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拆迁安置纠纷起诉地点应如何确定
拆迁安置纠纷起诉地点确定是:一般应由征地拆迁房屋所在地法院管辖,也可由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或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十八条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审判工作的实际情况,确定若干人民法院跨行政区域管辖行政案件。
二、拆迁安置纠纷起诉时效有限制吗
有,诉讼时效是六个月,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或被侵害之日起算。当事人应在时效范围内提出诉讼请求,超过二十年的拆迁安置诉讼法院不予受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三、拆迁安置纠纷起诉注意什么
1.确认起诉资格: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只有具备起诉资格的人才能够提起诉讼。因此,在起诉前,需要确认自己是否具备起诉资格。
2.搜集证据:在起诉过程中,证据的搜集是非常关键的。因此,需要尽可能地搜集与拆迁安置纠纷相关的证据,例如拆迁协议、安置补偿协议、相关法律法规等。
3.选择合适的法院: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拆迁安置纠纷属于不动产纠纷,应当由不动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因此,在起诉前,需要选择合适的法院。
4.撰写诉状:诉状是起诉的重要文件之一,需要尽可能详细地描述自己的诉求、事实和理由。在撰写诉状时,需要按照法院的要求进行撰写,并确保诉状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
5.参与庭审:在庭审过程中,需要积极参与庭审,并充分陈述自己的观点和证据。在庭审过程中,需要注意言辞和态度,尊重法庭和对方当事人的权利。
6.遵守法庭纪律:在法庭上,需要遵守法庭纪律,尊重法官和其他当事人的权利。如果违反法庭纪律,可能会被警告、罚款或者拘留等。
7.评估风险:在起诉前,需要对诉讼的风险进行评估。如果认为自己的诉求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或者存在较大的败诉风险,可以考虑通过和解或者调解等方式解决纠纷。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三章 管 辖 第十八条 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n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审判工作的实际情况,确定若干人民法院跨行政区域管辖行政案件。
-
拆迁家庭纠纷起诉如何应诉?
392人看过
-
如何撤销拆迁安置合同纠纷?
263人看过
-
应当如何处理拆迁安置纠纷赔偿问题
133人看过
-
如何网上起诉拆迁征地纠纷
361人看过
-
征地纠纷如何起诉拆迁官司
324人看过
-
拆迁安置房纠纷的法律诉讼如何操作
212人看过
-
拆迁安置纠纷,房屋拆迁安置补偿是如何规定的河北在线咨询 2021-06-081、双方所签的合同有效时的纠纷处理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房产商擅自改变房屋座向等情况,可能得到有关部门的许可而改变的,但按规定房产商应在规定期限内告知被拆迁方变更方案。如果房产商未告知,房产商应承担责任。如果合同约定的营业房与变更后修建的营业房存在有价差,应按合同约定安置的营业房与变更后修建的营业房分别进行评估,房产商补偿被拆迁方的价差损失,且房产商应承担违约责任。如果合同约定的营业房与现在修建
-
如何确定拆迁安置范围陕西在线咨询 2021-12-31拆迁范围由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根据城市规划主管部门的规划用地红线确定。为保证房屋安全,必须跨规划用地红线拆迁,拆迁范围由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商城规划主管部门确定。拆迁补偿,又称征地补偿,是在征地过程中对房屋或非住宅房屋的价值进行评估后,合法拆迁房屋,并给予房屋产权所有人一定的补偿。《国有土地房屋征用补偿条例》第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确需征用房屋的,由市、县人民政府决定征用房屋:(一)国防外交的需要;(二)
-
-
如何处理拆迁安置合同的安置面积、地点、楼层、还建结算纠纷?江苏在线咨询 2023-06-12拆迁安置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应严格按照合同的约定来履行,对于拆迁人在复建房建设过程中,擅自改变安置的面积、地点、楼层等,致使拆迁安置合同无法履行,被拆迁人坚持按拆迁安置合同安置的,应判决拆迁人按合同的约定标准给付被拆迁人。拆迁人以无房为由拒绝安置,而被拆迁人仍要坚持按原合同安置的,应判决拆迁人按合同约定的标准另行给付。拆迁人拒绝执行的,可采取划拨拆迁人款项,在房地产交易市场购置商品房交付给被拆迁人的方
-
拆迁安置纠纷起诉状及范本?广西在线咨询 2022-06-14行政起诉状的基本格式:(1)原告: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年龄、出生年月日、身份证号、住所、联系方式等(2)被告:包括名称、住址、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3)案由:根据具体案件情况填写(4)诉讼请求:根据具体案件情况填写(5)事实与理由:根据具体案件情况填写(6)此致、落款、时间:此致诉请法院、落款是具状人,时间填写当天日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