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费用交纳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07年4月1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和《补充规定》同时不再适用。为了贯彻落实《办法》,规范诉讼费用的交纳和管理,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关于《办法》实施后的收费衔接2007年4月1日以后人民法院受理的诉讼案件和执行案件,适用《办法》的规定。2007年4月1日以前人民法院受理的诉讼案件和执行案件,不适用《办法》的规定。对2007年4月l曰以前已经作出生效裁判的案件依法再审的,适用《办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对再审案件依法改判的,原审诉讼费用的负担按照原审时诉讼费用负担的原则和标准重新予以确定。二、关于当事人未按照规定交纳案件受理费或者申请费的后果当事人逾期不按照《办法》第二十条规定交纳案件受理费或者申请费并且没有提出司法救助申请,或者申请司法救助未获批准,在人民法院指定期限内仍未交纳案件受理费或者申请费的,由人民法院依法按照当事人自动撤诉或者撤回申请处理。三、关于诉讼费用的负担《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诉讼费用由败诉方负担,胜诉方自愿承担的除外。对原告胜诉的案件,诉讼费用由被告负担,人民法院应当将预收的诉讼费用退还原告,再由人民法院直接向被告收取,但原告自愿承担或者同意被告直接向其支付的除外。当事人拒不交纳诉讼费用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强制执行。四、关于执行申请费和破产申请费的收取《办法》第二十条规定,执行申请费和破产申请费不由申请人预交,执行申请费执行后交纳,破产申请费清算后交纳。自2007年4月1日起,执行申请费由人民法院在执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内容之外直接向被执行人收取,破产申请费由人民法院在破产清算后,从破产财产中优先拨付。五、关于司法救助的申请和批准程序《办法》对司法救助的原则、形式、程序等作出了规定,但对司法救助的申请和批准程序未作规定。为规范人民法院司法救助的操作程序,最高人民法院将于近期对《关于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提供司法救助的规定》进行修订,及时向全国法院颁布施行。六、关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案件受理费和申请费的具体交纳标准《办法》授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在第十三条第(二)、(三)、(六)项和第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的幅度范围内制定各地案件受理费和申请费的具体交纳标准。各高级人民法院要商同级人民政府,及时就上述条款制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案件受理费和申请费的具体交纳标准,并尽快下发辖区法院执行。
-
法院关于诉讼费的缴纳通知
309人看过
-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下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的若干意见》的补充通知
134人看过
-
《诉讼费用交纳办法》对于诉讼费的有关规定
171人看过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及诉讼时效的类型
278人看过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海事法院可否适用小额诉讼程序问题的批复
56人看过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刑诉法解释的亮点有哪些?
394人看过
-
违反诉讼费用交纳办法关于交纳诉讼费用问题河北在线咨询 2022-08-16关于违反诉讼费用交纳办法规定应如何处理的办法是:(一)第一审案件受理费; (二)第二审案件受理费; (三)再审案件中,依照本办法规定需要交纳的案件受理费。
-
最高法院行政诉讼的法律适用的范围?山东在线咨询 2022-07-08《行政诉讼中的法律适用:最高人民法院行政诉讼批复答复解析》以最高人民法院行政诉讼批复答复为切入点,贯之立法论,辅之解释论、方法论,通过“问题的提出”、“法理分析”和“应注意的问题”的逻辑结构,对近十年最高人民法院所作的行政诉讼批复答复进行了详尽解析。《行政诉讼中的法律适用:最高人民法院行政诉讼批复答复解析》共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针对行政诉讼和行政赔偿法律规范的批复答复,主要解决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
最高法关于的司法解释适用于信用卡吗宁夏在线咨询 2022-10-29不适用于信用卡。但需注意的是,成都市高新区人民法院于2015年11月12日对一起信用卡纠纷案做出判决,包括复利、滞纳金等在内,法院只在24%的限度内支持。该标准与民间借贷的司法解释所规定的利息标准相同,故该判决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与讨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本规定所称的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及其相互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经金融监
-
最高院适用刑事诉讼法有哪些西藏在线咨询 2023-11-19第二条犯罪地包括犯罪行为发生地和犯罪结果发生地。第三条被告人的户籍地为其居住地。第四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的中国船舶内的犯罪,由该船舶最初停泊的中国口岸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
咨询最高院关于借贷的相关法律适用规定上海在线咨询 2022-07-12企业向第三方借款给个人使用或者个人向第三方借款给企业使用,用款人是否承担债务清偿责任?单从合同相对性来看,贷款人只能向合同对方当事人主张偿还债务,这往往会导致实际用款人借此逃避债务。为此,最高院关于借贷再次突破合同相对性原理,规定在特定情形下,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共同负责清偿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