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业禁止范围内发生法律效力的情况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8-12 11:24:34 117 人看过

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竞业禁止才会发生法律效力。竞业限制期间用人单位按照约定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不得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就业,不得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

竞业禁止的期限

劳动合同法》第24条规定: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8月05日 09:3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违约金相关文章
  • “竞业禁止”何等情况下生效
    询问:我是一家百货公司的销售主管,三年前与公司签订了一份保密协议,其中有一条规定,如果我离开公司三年内不得到经营同类业务且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工作,也不得自己经营同类业务。现在我想自己注册一家经营相同业务的公司,请问我是否应遵守该条款?答复:张女士与用人单位签订的是竞业禁止条款,根据《劳动部关于企业职工流动若干问题的通知》第二条规定:用人单位也可规定掌握商业秘密的职工在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后的一定期限内(不超过三年),不得到生产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且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任职,也不得自己生产与原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但用人单位应当给予该职工一定数额的经济补偿。从上述规定看,是否向劳动者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是竞业禁止条款是否生效的前提条件,同时竞业禁止条款所限制就业的期限最长也不得超过三年。所以,竞业禁止条款是否生效要看是否符合上述规定,如果符合,劳动者就应该遵守。
    2023-06-05
    330人看过
  • 竞业禁止在什么情况下生效
    竞业禁止仅在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23条解除或终止后生效,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为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有关的保密事项,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约定劳动合同中的竞业限制条款或保密协议,并同意在劳动合同终止或解除后的竞业限制期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如果工人违反了竞业禁止协议,他应根据协议向雇主支付违约金。在这种情况下,竞业禁止必须得到雇员的确认,否则无效a公司编制和发布的《员工手册》规定,无论员工出于何种原因离开公司,三年内不得披露公司的商业秘密,不得使用公司的商业秘密,从事业务技术和业务信息的相关工作。朱在a公司工作,他签订的劳动合同规定,在日常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员工手册》和本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后来,朱离开了B公司。a公司认为,朱辞职后,他在与他有竞争关系的B公司工作,违反了竞业禁止协议。朱先生与a公司之间是否存在竞业限制协议?法人认
    2023-05-07
    413人看过
  • 了解竞业禁止的范围
    竞业禁止的适用范围:“竞业禁止”合同仅适用于本单位重要岗位、掌握商业秘密的人员,不适用于本企业所有员工。适用于企业所有员工的“竞业禁止”条款无效。如果“竞业禁止”条款的适用范围太广,所有雇员或绝大多数雇员将无法从事自己的职业或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这无疑是对“竞业禁止”条款的滥用,这将导致工人失去选择工作的权利,不合理地限制市场经济条件下应有的人才竞争。按照保密身份分类,“竞业禁止”规则适用于:1,高级研究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这些人才是关键技术和核心机密的全面掌握者,经常受到竞争对手的特别关注。市场策划和销售人员。由于工作需要,这些人员有商业秘密。会计人员。企业的财务状况包含大量商业秘密4。高级秘书。秘书的职责包括整理会议记录、打印、管理和转发文件,并且很可能获得商业秘密,竞业禁止包括法定竞业禁止和约定竞业禁止:1。法定竞业禁止是指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依法应当承担的竞业禁止义务。中国《公司
    2023-05-07
    413人看过
  • 竞业禁止的客体范围
    竞业禁止的同业禁止义务,法律是有明确规定的。然而竞业禁止需要员工保密的客体信息范围却没有明确的界定标准。一般认为竞业禁止限制的客体信息范围是有限度的。只有企业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所开发的商业秘密(具体包括专有技术、财务信息、企业策划、重大决策、重要投资计划等)、经营效益、业务关系等信息,才是竞业禁止的动因,不能把一般的商业信息、知识技能和经验作为限制对象。国家科委《关于加强科技人员流动中技术秘密管理的若干意见》第七条第二款规定:“竞业限制条款一般应包括竞业限制的具体范围,但与竞业限制内容相关的技术秘密已为公众所知悉,或者已不能为本单位带来经济利益或竞争优势,不具有实用性,竞业限制条款自行禁止。”具体说来,竞业禁止限制的信息范围应该符合以下条件:(1)非公知的市场信息。公知的一般商业信息、知识、技能与行业经验属于所有市场主体的公共资源,每个市场主体都平等的享有利用的权利。若将此做为竞业禁止的范
    2023-06-09
    355人看过
  • 竞业禁止的人员范围
    一、竞业禁止的人员范围《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这一规定对竞业限制的人员范围作了限制性规定。竞业限制由于涉及的是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因而,对一般工作人员来说,并不存在保守商业秘密的问题,也就不存在竞业限制的问题。二、竞业限制范围的确定竞业限制范围,就是指劳动者所承担的义务范围,即劳动者不得经营的业务范围和地域范围。虽然现代企业经营发展已经进人全球化时代,但是行业的竞争还是存在地域限制的,竞业禁止不应当限制和禁止合法、正当的竞争。我国《劳动合同法》第24条中规定,竞业禁止的范围、地域,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但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在我国,法定竞业禁止的业务是劳动者不得自营与所任职企业相同或类似的营业,
    2023-04-21
    310人看过
  • 竞业禁止的客体范围?
    一般认为竞业禁止限制的客体信息范围是有限度的。只有企业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所开发的商业秘密(具体包括专有技术、财务信息、企业策划、重大决策、重要投资计划等)、经营效益、业务关系等信息,才是竞业禁止的动因,不能把一般的商业信息、知识技能和经验作为限制对象。国家科委《关于加强科技人员流动中技术秘密管理的若干意见》第七条第二款规定:竞业限制条款一般应包括竞业限制的具体范围,但与竞业限制内容相关的技术秘密已为公众所知悉,或者已不能为本单位带来经济利益或竞争优势,不具有实用性,竞业限制条款自行禁止。具体说来,竞业禁止限制的信息范围应该符合以下条件:(1)非公知的市场信息。公知的一般商业信息、知识、技能与行业经验属于所有市场主体的公共资源,每个市场主体都平等的享有利用的权利。(2)具有同业竞争优势的信息。具有同业竞争优势的信息又具体体现为权利人采取了防止竞争对手获悉的一定措施,对权利人具有相当的实用性,
    2023-06-05
    290人看过
换一批
#合同违约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违约金
    词条

    违约金是指合同一方或双方违反合同约定的义务或责任时,应向另一方支付的金钱或金钱替代物。在合同违约的情况下,违约金通常是一种违约的惩罚,用于弥补对方因违约行为而遭受的损失。 需要注意违约金的具体金额和支付方式,以及是否符合合同条款和相关法律法... 更多>

    #违约金
    相关咨询
    • 竞业禁止什么情况下发生法律效力
      江西在线咨询 2022-12-08
      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竞业禁止才会发生法律效力。
    • 什么情况下竞业禁止才会发生法律效力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5-15
      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竞业禁止才会发生法律效力。
    • 什么情况下竞业禁止不具有法律效力
      浙江在线咨询 2022-11-14
      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竞业禁止才会发生法律效力。
    • 竞业禁止有哪些情况下会失去法律效力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7-19
      竞业禁止的条款失去法律效力的情况: (一)劳动者依《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二款规定,被迫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破产、关闭、停业、转行或解散的; (四)用人单位未按约定支付经济补偿的。
    • 竞业禁止在哪些情况下会失去法律效力
      贵州在线咨询 2022-11-12
      竞业禁止的条款失去法律效力的情况: (一)劳动者依《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二款规定,被迫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破产、关闭、停业、转行或解散的; (四)用人单位未按约定支付经济补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