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东农村房子都要拆吗?
不是,要看具体情况定。
没有审批手续的违规建房肯定得拆,而且没有补偿,其他合法建筑被拆就有补偿。
法律依据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条、第十九条
征收国有土地上单位、个人的房屋,应当对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给予公平补偿。对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不得低于房屋征收决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
二、新农村建设必须拆除老旧房吗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面积不得超过省(区、市)规定的标准。如果你家新旧宅基地面积加起来超过了当地的宅基地面积标准,就应该拆旧。
《土地管理法》中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因此农民如果想在农村建房,就必须要满足一户一宅的原则。
宅基地以及房屋证书能够证明宅基地以及房屋所有权是属于申请人所有,这是审批通过的前提,如果农民没有这两项证书的话,也可以提交自己的房屋所在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证明。
三、老旧房拆迁的补偿标准是什么
不同的地区老旧房屋征收拆迁的补偿标准都是不一样的,而征收补偿的标准可以参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规定制订。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第十七条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的补偿包括:
(一)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
(二)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
(三)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
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补助和奖励办法,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助和奖励。
第十八条征收个人住宅,被征收人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优先给予住房保障。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第十九条对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不得低于房屋征收决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被征收房屋的价值,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按照房屋征收评估办法评估确定。
对评估确定的被征收房屋价值有异议的,可以向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申请复核评估。对复核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向房地产价格评估专家委员会申请鉴定。
房屋征收评估办法由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制定,制定过程中,应当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三章 补 偿 第十八条 征收个人住宅,被征收人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优先给予住房保障。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
山东农合村并居村拆迁房屋赔偿新规定2024
220人看过
-
农村拆迁可以不要房子要钱吗?
432人看过
-
农村拆迁会给房子吗
222人看过
-
农村房子卖了拆迁还能要回吗
120人看过
-
拆迁户能买农村房子吗
295人看过
-
山东农村独生子女证新规定
347人看过
-
-
山东省山东省农村石棉农村房屋补偿江西在线咨询 2022-10-10拆迁补偿标准是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定的,各地都不一样,所以要求知道具体的补偿标准,最准确的方法是关注政府的信息公示,因为拆迁前就补偿标准当地政府是一定会公示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征收耕地
-
未来农村会拆除农村房子吗山西在线咨询 2022-11-07看具体情况定。按国家的农村土地法律和拆迁政策,农村房屋拆迁的原则是拆一还一,房屋价值必须经评估,如果宅基地也要交还政府,宅基地也要评估,按将来用途估价给予你家补偿。最重要,农村的拆迁必须是自愿的,也就是说,如果你觉得拆迁补偿太低,可以不拆迁。 2011年新颁布的《征收条例》适用于城市范围内国有土地上的房屋征收,对于集体土地上的拆迁仍然依据《土地管理法》,这导致了同样是房屋征收与补偿,城镇与农村适用
-
农村宅基地要强拆房子吗?香港在线咨询 2023-05-23以下行为属于违法行为: 1、未经上级批准擅自占地,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宅基地 比如农村很多沟渠被填满之后,在上面盖上房子,这就是违法了。 2、非法转让宅基地,利用集体资产进行隐形交易。 宅基地是不允许私自买卖的,但是农村这种现象依旧存在,认为一个愿意买一个愿意卖就是正当交易,他们却不知道宅基地咱农民只有使用权。 3、超面积占地。 各省对农村宅基地占地标准都有规定。 4、擅自改变农村宅基地用途现
-
农村的房子需要强拆。广东在线咨询 2021-11-13农村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是房子被相关执法部门拆了。如未与房主达成相关协议,私自强拆房屋,则需承担法律责任。房主可以根据相关法律要求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非法拆迁的一般维权方式如下:1。面对非法侵权威胁,正式书面向当地公安机关提出保护请求,并保留送达收据。二、受到侵害时立即报警求助。3、被侵权后,要求立案侦查,追究侵权人的刑事责任。4、在适当时机向法院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5、诉讼不是手段,而是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