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独家庭可以享受一次性补助金城乡统一标准,每户一次性补助3万元,其中精神慰藉费1万元,生活补助费2万元。
“失独家庭”指独生子女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不能再生育和不愿意收养子女的家庭。失独者年龄大都在50开外,经历了“老来丧子”的人生大悲之后,已失去再生育能力。因为家中唯一的子女不幸离世,这样的家庭被称为“失独家庭”。失独家庭中的老人即被称为“失独老人”。
独生子女,是指一对夫妻生育的唯一孩子,换句话说,没有一个亲兄弟姐妹。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具有同样的身心发展规律。但亲兄弟姐妹关系会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产生一定作用。独生子女除了有亲子关系外,没有亲兄弟姐妹这层关系,因此其社会化带有自身的特点,但是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都能学会交朋友。独生子女政策是为了响应国家号召,而实施的控制人口增长过快的一项政策。
再婚夫妻,双方各有一个子女,原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生育子女已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再婚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可以继续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待遇。再婚夫妻,一方未生育过,另一方生育过一个子女且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再婚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生育子女的一方可继续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待遇,未生育子女一方可享受规定的奖励。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法》
第三十一条在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期间,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国家发给《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获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按照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规定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
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给予获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奖励的措施中由其所在单位落实的,有关单位应当执行。
在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期间,按照规定应当享受计划生育家庭老年人奖励扶助的,继续享受相关奖励扶助,并在老年人福利、养老服务等方面给予必要的优先和照顾。
-
独生子女家庭享受的待遇和教育问题
262人看过
-
失独家庭退休有什么待遇
485人看过
-
入伍的新兵个人和家庭可以享受哪些待遇
458人看过
-
哪些人可以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失业保险的待遇有哪些
144人看过
-
独生子女家庭继续享受优待政策
200人看过
-
特困户享受哪些待遇
59人看过
-
“单独二孩”生育能享受哪些待遇?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6-11国家层面放开“单独二孩”政策,并授权各地方政府制定本地区相关法规及规定[1]后,近一年来,“单独二孩”一直是社会热议问题,而用人单位及职工更是对相关人事福利待遇如何保障以及如何应对非常关注。本所特撰写本期速递,就热议问题进行解答并解析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以飨读者。1“单独二孩”如何界定?按照现有政策,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该政策的前提是: 1、夫妇双方有一方是独生子女; 2、原来
-
农村计划生育家庭享受哪些政策优惠?享受哪些待遇?哪些待遇有哪些安徽在线咨询 2022-01-20各级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应当给予农村计划生育家庭以下优待:(一)在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期间,只有一个子女或者两个女孩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夫妇年满六十周岁以后,享受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直至亡故。(二)实施“少生快富”工程,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有关规定给予奖励及其他优待。(三)为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家庭、“少生快富”工程户和计划生育纯女户办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
-
享受低保待遇的家庭有哪些类型广东在线咨询 2023-01-201、无经济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居(村)民; 2、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或失业救济期满仍未能重新就业,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 3、在职人员在领取工资或最低工资及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后,其家庭人均月收入仍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 4、其他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不包括五保对象)。 即使你的孩子参军,但家庭符合低保户的条件,低保户不会被去掉。
-
哪些待遇“单独二孩”生育时不能享受?青海在线咨询 2023-06-13按照现行政策,符合计划生育规定、生育“单独二孩”的职工,仍然无法享受晚育假等对独生子女父母的奖励。主要包括: 1.女职工不能享受晚育假及晚育期间的生育津贴。同样,女职工的配偶同样也不能享受晚育护理假。如上海、北京、天津、成都都是规定已婚妇女年满24周岁初育的为晚育,可以享受晚育假期30天。 2.女职工和配偶不能享受独生子女津贴及退休时的一次性奖励,也不能享受给予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人员的其他福
-
住院能享受哪些待遇,职工工伤复发能享受哪些待遇广西在线咨询 2022-10-26一、工伤住院能享受哪些待遇根据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劳动者因工受伤或者患职业病,在医疗期间可以享受如下待遇:挂号费、治疗费、药费、检验费、手术费、住院普通床位费、就医路费等,由社会保险部门和用人单位共同承担。用人单位还应当承担职工住院治疗期间伙食费的23,并按当地因公出差的伙食补助标准进行支付。如果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没有订立劳动合同,或订立无效劳动合同,造成劳动者、医疗待遇损失的,用人单位除按国家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