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阴阳合同”,是指在“一次交易中同时签订两份不同的合同”。二手房交易中,“阴合同”显示买卖双方真实的成交价格,而“阳合同”则根据使用需要有所不同,一种是虚高的房价合同交给银行,以申请更多按揭贷款;另一种是填低房价的合同交给房地产交易中心过户,以便少交税。
如一套实际转让成交价格为60万元的房屋,买卖双方私下协商签署协议后递交给房管局的过户价则是以40万元成交的。这样剩余20万元所产生的税费就可以轻易避掉,这种方式可能造成业主损失。
几个概念:
★什么是房屋维修基金?
房屋维修基金实际上包括房屋公用设施专用基金和房屋本体维修基金。房屋公用设施专用基金简称专用基金,用于物业共用部位、公用设施及设备的更新、改造等项目,不得挪作他用。专用基金实行“钱随房走”的原则,房屋转让时,账户里的余额资金也随之转移给房屋的新的产权所有人。
★什么是公证避税?
公证避税是指买卖双方先通过合同或公证的形式进行买卖,待房产所有权满5年后,再办理过户手续。这种方法表面上看是合理的,公证似乎也有了法律保护,但由于要等若干年后再正式过户,其间买卖双方产生纠纷的可能性极大。房产证是房屋所有权的第一证据。一旦卖房人将房屋抵押或转售,买方人的利益将无法得到保证。
★什么是经济适用房?
经济适用住房是适合于中低收入家庭承受能力、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商品房。
目前基本类型包括平价房、安居房、解困房等。经济性是指住房价格相对市场价而言是适中的,能够适应中低收入家庭的承受能力;适用性是指在住房设计及其建设标准上强调住房的使用效果,而不是降低建筑标准。
对经济适用房项目,政府免收土地出让金,其他应征收的各项收费减免50%,并对成交价格、购买对象、面积和开发建设单位的利润进行限制。(记者黄露整理)
-
阴阳合同:二手房交易中的税收漏洞?
66人看过
-
四川:二手房交易阴阳合同受遏制
474人看过
-
二手房计税交易评估杜绝阴阳合同
100人看过
-
二手房“滋生”阴阳合同
413人看过
-
黄石规范二手房交易"阴阳合同"逃税难了
344人看过
-
阴阳合同对二手房交易的法律效力研究
491人看过
经济适用房是指政府提供政策优惠,限定建设标准、销售价格和套型面积,面向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供应的住房。 购买经济适用房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和程序,包括申请、审核、公示、轮候、配售等环节。 购买经济适用房需要按照政府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申请和... 更多>
-
二手房怎么按阴阳合同交易四川在线咨询 2023-07-21所谓“阴阳合同”,是指合同当事人就同一事项订立两份以上的内容不相同的合同,一份对内,一份对外,其中对外的一份并不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而是以逃避国家税收等为目的;对内的一份则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可以是书面或口头。“阴阳合同”是一种违规行为,在给当事人带来“利益”的同时,也预示着风险。如在二手房交易中,“阴合同”显示买卖双方真实的成交价格,而“阳合同”则根据使用需要有所不同,一种是虚高的房价合同交给银
-
阴阳合同在二手房交易中具有什么性质?江西在线咨询 2022-07-11目前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对于二手房交易中阴阳合同效力的问题。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具备生效要件的阴合同,一般仍认定为有效。阳合同由于属于虚假的意思表示,而被认定为无效。根据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的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以
-
二手房交易中阴阳合同是否有效,买卖双方签订的阴阳合同是否有效?广东在线咨询 2022-03-09一、阴阳合同是否有效对于阴阳合同的效力,目前为止法律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对阴阳合同效力的判断主要有以下几点:1、阴阳合同中的阳合同因不体现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而不发生法律效力;2、阴合同是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而认定为有效合同,阴合同只要内容合法,同样受到法律保护;3、如果利用阴阳合同实施违法行为,或者以合法的形式掩盖违法的目的,则不仅伪装的阳合同无效,被伪装的阴合同也因内容违法而无效;4、买
-
如何评价二手房交易中的阴阳合同的效力西藏在线咨询 2022-05-29阴阳合同以虚报价格以逃避国家税收,损害国家税收利益,属于无效合同。按照法律规定,无效的合同没有法律约束力。但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防止有人因为自己不当行为获利,保持交易的顺畅,司法实践中一般将购房合同中涉及避税的价格条款认定无效,但并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双方仍然要根据合同的约定履行相应义务。
-
二手房交易原合同有违法吗,比如交易阴阳合同广东在线咨询 2021-10-31在实践中,鉴于买卖双方签订阴阳合同的行为严重违反税收管理规定,经有关部门核实,属于一般逃税行为的,税务机关有权给予行政处罚,追缴不缴或少缴的税款和滞纳金,并处以不缴或少缴的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偷税数额大、次数多的,可能构成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