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用他人身份贷款的话,那么一般是按照刑法中的贷款诈骗罪进行定罪处罚,冒用他人身份进行贷款符合贷款诈骗罪的法定构成要件,因此具体的处罚规定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据此对于冒用他人身份贷款行为,一般触犯了贷款经济秩序,因此属于贷款诈骗罪。
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
}使用伪造的信用卡、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在5000元以上不满5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在5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特别巨大”。
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一款第(三)项所称“冒用他人信用卡”,包括以下情形:
(一)拾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
(二)骗取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
(三)窃取、收买、骗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并通过互联网、通讯终端等使用的;
(四)其他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九十三条贷款诈骗罪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的;(二)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的;(三)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的;(四)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的;(五)以其他方法诈骗贷款的。
-
身份证被他人冒用贷款怎么办,如何防止身份证被他人冒用贷款
474人看过
-
冒用他人身份办理银行贷款的,担保人要承担什么责任
167人看过
-
身份证丢失被他人冒用需负责任吗
327人看过
-
冒用他人身份并工伤,由谁承担责任
500人看过
-
以他人贷款担保人身份申请个人贷款
54人看过
-
身份证被他人冒用贷款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240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冒用他人身份信息贷款买房,冒用他人身份信息借款需要承担什么责任山东在线咨询 2022-02-12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或者使用骗领的居民身份证的,由公安机关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处十日以下拘留,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规定:第十六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并处二百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一)使用虚假证明材料骗领居民身份证的;(二)出租、出借、转让居民身份证的;(三)非法扣押他人居民身份证的。第十七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
冒用他人身份贷款刑法上怎么认定湖南在线咨询 2024-04-24冒用他人身份贷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上怎么认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决定:1、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当事人财物的,属于合同诈骗罪;2、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的,可能会构成骗取贷款罪。
-
冒用他人身份证应承担何种责任?甘肃在线咨询 2023-06-12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或者处10日以下拘留,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1)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或者使用骗领的居民身份证的;(2)购买、出售、使用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的。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和骗领的居民身份证,由公安机关予以收缴。
-
冒用他人身份并工伤,由谁承担责任云南在线咨询 2022-03-22由工伤职工与用人单位共同承担责任。劳动者冒用他人身份就业,遭受职业伤害的,因为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为事实劳动关系,工伤认定前必须先对事实劳动关系进行确认。确认事实劳动关系之后,再按《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第十八条该规定的程序,向当地人社局申请工伤认定。工伤认定并伤情稳定后存在伤残影响劳动能力的,及时向当地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出来之后,即可申请工伤保险待遇。但因为劳
-
他人盗用身份证申请贷款应对措施台湾在线咨询 2024-11-08身份证被他人非法盗用用于贷款时,不仅会承担经济上的债务压力,还会导致不良的信用记录。针对这种情况,通常有以下两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1. 如果个人身份证被盗用导致了负面的信用记录,在具备充分证据的情况下,当事人有权提起诉讼,交由法庭审理裁决。经过法院最后裁定确属身份证被盗用所引发的不良信用记录后,当事人的不良信用记录便能在银行的信誉档案中得以消除。 2. 倘若当事人无法提供充足的证据以证明自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