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误解的合同属于什么合同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5-10 18:23:18 51 人看过

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属于可变更可撤销的合同。

可撤销合同是民法中可变更和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一种。可撤销合同主要是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可撤销合同的效力取决于当事人的意志,它是一种相对无效的合同,但又不同于绝对无效的无效合同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2日 07:1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重大误解合同该如何认定,重大误解合同的效力是怎么样的
    一、重大误解合同该如何认定认定重大误解合同的要件如下:1.必须对合同主要内容发生了重大误解。如果仅仅对合同的非主要条款发生误解,并且不影响合同的目的及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则不构成重大误解。2.误解人因为误解作出了意思表示。即误解人的误解与其意思表示之间具有因果关系。3.误解是由误解人自己的过错造成的。这也是误解和欺诈、胁迫及乘人之危的主要区别之一。即误解人的错误认识不是源于对方当事人的遗错行为,而是由于自己的不谨慎。4.误解是误解人的非故意行为。在此不允许当事人以重大误解为借口,而实属于故意或重大过失的行为来撤销合同。二、重大误解合同的效力是怎么样的重大误解合同是有法律效力的,因重大误解签订的合同属于可撤销合同,行为人撤销前合同有效,撤销后合同自始无效。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民事法律行为
    2023-06-28
    482人看过
  • 笔误属于重大误解吗
    笔误是重大误解。表意人因为误解作出了意思表示。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二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款规定,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撤销权消灭。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一、超过可撤销合同时效怎么处理超过可撤销合同时效,撤销权归于消灭。即行为人将不再拥有撤销合同的权利,该可撤销的合同将参照有效合同,在双方当事人之间产生真实的法律约束,双方当事人应该按照合同约定积极履行合同义务,否则将被视为是违约行为。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
    2023-03-09
    114人看过
  •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以撤销,重大误解有哪些
    重大误解,指的是一方当事人因自己的过错导致对合同的内容等发生误解而订立了合同。重大误解有下列要件构成:一、误解一般是因受害方当事人自己的过错造成的,而不是因为受到他人的欺骗或不正当影响造成的。二、当事人的误解必须是要对行为的主要内容构成重大误解。三、误解直接影响到当事人所应享受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行为一旦生效,将会使误解方的利益受到损害。《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2024-08-17
    180人看过
  • 属于重大误解的情形
    重大误解,是指一方因自己的过错而对合同的内容等发生误解,订立了合同。误解须符合一定条件才能构成并产生使合同变更或撤销的法律后果。1、必须是表意人因为误解作出了意思表示。2、必须是对合同的内容等发生了重大误解。3、误解是由误解方自己的过失造成的,而不是因为受他人的欺骗或不正当影响造成的。4、误解是误解的一方的非故意的行为。一、合同重大误解构成要件的具体内容拓展1、必须是表意人因为误解作出了意思表示。首先表意人要将其意思表示表达出来,否则无从评价其是否存在着误解问题。其次,表意人作出的意思表示必须是因为误解所造成的,即表意人的错误认识与其作出意思表示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在表意人因误解作出了意思表示之后,另一方当事人知道对方已经发生了误解并利用此种误解订立合同,在此情况下是否构成重大误解?我们认为,尽管对方当事人出于恶意,但这并不影响重大误解的构成。因为在单方误解的情况下,不论对方是否知道,都可以
    2023-06-23
    192人看过
  • 怎么样理解可撤销合同中的重大误解合同
    一、重大误解的合同所谓重大误解的合同,是指行为人因对合同的重要内容产生错误认识而使意思与表示不一致的合同。《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二、重大误解的特征在民法理论上,重大误解又称为错误,其情形有二:(1)意思与事实不一致;(2)意思与表示不一致。按照德国法学家萨维尼的见解,前者为真正之错误,即动机错误;后者为非真正之错误,即法律行为之错误或直接称为错误。重大误解通常具有如下特征:1、误解是当事人认识上的错误。该错误的产生是当事人的内心意思缺陷,不是其他原因。当事人的意思真实与其内心意思是一致的,就是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识、技能或信息等内心意思的缺陷,使其对合同的内容等发生误解。2、误解是当事人对合同内容的认识错误。误解的对象是合同的内容,是对合同内容的认识错误,因此而使当事人订立了合
    2023-02-23
    52人看过
  • 合同受欺诈与合同重大误解的区别
    合同重大误解与受欺诈的区别:1、重大误解指的是一方当事人因自己的过错导致对合同内容发生误解而订立了合同,其后果是由当事人自己造成的。2、受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因为另一方当事人或第三人的欺诈行为而订立了对自己不利的合同,其后果是由他人造成的。合同诈骗与合同欺诈的区别1、主观目的不同:合同诈骗是以诈骗取钱财为目的,合同欺诈的行为人主观上虽有诈欺的故意,但不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其目的是为了进行经营,并借以创造履约能力。2、处理方式不同:对于涉嫌合同诈骗可到犯罪地公安机关的经侦部门控告;而对于合同纠纷和合同欺诈应由合同履行地或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通过民事诉讼(起诉)的方式去解决。3、造成的后果不同:合同诈骗罪构成犯罪,需要受到刑事处罚;而和欺诈则是构成了合同无效,只需要承担民事赔偿,无效的合同可以撤销或终止。合同诈骗罪和合同欺诈都属于诈骗的行为,只是表现的方式不同,侵犯的法益也不同,导致的结
    2023-08-03
    101人看过
  • 探讨重大误解对于合同效力的影响
    重大误解的合同效力包括:1、误解合同性质的,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会发生重大变化;2、误解对方的选择自由是合同自由的主要表现;3、对标的物质量的误解,如果标的物质量直接涉及当事人订约的目的或者重大利益,对质量的误解可以构成重大误解;4、对标的物品种和规格的误解,特别是对同类物品不同品种和规格的误解。如果茅台酒被误认为是二锅头,实际上是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误解,即标的物本身,应该是一个重大误解。重大误解的合同效力的修改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所谓重大误解的合同,是指行为人因对合同的重要内容产生错误认识而使意思与表示不一致的合同。重大误解指的是当事人认识上的错误,并且是对合同的主要条款的认识发生误解,基于当事人对合同内容的错误认识,影响到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
    2023-07-12
    301人看过
  • 重大误解合同的分类问题
    第一、误解是当事人认识上的错误。该错误的产生是当事人的内心意思缺陷,不是其他原因。当事人的意思真实与其内心意思是一致的,就是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识、技能或信息等内心意思的缺陷,使其对合同的内容等发生误解。第二、误解是当事人对合同内容的认识错误。误解的对象是合同内容,是对合同内容的认识错误,因此使当事人订立了合同。合同的内容,主要是合同的主要条款,当事人对合同的主要条款的认识发生误解,才能够成为重大误解。在订约动机上,在合同用语的使用上,都可能发生误解,但不能构成重大误解。第三、误解直接影响到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基于当事人对合同内容的错误认识,因而,就必须影响到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给误解的一方当事人造成损失。正是由于这样,法律才将重大误解作为合同相对无效的理由,授予发生误解的当事人予以变更权或撤销权。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怎么处理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可以变更或撤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2023-07-03
    123人看过
  • 合同效力的认定重大误解
    重大误解,指的是一方当事人因自己的过错导致对合同的内容等发生误解而订立了合同。误解直接影响到当事人所应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误解既可以是单方面的误解,也可以是双方的误解。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当事人有权选择是否申请变更或撤销,在没有申请变更或撤销前合同是有效的。一、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撤销权的期限是多长时间呢因重大误解行使合同撤销权的期限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但是,自因重大误解签订合同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当事人自因重大误解签订合同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因重大误解而做出的民事行为一般具有以下构成要件:(1)误解一般是因受害方当事人自己的过错造成的,而不是因为受到他人的欺骗或不正当影响造成的。(2)当事人的误解必须是要对行为的主要内
    2023-03-12
    380人看过
  • 重大误解合同有效吗:因重大误解签订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一、重大误解合同有效吗:因重大误解签订合同有法律效力吗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不属于有效合同,属于可变更可撤销的合同。可撤销合同是民法中可变更和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一种。可撤销合同主要是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可撤销合同的效力取决于当事人的意志,它是一种相对无效的合同,但又不同于绝对无效的无效合同。《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二、重大误解的四个构成要件(1)必须是因误解而作出意见书的人(即作出遗嘱的一方)。首先,表意文字的人想表达他的意思(在合同条款中),否则无法评估是否存在误解问题。其次,表意文字所表达的意义必然是误解造成的,即对表意文字的错误理解与其意义表达有因果关系。(2)对合同内容有重大误解。重大误解必须是合同内容被严重误解,导致合同订立,使当事人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在法律上,普遍的误解不能使合同被撤销。我国的司法实践
    2023-06-05
    69人看过
  • 合同重大误解解除合同时效是多久?
    重大误解合同撤销期限是1年。显失公平和重大误解的协议在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可撤销,此一年为除斥期间,除斥期间一般是不变期间,不因任何事由而中止、中断或者延长。《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一、重大误解主要有以下5种(1)对合同性质发生的误解。因为合同的性质往往决定了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例如将买卖合同误解为赠与合同,势必改变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从而违背当事人的初衷,因此,对合同性质发生的误解应属重大误解。(2)对对方当事人的误解。在即时
    2023-03-25
    200人看过
  • 误写是否属于重大误解?
    笔误属于重大误解。合同中的笔误在法律上被称为重大误解,因为笔误的合同并不是真正的意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下列合同,一方有权要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2、订立合同时明显不公平。工作人员笔误结婚证上俩名全错近日,居住在椒金山街道矿北社区惠丰街15号的丁寿芝大叔卖房子的时候需要提供结婚证,工作人员打开夫妻俩珍藏33年的结婚证,发现当年为二人办理结婚证的工作人员因笔误将俩人的名字都写错了。于是丁大叔拿着甘井子区婚姻登记处补办结婚证所需提供的明细来到社区开具证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2023-07-05
    313人看过
  • 可变更合同中的重大误解合同情形是什么样的
    可变更合同中的重大误解合同情形所谓重大误解的合同,是指行为人因对合同的重要内容产生错误认识而使意思与表示不一致的合同,重大误解包括如下几种情形:(1)对合同的性质发生误解,如误将买卖作为赠与或将赠与作为买卖;(2)对当事人特定身份的认识错误。如在以感情为基础的赠与合同、以信用为基础的委托合同以及对要求特定履约能力的合同(某些承揽合同、技术合同),如果对当事人的身份发生了误解,可以认定为重大误解;(3)对标的物性质的误解,如把镀金的物品当作是纯金的,把原作当成赝品;(4)对标的物质量的认识错误。在标的物质量直接关涉到当事人订约目的或重大的利益时,对质量发生误解则可构成重大误解;(5)对标的物价值的误解,如误将仅值1000元的标的物当作10000元。此外,当事人对标的物的数量、包装、履行方式、履行地点、履行期限等内容的误解,如果并未影响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或影响合同目的之实现,则一般不应认定为重大
    2023-04-27
    85人看过
  • 如何识别重大误解?如何应对重大误解合同?
    对以下内容的误解,会构成重大误解:1、对合同性质的认识错误,此种错误多为单方误解。2、对合同标的同一性的认识错误。3、关于对标的是否存在的认识错误。对于重大误解的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因重大误解订的合同怎么办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可以变更或撤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一方可以请求法院和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所谓重大误解,是指一方因自己的过错而对合同的内容等发生误解,订立了合同。误解直接影响到当事人所应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误解既可以是单方面的误解(如出卖人误将某一标的物当作另一标的物),也可以是双方的误解(如买卖双方误将本为复制品的油画当成真品买卖)。误解须符合一定条件才能构成并产生使合同变更或撤销的法律后果。在重大误解和欺诈的情况下,都存在着表意人的认识错误问题,合同履行的结果通常违背了表意人的真实意志而给表意人造成损失。但是,重大误解和欺诈是
    2023-07-15
    251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怎么确认属于重大误解签订的合同
      天津在线咨询 2022-11-07
      重大误解应当是由于误解人自己的大意、缺乏经验或者信息不通而造成的,是受害方当事人自己的过失,而非合同相对方的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重大误解中的误解应是对合同内容构成重大误解。也就是合同双方的意思表示不一致。 对合同内容重大误解的认定可以参考如下方面: 一、重大误解应当是由于误解人自己的大意、缺乏经验或者信息不通而造成的,是受害方当事人自己的过失,而非合同相对方的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 二、重大误解
    • 合同中重大误解之事属于合同的哪一部分
      广东在线咨询 2023-07-17
      当事人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属于无效合同,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重大误解,指的是一方当事人因自己的过错导致对合同的内容等发生误解而订立了合同。
    • 哪些情形属于合同上的重大误解, 应如何处理, 处理合同上的重大误解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3-09
      一、哪些情形属于合同上的重大误解(1)对合同性质发生的误解。因为合同的性质往往决定了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例如将买卖合同误解为赠与合同,势必改变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从而违背当事人的初衷,因此,对合同性质发生的误解应属重大误解。(Z)对对方当事人的误解。在即时清结或不具有人身性质的合同中,对对方当事人的误解一般不构成影响合同效力的重大误解,因为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不会因具体当事人的不同而存在重大改变。但
    • 重大误解以上规定属不属于无效合同?
      贵州在线咨询 2021-10-19
      重大误区合同不属于无效合同,可以撤销合同。可撤销合同是指合同缺乏一定的生效要件,是否有效取决于有撤销权的当事人是否行使撤销权的合同。根据我国民法的规定,根据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者有权取消人民法院和仲裁机构。
    •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以撤销什么是重大误解
      福建在线咨询 2024-09-07
      重大误解是表意人为意思表示时对意思表示的内容发生了具有交易上重要性的认识错误,主要是①对法律行为性质的认识错误,如把买卖的意思当成赠与的意思②对人的认识错误,例如年龄、性别、信仰、犯罪前科、能力等方面的认识错误③对标的物性质和数量的认识错误,例如品种、质量、规格,将一份标的物的价格的要约当成十份标的物价格的承诺④传错、写错、说错,例如想以一千元出售货物误说成以一百元出售 即当事人因错误无意(不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