码后再还原,因此买成品房与赠送装修的优惠销售是
    2023-04-22
    161人看过
  • 网上购物谨防十大陷阱
    当前网上消费存在着经营者利用网络交易双方互不见面的空隙,以欺诈、假冒、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侵犯消费者的权益,其中生活用品、手机、数码相机、音像制品、mp3等售假情况严重。消费者投诉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一、网络公司擅自向机主发送收费短信,如天气预报、新闻、幽默笑话等。消费者在网站上取消这些收费信息时,操作总是失败,与该公司联系也得不到解决。二、交货延迟,甚至在交款后没有收到所需商品。在投诉案中有将近17%的网民消费者在网上订货并且付款,但却未收到货品。三、购买到的实物与网上图形不一致,或是库存已久、外观残缺、尘埃满面。四、赠品缺失。在网上购买“买一赠一”的商品,送货上门时,并未拿到赠品。五、多数网站未给消费者提供足够信息。33%的网站没有退换货款说明,39%未建立隐私保护对策。六、上网攒积分换取奖品。攒积分的方法有注册网站、浏览网站、介绍下线等几种,但其奖品最终还需要钱买。七、夸大其词、虚假宣传
    2023-06-07
    70人看过
  • 房屋装修质量陷阱防不胜防专家支招如何规避
    装修陷阱重重,消费者需要擦亮双眼,小心规避。以次充好、冒充名牌、工程转包、偷工减料……近年来,房屋装修投诉居高不下。最近,经广西消费者协会统计显示,今年1~11月份,广西共计受理家居装饰材料与装修问题投诉193件,占服务类总投诉的18.7%。这些投诉表明:不良商家为了牟取最大利润,而不惜以牺牲装修质量为代价。房屋装修陷阱多多"不开具发票"陷阱。装修材料的品牌、规格、环保和安全指标、等级等不同,其差价是很大的。因此,不良商家迎合部分消费者贪图便宜的心理,将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把质量一般的产品冒充优质产品,把一般商标的商品冒充知名品牌产品。同时,为了日后推卸责任,往往不开具正式发票或在票据上不详细注明商品的规格、型号、等级,使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花高价买了低质产品甚至假冒劣质产品。"挂羊头卖狗肉"陷阱。即不良商家把质量好、真品牌的样品,在店堂公开展出,但实际卖给消费者的产品与样品质量差
    2023-06-05
    421人看过
换一批
#房屋产权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房产证
    词条

    房产证是购房者通过交易取得房屋的合法所有权,可依法对所购房屋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的证件。 房产证包括房屋所有权证和房屋共有权证,是房屋权属证书,是国家依法保护房屋所有权的合法凭证。 房产证由地方人民政府颁发,证书上填写产权人、房... 更多>

    #房产证
    相关咨询
    • 买房要谨防哪些种类的销售陷阱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6-09
      买房要谨防开发商以下销售陷阱:不合理低价的价格陷阱;零首付买房陷阱;虚假的样板房陷阱;严重缩水的精装房陷阱;环境绿化陷阱;位置距离陷阱;配套设施陷阱;买房赠送面积陷阱;饥饿营销陷阱。
    • 签劳动合同要谨防哪些陷阱?
      江西在线咨询 2022-10-01
      要把您工资待遇、工作性质、岗位、福利待遇、合同期等等约定清楚,还有公司规定的一些规章制度,看清楚后再签
    • 买房要谨防开发商的销售陷阱有哪些
      江西在线咨询 2023-10-20
      买房要谨防开发商以下销售陷阱:不合理低价的价格陷阱;零首付买房陷阱;虚假的样板房陷阱;严重缩水的精装房陷阱;环境绿化陷阱;位置距离陷阱;配套设施陷阱;买房赠送面积陷阱;饥饿营销陷阱。关于买房要谨防开发商的销售陷阱有哪些的问题,还可以点击在线律师咨询,我们帮你更快更有效的解答。
    • 租房入住如何避免陷阱
      贵州在线咨询 2021-12-01
      可参考以下内容。检查房屋租赁手续是否齐全,出租人和承租人是否具备相应条件。房屋产权证不是合法出租的充分条件,房屋租赁许可证应按有关规定办理,租赁合同也应备案。检查租赁对象是否合格,即出租人的房屋是否被法律法规允许出租。检查房屋租赁手续是否齐全。在租房子的时候,最好是跟房东签订租房合同,不要去和二房东签合同。与业主本人签订合同,注意选择正式合同。如果是转租,拍下原租客和房东的合同,留下依据。如果是中
    • 买房要谨防开发商哪些销售陷阱房屋能买吗
      辽宁在线咨询 2023-02-26
      买房要谨防开发商的以下销售陷阱: 1、销售业绩信息作假; 2、虚假广告信息; 3、逾期交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