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应当注意损害赔偿的时间限制。损害赔偿的时间限制分为以下两种情况:诉讼离婚。无过错方作为原告提出损害赔偿请求的,应当同时提起离婚诉讼;无过错方作为被告的离婚诉讼案件,被告不同意离婚的,不按照本条规定提出损害赔偿请求的,离婚后一年内可以单独提起诉讼;无过错方作为被告的离婚诉讼案件,被告一审未提出损害赔偿请求,二审期间提出的,应当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离婚后一年内另行起诉。协议离婚。当事人在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手续后,协议离婚时明确放弃损害赔偿请求的,可在办理离婚登记手续后一年内提出此请求。
一方出轨另一方能主张离婚损害赔偿吗
《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1)重婚的;
(2)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是指由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
(3)实施家庭暴力的;(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一般应构成轻微伤,如构成轻伤的话就涉及到故意伤害罪了)
(4)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持续性、经常性的受到家庭暴力的话,就会构成虐待)
离婚要求赔偿需要有法律依据,我们知道,当一个人发现自己的配偶与他人发生两性关系时,精神一定会受到很大的打击。然而在我国《民法典》里,只明确规定对于
“重婚的”、“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实施家庭暴力的”、“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等情形,无过错方可以要求精神赔偿。而这里的“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是有特定定义的,而不是指与他人发生两性关系。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是指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的共同居住。
同居当然包括了发生两性关系,但发生两性关系不等同于同居。即使与一个固定的婚外异性多次发生两性关系,但只要不是持续稳定地居住,仍然不能以发生关系的次数多少来认定构成同居。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
(二)与他人同居;
(三)实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
2017诉讼时效:相关法律规定的时效期限
307人看过
-
法律如何规定刑事诉讼的相关时限
485人看过
-
因伤残离婚:相关法律规定与赔偿标准
168人看过
-
集体诉讼相关规定与法律条文
135人看过
-
分居时间与离婚判决的相关法律规定
54人看过
-
民法典诉讼离婚程序多长时间,相关法律规定
395人看过
离婚的赔偿一般是指离婚损害赔偿,即夫妻一方有过错致使婚姻家庭关系破裂,离婚时对无过错的一方所受的损失,有过错的一方应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 离婚损害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 更多>
-
离婚诉讼期限与分居时间的相关规定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4-11-07分居并非离婚的必要条件。只要男女双方感情已破裂,就可以直接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无需等待分居时间。依据我国法律规定,若有一方提出离婚请求,夫妻双方可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不受分居时间限制。若夫妻双方因感情不和而分居,则需满两年以上,且双方需因感情不和而没有履行夫妻性生活义务。若因工作、外出学习或就医等原因而分居,则不被视为分居。若在诉讼离婚过程中,男女双方的情况被认定为感情不和分居两年以上,法院判定离
-
民法典规定离婚诉讼赔偿的相关法条新疆在线咨询 2023-07-07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三)实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
离婚诉讼诉讼费的相关规定台湾在线咨询 2022-08-05财产案件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计交纳: 1.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 2.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交纳; 3.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2%交纳; 4.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5%交纳; 5.超过50万元至1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 6.超过100万元至200万元的部分,按照0.9%交纳; 7.超过200万元至500万元的
-
诉讼离婚中调解以及相关法律规定广西在线咨询 2022-07-03诉讼离婚中调解以及相关法律规定第一阶段:诉前调解。 诉前调解,顾名思义就是起诉前的调解。具体而言,就是当你下定决心走进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时,法院并不立即立案,而是将你的起诉材料收下,开一个已收取材料的单子给你,在45天内会通知你能否成功立案。法院这边的工作程序是将收取的立案材料直接分到承办法官手中,由他先与被告联系,确认被告地址和身份是否正确。然后,他会通知双方当事人一起到法院接受法官主持下的诉前调
-
法律关于诉讼时效如何规定的相关法律条文贵州在线咨询 2022-10-15法律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