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居民反映在小区内玩耍时,无人机飞行过于接近,甚至侵入禁飞领域,给周边居民带来困扰。对此,小区管理部门提醒居民,无人机飞行需遵守相关法规,避免侵犯他人隐私。同时,呼吁居民提出宝贵意见,共同维护小区安全与和谐。
如果只是在小区内玩耍,且不涉及禁飞领域,那么行为是违法的。无人机在7公斤以下、飞行高度120米以下、500米范围内可视飞行是不需要考取证件的。但在小区航拍可能会涉及到隐私侵犯的问题,小区用户没有意见就没问题。
无人机飞行高度限制是多少?
无人机飞行高度限制是指无人机在空域中能够达到的最高飞行高度。根据《民用无人机驾驶员管理规定》第十二条规定,无人机飞行高度限制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一)未满12周岁的人不得在无人机飞行高度限制低于120米(含)的范围内飞行;
(二)12周岁至14周岁的人不得在无人机飞行高度限制低于500米(含)的范围内飞行;
(三)14周岁以上、未满18周岁的人不得在无人机飞行高度限制低于1000米(含)的范围内飞行。
另外,《民用无人机驾驶员管理规定》第十三条规定,无人机驾驶员在执行任务时,不得在无人机飞行高度限制低于500米(含)的范围内进行驾驶操作。
综上所述,无人机飞行高度限制在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情况下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无人机驾驶员应当遵守相关规定,确保无人机的安全飞行。
飞行无人机需要严格遵守飞行高度限制,以确保无人机的安全飞行。每个无人机驾驶员都有责任确保无人机在合法、安全、有序的环境中飞行,避免对人类、设施和环境造成潜在的危害。遵守无人机飞行高度限制不仅是无人机驾驶员的责任,也是无人机行业的共同责任。只有我们共同努力,才能让无人机飞行更加安全和有序。
《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经营性飞行活动管理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港澳台地区除外)使用最大空机重量为250克以上(含250克)的无人驾驶航空器开展航空喷洒(撒)、航空摄影、空中拍照、表演飞行等作业类和无人机驾驶员培训类的经营活动。无人驾驶航空器开展载客类和载货类经营性飞行活动不适用本办法。
-
无人机飞入禁飞区违法吗?
246人看过
-
做微商需谨慎,谨防变成违法行为
92人看过
-
劝酒行为需谨慎
301人看过
-
按揭需谨慎行事
493人看过
-
行政拘留需谨慎
72人看过
-
要在空中飞行,需要持有无人机飞行许可证吗?
455人看过
表演是指以某种艺术形式展示的具体表现,包括但不限于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领域的实际演出。著作权保护涵盖了表演者对作品的原创性贡献,例如独特的演绎方式、编排和表达技巧。 著作权法通常将表演视为一种独立的创作,保护表演者对原创作品的独特表达。这... 更多>
-
购买小产权房需谨慎河南在线咨询 2022-10-28什么是小产权房小产权房是指在农村集体土地上建设的房屋,未缴纳土地出让金等费用,其产权证不是由国家房管部门颁发,而是由乡政府或村政府颁发,亦称“乡产权房”。“小产权房”不是法律概念,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称谓。该类房没有国家发放的土地使用证和预售许可证,购房合同在国土房管局不会给予备案。所谓产权证亦不是真正合法有效的产权证。购买小产权房需谨慎(一)法律效力“小产权房”买卖合同的效力一
-
入职审查需谨慎慎重天津在线咨询 2023-05-22人力资源管理者除要求劳动者在入职之初进行基本信息登记之外,还应当尽到慎重的审查义务,主要有: 1、入职材料真实性审查 人力资源管理者如未慎重审查,使得劳动者以欺诈手段入职,将会导致劳动合同无效;对于因劳动者的过错而导致劳动合同无效,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应当按照法律所确立的实际损失原则,承担因其过错而对用人单位的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因此,认真审核员工材料,至关重要,包括核实劳
-
老人再婚当谨慎吗广东在线咨询 2022-06-30根据相关法律,对于老人再婚当谨慎的具体情况如下再婚前都需要考虑哪些问题——对方的人品与性格 经历过一次婚姻失败的女人会对品行理解的更深刻。有调查显示,大多数女人第一次婚姻的失败,原因大都在于前夫的品行不良使婚姻走向了失败,也有一部分是因为性格,两人性格不同不要紧,关键是融合度的高低。所以,离异女人准备再婚时,一定擦亮眼睛,好好了解一下男人的品性。
-
遗产继承需谨慎的6种误区海南在线咨询 2022-10-29要求学校赔偿,本人有十二年办案经验,此类案件比较复杂,要根据本案的实际情况确定办案的思路和办法,适用的法律关系也复杂,赔偿要根据具体情况计算,为了更好的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建议直接委托律.师处理,需要法律服务时请联系本人
-
以严重违纪为由辞退员工谨慎吗?以严重违纪为由辞退员工需谨慎吗?山西在线咨询 2022-04-15以严重违纪为由辞退员工需谨慎。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当员工严重违反公司的规章制度时,有权利与其解除劳动关系并且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但是用人单位行使规章制度制定权,尤其是在制定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的时候需谨慎: (1)规章制度正式公布之前需提交全体员工或者员工代表讨论,提取员工意见,并将讨论经过记录在案,由参与人签名。 (2)正式公布后需以适当的形式告知全体员工,如组织员工学习,让参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