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就有关政策要点解读如下:
一、改革的目标任务。
改变现行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保障制度,逐步建立独立于机关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养老保险体系,加快形成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养老保险制度。
二、改革的基本思路。“一个统一、五个同步”。
“一个统一”:建立与企业职工等城镇从业人员统一的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五个同步”:一是机关与事业单位同步改革;二是职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三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完善工资制度同步推进;四是待遇调整机制与计发办法同步改革;五是改革在全省范围同步实施。
三、改革的主要政策。
(一)关于参保范围。
单位范围是:全省按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实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后确定为行政类、公益一类、公益二类的事业单位。已经分类为生产经营类但尚未转企改制到位的单位,不纳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办法另行制定。
人员范围是:参保单位的编制内工作人员。对于人事、编制管理不规范的单位,要先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清理规范,待明确工作人员身份后再纳入相应的养老保险制度。参保单位中不符合上述条件的人员,依法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离休人员不纳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待遇继续由原单位保障。
(二)关于缴费机制。
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一样,单位和在职人员共同缴费,对在职人员建立个人账户。单位缴费比例是20%,个人缴费比例是8%,个人缴费全部记入个人账户,缴费工资基数实行“300%封顶、60%保底”,即缴费工资超过所在市州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00%以上的部分,不计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低于所在市州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所在市州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个人缴费工资基数。单位缴费工资基数为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之和,个人缴费工资基数按国家和省规定的项目核定。
(三)关于养老金计发办法。
改革后,新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其中,对2018年9月30日前参加工作、2018年10月1日及以后退休的“中人”,加发过渡性养老金。新的养老金计发办法,体现工作人员整个职业生涯的劳动贡献,体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
基础养老金,以所在市州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缴费年限越长,待遇水平越高。
个人账户养老金,以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除以规定的计发月数,计算出个人账户养老金。实际缴费越多,待遇水平越高。特别要说明的是,个人账户储存额只用于工作人员养老,不得提前支取,每年按照国家统一公布的记账利率计算利息,免征利息税。参保人员死亡的,个人账户余额可以依法继承。
对于“中人”,由于改革前没有实际缴费,其符合政策的工作连续(连续工龄)作为视同缴费年限,计发过渡性养老金。
(四)关于待遇衔接。
为保持待遇平稳衔接、改革顺利实施,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对改革前已退休的“老人”,维持原待遇不变;对改革后参加工作的“新人”,用新制度计算养老待遇;对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中人”,加发过渡性养老金,并设置10年过渡期,实行新老计发办法对比,“保底限高”,即,新办法(含职业年金待遇)计发待遇低于老办法待遇标准的,按老办法待遇标准发放,保持待遇不降低;高于老办法待遇标准的,超出的部分,改革后第一年退休的人员发放超出部分的10%,第二年退休的人员发放20%,依此类推,第十年退休的人员发放100%。过渡期结束后退休的人员执行新办法。
(五)关于待遇调整机制。
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调整与在职人员工资调整脱钩,根据国家调整基本养老金统一部署,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职工工资增长、物价变动等因素,统筹安排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调整。
(六)关于一次性退休补贴政策。
原机关事业退休费计发办法中,对劳模、高级专家、独生子女父母、教龄满若干年的教师等部分人员,有提高退休费计发比例的政策。改革后新退休人员符合条件的,不再提高退休费计发比例,改为发放一次性退休补贴,所需资金从原渠道列支,不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中列支。
(七)关于转移接续。
参保人员在同一统筹区域内的不同机关事业单位之间流动的,只转移养老保险关系,不转移基金。跨统筹区域流动或者在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流动的,既转移养老保险关系,也转移个人账户储存额,还转移12%的统筹基金。转移后的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个人账户储存额累计计算。
(八)关于职业年金。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含退休人员)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建立职业年金,单位按本人缴费工资的8%、个人按4%缴费,缴费全部计入本人职业年金个人账户,实行市场化投资运营,退休后按月领取职业年金待遇。
(九)关于管理体制。
各机关事业单位按照行政管理体制,参加本级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负责省直单位、中央驻鄂单位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管理工作,省直所属汉外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实行属地化管理。
这些就是我们在这方面的知识。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这些方面的内容,也可以到网上进行搜索查询。
-
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促进事业单位改革与发展
241人看过
-
怎样理解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72人看过
-
企业职工养老政策改革内容概述
196人看过
-
军事政策制度改革
328人看过
-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将试行职业年金制
415人看过
-
成建制改制单位基本养老保险政策
485人看过
养老保险是劳动者在年老退出劳动岗位以后,由政府提供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的一项社会福利制度。 政府建立养老保险基金,并以税收优惠的形式负担部分费用,职工和用人单位按工资收入的不同比例,按月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费。... 更多>
-
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如何计算基本养老保险费用?安徽在线咨询 2022-01-24国务院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决定从2014年10月1日起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这标志存在了近20年的养老金“双轨制”的终结,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将和企业职工一样缴纳养老金。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将由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根据决定
-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宁夏在线咨询 2022-02-10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和企业的养老保险制度并轨是走向公平的第一步,到什么时候才能够做到真正公平,关键在于顶层设计。如果顶层设计的速度快一点,要做到真正公平,也许只需要两三年的时间;如果顶层设计的速度慢一些,那就难说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推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加快出台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至于怎样推动,花多少年的时间推动,哪一年才能够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则没有给出时间表。阅读!
-
事业单位退休金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双轨制是什么意思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3-30退休金双轨制是指不同用工性质的人员采取不同的退休金制度,即两套并行的退休金体系。一套是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的退休制度,由财政统一支付“吃皇粮的人民公仆”的养老金;另一套是社会企业单位的“缴费型”统筹制度,是单位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而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标准远远高于企业退休人员,差距大概是3~5倍。但是,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决定
-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工作汇报需要写什么?四川在线咨询 2022-06-19开展重点调研,排摸人员情况。重点了解全市及市本级统筹地区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单位性质、人员数量结构等情况。调研我市1993年以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情况,对按照国发〔2015〕2号文件不能参保而目前已参加统筹的事业单位逐个进行比对,掌握单位和人员数量。同时,召开各类座谈会,分别召集律师事务所、商业银行等事改企单位以及“两民”单位有关人员,了解具体情况。
-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怎样的?广东在线咨询 2022-02-05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1997年7月16日)近年来,各地区和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国发〔1995〕6号)要求,制定了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建立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促进了养老保险新机制的形成,保障了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取得了新的进展。但是,由于这项改革仍处在试点阶段,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