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机关对被采取强制措施超过法定期限的处理有三种办法:
一是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的应当予以释放;
二是对于取保候审超过十二个月或者监视居住超过六个月的,应当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
三是变更强制措施,如对被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解除羁押,改为采取取保候审。
一、解除取保候审意味着什么
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被采取强制措施法定期限届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予以释放、解除取保候审。
二、解除取保候审手续办理多久
从申请取保候审到申请是否被批准其实是没有法律规定时限。只有办案机关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1、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2、在人民法院二审期间,犯罪嫌疑人羁押期已经超过一审法院所判处的有期徒刑的,也适用取保候审。犯罪嫌疑人、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也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3、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4、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三、取保候审有效期是什么?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
案件羁押期内不能办结司法机关如何处理
456人看过
-
民警办案超期羁押如何处理?
190人看过
-
如何处理刑事案件中的超期羁押问题
462人看过
-
2024违反羁押期限、办案期限规定的案件如何处理
79人看过
-
羁押期内不能办结刑事案的处理是怎样的
499人看过
-
羁押期内不能结案是否释放
489人看过
-
案件羁押期内不能办结司法机关怎么处理青海在线咨询 2023-11-12司法机关对被采取强制措施超过法定期限的处理有三种办法: 一是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的应当予以释放; 二是对于取保候审超过十二个月或者监视居住超过六个月的,应当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 三是变更强制措施,如对被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解除羁押,改为采取取保候审。
-
羁押期间不能办结的案件怎么处理山东在线咨询 2023-04-271.司法机关对被采取强制措施超过法定期限的处理有三种办法: 一是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的应当予以释放; 二是对于取保候审超过十二个月或者监视居住超过六个月的,应当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 三是变更强制措施,如对被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解除羁押,改为采取取保候审。 2。
-
羁押期限届满后案件未结案能不能继续羁押新疆在线咨询 2022-07-08根据法律规定,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一般案件不超过两个月,案情复杂的不超过3个月。但有四种重大复杂案件经省级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可再延长两个月: 一是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 二是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 三是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 四是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 此外,对可能判处10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经省级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可再延长两个月。 对人民检察
-
-
羁押期内不能办结刑事案的处理是怎样的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0-15司法机关对被采取强制措施超过法定期限的处理有三种办法: 1、是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的应当予以释放; 2、是对于取保候审超过十二个月或者监视居住超过六个月的,应当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 3、是变更强制措施,如对被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解除羁押,改为采取取保候审。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九十八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羁押的案件,不能在本法规定的侦查羁押、审查起诉、一审、二审期限内办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