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交警部门调查,发现张某驾驶的车辆制动和照明装置不合格。当过往的灯光刺眼,能见度下降时,他盲目驾驶,不注意避开非机动车。他违反了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对事故负有责任。随后,李先生持相关文件向B保险公司提出索赔。保险公司接到案件后,根据交警部门的裁定,认为被保险人违反了《机动车保险条款》(以下简称《条款》)第二十五条的规定,“被保险人及其驾驶人应当做好被保险车辆的维修工作,并通过保险根据本条第三十条规定,被保险人不履行本条规定的义务的,保险人有权拒绝赔偿。B保险公司拒绝赔偿这项索赔。为此,李向法院起诉。法院一审认为,原告与被告签订的机动车保险合同合法有效,双方应遵守约定。原告按照合同约定支付保险费,保险期间发生事故的,被告应当按照保险合同约定在保险范围内赔偿。同时,被保险车辆已按规定通过年检,履行了合同约定的义务。被告以原告违反合同第二十五条和合同第三十条规定为由拒绝赔偿,理由不充分。一审中,B保险公司赔偿原告65108.8元,承担了相关案件的受理费用。经研究,保险公司决定上诉,因为根据保险合同第25条规定,被保险人通常有义务做好被保险车辆的保养工作,并按规定通过检验,这应视为保险人的承诺履行保险期间的义务。
本案经交警部门鉴定,被保险人驾驶人驾驶的车辆制动和照明装置不合格,有理由认为被保险人未履行保险合同约定的法定义务,保险公司可以根据保险合同第三十条的规定拒绝赔偿。对参保车辆进行年检,并不意味着参保人不能再对车辆进行保养,刹车和灯光不合格时可以上路行驶,这可能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第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另一方面,原告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在规定期限内未提出异议,应当具有法律效力。
经二审法院审查核实,认定B保险公司上诉理由成立,并予以支持。决定撤销一审判决,驳回被上诉人李某的诉讼请求。
点评:被保险人未履行保证义务,是保险公司拒绝赔偿的重要原因。本条款所列被保险人的义务是保险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实施和加强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在保险实务中,保证义务是指保险人要求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就某一事项采取行动或者不采取行动,并对某一情形的存在或者不存在作出承诺。无论明示保证还是默示保证,保证都是一个重要事实,构成保险合同的基础。被保险人应当强调对保证的守信,保证承诺内容与事实的一致性。违反保证将破坏保险合同存在的基础。保险合同无效,保险人不承担保险责任。
-
车险代位赔偿保险公司会拒绝么
466人看过
-
保险公司为何在运输合同中拒绝赔偿
331人看过
-
合同生效两年后,保险公司为何拒绝赔偿
459人看过
-
保险公司以车未年检为由拒绝被盗赔偿
344人看过
-
车祸发生,保险公司为何拒绝赔付?
130人看过
-
拒绝赔偿保险公司的钱会怎么样
237人看过
保险公司是根据公司法、保险法及国家法律法规依法成立的公司法人,通过收取保费针对不同业务范围对不同群体提供保险保障业务的实体公司。保险公司的主要职能便是分散被保险人风险,给予经济补偿,同时通过收取保险费进行相关营利。... 更多>
-
保险公司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拒绝赔偿香港在线咨询 2022-11-09保险公司在下列情况下可以拒绝赔偿: 1、撞亲属致伤亡的; 2、新车未上牌、无临时牌照期间造成事故损失的; 3、车辆未在规定时间内年检或者未通过年检出事造成的损失的; 4、被保险人主动放弃追偿权的。
-
如果第三方保险公司拒绝赔付保险款,保险人能否拒绝向保险公司索赔台湾在线咨询 2022-01-211、如果保险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这种情况下保险公司拒赔,保险公司应当赔偿。 2、如保险合同中有“依照法律法规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有关规定不允许驾驶被保险机动车的其他情况下驾车”,这样的免责条款,该免责条款无效。因为该条款不明确具体。 《保险法》第十七条订立保险合同,采用保险人提供的格式条款的,保险人向投保人提供的投保单应当附格式条款,保险人应当向投保人说明合同的内容。 对保险合同中免除保险人责任
-
醉驾保险公司为什么拒赔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7-11肇事司机当时是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保险公司只是在医疗费限额内承担垫付责任,并有权向肇事者追偿,对于其他损失和费用不负责垫付和赔偿,且酒驾醉驾本身属于违法行为,自身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
工伤保险公司以工伤为由拒绝赔偿合法吗西藏在线咨询 2022-02-12不合法,建议申请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按鉴定结论主张工伤保险待遇。工伤认定是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依据法律的授权对职工因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是否属于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给予定性进行行政确认,是职工遭受事故伤害后享有工伤保险待遇和发生争议通过法律途径获得救济的前提条件。劳动能力鉴定是劳动者因工负伤后,劳动鉴定机构根据国家鉴定标准,运用有关政策和医学科学技术的方法、手段对工伤职工伤残程度和丧失劳动能力程度
-
保险公司以欺骗手机行为为由拒绝赔付, 保险公司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2-01-21需要根据保险合同约定来确定, 1,《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三)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