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提起确认股东资格的诉讼,再提起股东知情权的诉讼。在司法实践中,与隐名股东有关的常见纠纷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涉及公司内部关系的纠纷,主要包括公司利润分配纠纷、隐名股东行使股东权利纠纷、内部责任纠纷、出资纠纷等。;另一种是涉及公司外部关系的纠纷,主要包括公司股东主体问题、隐名股东或显名股东转让股权纠纷等。主要涉及公司内部纠纷。具体来说,在处理公司内部关系引发的纠纷时,应遵循合同自由和意义自治的原则。隐名股东和显名股东就权利义务分配达成的合同与一般民事合同没有本质区别。只要双方意思一致,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就应该对双方都有约束力。在公司内部,这种契约只改变了公司股东之间的权利义务分配,不涉及公司以外第三方的利益。因此,只要这种契约属于双方的真实意思和善意,就应确认该契约的法律效力,从而确认隐名股东的股东资格作为隐名股东。发生纠纷时,如果要行使股东权利,必须通过司法途径提起确认股东资格的诉讼。然后,再根据《公司法》的相关规定:股东可以查阅、复制公司章程、股东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和财务会计报告。股东可以要求查阅公司的会计账簿。股东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的,应当向公司提出书面请求,说明目的。公司有合理的依据认为股东查阅会计账簿有不正当目的,可能损害公司合法权益的,可以拒绝提供查阅,应当自股东提出书面请求之日起15日内书面回复股东并说明理由。如果公司拒绝提供咨询,股东可以要求人民法院提供咨询。如果公司虚假注资、账户混乱、财务报表虚假等,委托人可以起诉退出公司,这也是广东地区法院的一般做法。
如何证明自己是隐名股东
股东资格,又称股东地位,是投资人取得和行使股东权利、承担股东义务的基础。但在司法实践中,一些当事人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外商投资法规的限制或其他原因,在公司设立时将股份载在他人名下,最终产生争议。
本律师认为,根据我国法院“谁主张谁举证”的规定,隐名股东维权的关键还是相关证据的收集。从《公司法》的规定来看,一个运作规范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应具备下列特征:
1、在公司章程上被记载为股东,并在公司章程或公司设立协议书上签名或盖章,以表明自己同意受章程或协议的约束;
2、向公司投入在公司章程中所承诺的出资份额,即实际履行出资义务;
3、在公司的工商登记注册文件中被列名为股东;
4、在公司成立后取得公司签发的出资证明书;5、被载入公司股东名册;
6、在公司实际享有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隐名股东最大的困扰是公司章程和工商登记,但公司章程的记载,并非确定发起人股东资格的充分条件,工商登记也并非设权程序,只具有证权功能。隐名股东完全可以凭借股东名册、出资证明、股东会决议、利润分配等一系列形式化证据证明自己的股东资格。
对于隐名投资人的法律地位法院通常分三种情况予以认定:
第一种情况,当事人之间约定以一方名义出资(显名投资)、另一方实际出资(隐名投资)的,此约定对公司并不产生效力;实际出资方不得向公司主张行使股东权利,只能首先提起确权诉讼。有限责任公司半数以上其他股东明知实际出资人出资,并且公司一直认可其以实际股东的身份行使权利的,如无其他违背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形,人民法院可以确认实际出资人对公司享有股权。
第二种情况,双方约定一方实际出资,另一方以股东名义参加公司且约定实际出资人为股东或者承担投资风险的,如实际出资人主张名义出资人转交股份财产利益,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违背法律强制性规定的除外。
第三种情况,一方实际出资,另一方以股东名义参加公司经营管理活动,但双方未约定实际出资人为股东或者承担投资风险,且实际出资人亦未以股东身份参与公司管理或者未实际享受股东权利的,双方之间不应认定为隐名投资关系,可按债权债务关系处理。
在笔者办理的隐名股东显名维权案中,隐名股东张某等人就是通过股权转让协议、利润分配、股东会决议等一系列证据证明自己的股东身份,最终得到法院的支持。
隐名股东的认定
对这两类不同的涉及隐名股东问题的纠纷处理时,我们仍应坚持“双重标准,内外有别”的处理公司法问题的这一基本原则,从公司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两个角度入手。
具体而言,其一、在处理公司内部关系引发的纠纷时,主要应遵循契约自由、意思自治的原则。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就权利义务分配达成的契约与一般的民事契约没有本质区别,只要双方意思一致且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就应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在公司内部,这种契约改变的仅仅是公司股东间的权利义务分配而已,并不涉及公司以外的第三人的利益,所以,只要这种契约属于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且属善意,就应该确认该契约的法律效力,从而确认隐名股东的股东资格;其二、在处理公司外部法律关系时,则应遵循公示主义原则和外观主义原则,维护交易秩序和安全,保护善意第三人利益。公示主义原则和外观主义原则是在追求效率的同时,确保商事主体的信用和正常的商事秩序。
在涉及第三人时,则要首先迅速、准确、权威的判定隐名投资人和显名投资人谁是法律所确认的股东,因为登记的形式主要是对外,是为第三人更容易判断和辨识,在与公司以外的第三人的争议中对于股东资格的认定比实际特征更有意义,也更容易辨识。股东在法律上表现的实质特征的功能主要是对内,用于确定股东之间的权利义务,在解决股东之间的争议时实质特征意义优于形式特征,而签署公司章程反映行为人作为股东的真实意思表示,其效力又应优于其他实质特征,所以在与公司交易时认定股东资格的凭证应当是工商登记,显名投资人应被确认为公司股东。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七十一条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
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
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
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
隐名股东如何退股
61人看过
-
隐名股东退股后,新隐名股东的权利如何体现
493人看过
-
隐名股东退股,新的隐名股东的权利如何体现
344人看过
-
隐名股东退股,新的隐名股东的权利如何体现
200人看过
-
显名股东如何从隐名股东变更为隐名股东?
235人看过
-
对于隐名股东如何退出股份
206人看过
隐名股东,也可被称为“实际投资人”,主要指的是为了规避法律、或者是因为某种原因,借用他人的名义成立公司,或者借用他人名义进行出资,并且在成立的公司的章程中、股东名册以及工商登记中,都记载为他人的实际出资人。... 更多>
-
隐名股东如何退股?香港在线咨询 2022-06-10隐名股东的退股方式是:可以在特定情形下要求公司回购股份。但通常是通过转让股份的方式来退股。隐名股东可以将股权转让给其他股东或者公司股东以外的人。
-
隐名股东如何退股湖南在线咨询 2021-12-02先提起确认股东资格的诉讼,再提起股东知情权的诉讼。在司法实践中,与隐名股东有关的常见纠纷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涉及公司内部关系的纠纷,主要包括公司利润分配纠纷、隐名股东行使股东权利纠纷、内部责任纠纷、出资纠纷等。;另一种是涉及公司外部关系的纠纷,主要包括公司股东主体问题、隐名股东或显名股东转让股权纠纷等。主要涉及公司内部纠纷。具体来说,在处理公司内部关系引发的纠纷时,应遵循合同自由和意义自治的原
-
隐名股东该如何退股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14隐名股东指的是实际出资人。实际出资人通常不在工商登记名册内,不能对抗外部第三人,而在公司内部,股东之间的协议具有约束力,实际出资人享有股东的具体全部权利,我国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应当置备股东名册,记载于股东名册的股东,可以依股东名册主张行使股东权利,未经登记或者变更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所以从形式要件来讲,隐名股东要完成退股的前提是要对股东身份进行确认。 在通常情况下,我国法律规定隐名投资人
-
隐名股东要如何退股福建在线咨询 2021-12-02与明名股东或其他股东达成协议,转让其股权。1、将股份转给其他股东。2、在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的情况下,将股份转让给股东以外的人。3、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要求公司以合理的价格回购股份。
-
隐名股东如何退股的江苏在线咨询 2022-11-161、股东出资后不能抽逃出资,如果隐名股东想退股的,可以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收回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 2、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 3、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