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自杀相约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7 17:35:50 312 人看过

1、一方用诱骗手段,非法剥夺他人生命,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

2、行为人在未告知被害人真实情况的情形下,让被害人陪同其自杀,致被害人死亡的,以故意杀人罪论;

3、相约自杀对自杀起控制作用一方退出导致另一方死亡的应认定故意杀人罪。

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法律上的生命是指能够独立呼吸并能进行新陈代谢的活的有机体,是人赖以存在的前提。

(二)客观要件

1、必须有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作为、不作为均可构成。以不作为行为实施的杀人罪,只有那些对防止他人死亡结果发生负有特定义务的人才能构成。

2、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必须是非法的,既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执行死刑、正当防卫均不构成故意杀人罪。经受害人同意而剥夺其生命的行为,也构成故意杀人罪。对所谓的安乐死,仍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当然,量刑时可适用从轻或减轻的规定。

3、直接故意杀人罪的既遂和间接故意杀人罪以被害人死亡为要件,但是,只有查明行为人的危害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才能断定行为人负罪责。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本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上须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后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故意杀人的动机是多种多样和错综复杂的。常见的如报复、图财、奸情、拒捕、义愤、气愤、失恋、流氓动机等。动机可以反映杀人者主观恶性的不同程度,对正确量刑有重要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6日 16:5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母亲是否故意杀害儿子,构成了杀人罪?
    母亲杀害儿子构成故意杀人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轻微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故意杀人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故意杀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由于生命权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无论受害者是否实际被杀,无论故意犯罪的准备、未遂、中止等阶段,都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故意杀人罪构成既遂如何判故意杀人罪构成既遂人民法院会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刑法》第十四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
    2023-07-02
    462人看过
  • 【故意杀人罪】相约自杀前妻喝药身亡前夫见死不救被判故意杀人
    夫妻离婚后相约喝农药自杀,可是前妻喝药后,前夫没有立即喝药,而是打了40分钟电话,而后才喝药并报警,前妻抢救无效死亡,前夫治愈出院后,近日被山东省莱芜市钢城区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其有期徒刑10年。亓刚与张敏是中专时的同学,两人结婚后感情一直很好,后双方老人在中间掺合,两人经常吵架导致感情不和,两人于2010年5月7日协议离婚,孩子由男方亓刚抚养。本以为离婚之后双方互不干扰,各自开始新的生活。但是,亓刚经常去找张敏,时常给张敏打电话。2010年5月,亓刚拦截了张敏,在争吵中撕破了张敏的衣服,张敏便报了警,黄庄派出所当场予以调解。同日,双方因孩子问题产生争执,亓刚打了张敏,派出所又出面予以调解。2010年7月,在黄庄金水桥头二人又发生了激烈争执,亓刚拦着张敏不让她走,报警后,派出所当场调解。2010年7月,亓刚父母身体状况不好,再加上亓刚想外出找工作挣点钱,孩子也十分想念母亲,亓刚于是决定
    2023-06-11
    399人看过
  • 致人自杀犯故意杀人罪吗,导致他人自杀犯故意杀人罪吗
    一、致人自杀犯故意杀人罪吗1、相约自杀。指相互约定自愿共同自杀的行为。因行为人均不具有故意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所以对其中自杀未逞的,一般不能认为是故意杀人罪;但是,如果行为人受托而将对方杀死,继而自杀未逞的,应构成故意杀人罪,量刑时可考虑从轻处罚;以相约自杀为名,诱骗他人自杀的,则应按故意杀人罪论处。2、致人自杀。既由于行为人先前所实施的行为,而引起他人自杀结果的发生。对此,应区别三种情况分别处理:(1)行为人的先前行为是正当的或只是一般错误、一般违法行为,他人自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自杀者本人的心胸过于狭窄,这时不存在犯罪问题;(2)行为人先前实施了严重违法行为,结果致被害人自杀身亡的,可把致人自杀的结果作为一个严重情节考虑,将先前严重违法行为上升为犯罪处理。如当众辱骂他人,致其当即自杀的,可对辱骂者以侮辱罪论处;(3)行为人先前实施某种犯罪行为,引起被害人自杀的,只要行为人对这种自杀结果没
    2023-02-28
    84人看过
  • 犯罪成立的故意杀人罪判罚方法探讨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涉嫌故意杀人罪要注意哪些事项如果认定为故意杀人罪,则需要注意的事项为:相约自杀中的故意杀人问题;受嘱托杀人是否属于故意杀人的问题;故意杀人罪与刑法中规定的暴力犯罪致人死亡的关系问题;故意杀人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的竞合问题;故意杀人与引起他人自杀的认定问题。
    2023-07-02
    496人看过
  • 相约自杀的涉及故意杀人罪,有没有什么规定?
    一、相约自杀的涉及故意杀人罪,有没有什么规定?相约自杀指相互约定自愿共同自杀的行为。因行为人均不具有没有故意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所以对其中自杀未逞的,一般不能认为是故意杀人罪;但是,如果行为人受托而将对方杀死,继而自杀未逞的,应构成故意杀人罪,量刑时可考虑从轻处罚;以相约自杀为名,诱骗他人自杀的,则应按故意杀人罪论处。《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没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没有期徒刑。二、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辩护人有没有哪,具体的规定是什么?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辩护人包括:1、具备相应法律职业资格的律师;2、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和亲友,包括被开除公职或被吊销相应执业证书的监护人、近亲属。《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三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以外,还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辩护人。下列的人可
    2024-01-29
    432人看过
  • 针对未成年人故意杀人罪的刑罚探讨
    未成年人故意杀人罪量刑:十四岁以下、十八岁以下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违法犯罪未成。实行教育、影响、挽救的方针,坚持惩罚为辅、教育为主的原则。在可以构成故意杀人罪主体的未成年人中,其被分为16岁和16岁以下,但无论属于哪个年龄段;如果涉嫌故意杀人罪,也会受到刑事处罚,但在故意杀人罪量刑的基础上,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死刑不能适用于未成年人。未成年人故意杀人罪判几年《刑法》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2023-07-16
    265人看过
  •  探讨故意杀人罪行的刑罚适用
    故意杀人罪是刑法条文中唯一一个量刑倒排的罪名,刑罚将根据从轻到重排列,在没有法定从轻刑罚的情况下,该罪将首先考虑适用死刑。与其他罪名的从轻到重排列方式不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2条的规定,故意杀人罪是刑法条文中唯个量刑倒排的罪名,这意味着该罪行的刑罚将根据从轻到重排列。换句话说,在没有法定从轻刑罚的情况下,故意杀人罪将首先考虑适用死刑。你可以比较一下刑法的其他罪名,一般刑罚都是从轻往重排的。故意杀人罪刑罚从轻到重的排序故意杀人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对受害者和家庭造成的伤害是巨大的。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故意杀人罪的刑罚从轻到重的排序为:1. 故意杀人罪,致人死亡,情节较轻的,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 故意杀人罪,致人死亡,情节较重的,处有期徒刑(3-10年),缓刑或者拘役;3. 故意杀人罪,致人死亡,情节严重的,处有期徒刑(11-20年),缓刑或者2年以上有期徒刑;4. 故
    2023-12-03
    314人看过
  • 探讨故意杀人罪的和解可能性
    一、故意杀人罪是否能和解1、故意杀人罪是不可能进行庭外和解的,故意杀人行为属于重大严重犯罪。不要说是故意杀人,就是故意伤人构成轻伤以上的情况都不可能庭外和解只能接受法律的制裁。2、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第二百八十八条的规定,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一)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二)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本章规定的程序。二、什么是庭外和解1、庭外和解顾名思义,就是在诉讼称许以外,由当事人之间或其他人组织进
    2023-05-15
    455人看过
  •  探讨收集故意杀人罪证的技巧
    这段内容讲述了收集证据的方法,包括四种方法:收集犯罪嫌疑人在现场使用的工具,收集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关的物品,收集现场所留下的各种痕迹,收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住所或其他场所内的物证。这些方法都需要仔细分辨和收集,以确保在审判中有足够的证据支持结论。收集证据的方法包括以下两种:1.收集犯罪嫌疑人在现场使用的工具。2.收集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关的物品。这些物品包括犯罪嫌疑人在作案时使用的任何辅助工具,以及犯罪嫌疑人的衣服、帽子、首饰等任何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关的物品。无论这些物品是否与犯罪有关,都应该被收集和记录下来。(三)收集现场所留下的各种痕迹,如擦干过的血迹(压痕、撞痕、碰痕等),现场留下的血迹、脚印、指纹、唾液痕迹,这些痕迹多是比较细微的,需要仔细分辨才能收集。(四)收集现场留下的其他物品,如毛发等物品。(五)注意收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住所或其他场所内的物证。
    2023-09-03
    269人看过
  • 故意杀人罪量刑的公正性探讨
    故意杀人罪的量刑主要是根据犯罪情节严重性为标准。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情节轻者判处轻些。情节轻重的认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考量:1、犯罪分子的主观意识:包括错误大小、认错意识、动机的卑劣等;2、杀人手段:如果以非常残忍的手段故意杀人,一般认为情节较重;3、后果:如导致二人以上死亡的严重后果,通常不能认定为情节较轻;4、社会因素:社会公众对被告人的社会评价。我国刑法关于故意杀人罪量刑标准有哪些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一种。在量刑时,应当破除不正当观念,既不能认为杀人既遂的要一律偿命,也不能认为杀人未遂的一律不判死刑。要综合全部案情,正确评价罪行轻重和行为人的人身危险程度,给罪犯以适当的刑罚处罚。故意杀人罪的量刑标准是:1.犯故意杀人罪的,情节严重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2.犯故意杀人罪,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刑。根
    2023-07-01
    151人看过
  • 绑架案中故意杀人罪名的探讨
    绑架后故意杀人定绑架罪。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绑架后故意杀人不会改变定罪,而只是影响量刑。绑架罪的基本量刑是判处10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或死刑,并且判处罚金或没收财产;而如果绑架的同时还杀害被绑架人,导致其重伤或者死亡的,则应判处无期徒刑或死刑,附加没收财产。由此可知绑架后故意杀人仍然定绑架罪,只是量刑上会加重。幕后指示绑架是什么罪幕后指示绑架是绑架罪。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涉嫌绑架罪。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犯前款罪,杀害被绑架人的,或者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人重伤、死亡的,处无期徒
    2023-07-01
    269人看过
  • 探讨老年人故意杀人的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是年满七十五周岁的老人犯故意杀人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当然,如果犯罪嫌疑人还有自首、坦白、立功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还可以在此基础上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故意杀人未遂怎么判刑?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故意杀人未遂的,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一般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
    2023-06-30
    392人看过
  • 本案相约自杀行为是故意杀人还是过失致人死亡?
    3日晚9时许,被告人甲某与临市的女网友乙某行至襄城县山头店乡乔柿园村北汝河南岸时相约跳河自杀。当二人一同跳入汝河深水时,甲某改变主意,乙某随沉入水底。被告人甲某在自己打捞乙某没有结果后,没有及时呼救及采取其他救助措施,最终导致乙某溺水死亡。4日11时许,甲某打电话向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犯罪事实。[分歧]第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人在被害人落水后立刻实施了当时条件下最有效的打捞行为;被害人的死亡和被告人的行为没有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被害人死亡不是被告人的不作为引起的;被告人不具有放弃被害人生命的主观心态,不具备间接故意杀人的故意;被告人积极救助的行为表明其主观上并非放任被害人死亡。因此,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故意杀人罪而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第二种意见认为:被告人甲某与他人相约跳河自杀,在与他人一同入水后改变主意,虽然在他人沉入水底后自己进行了打捞,但在打捞无果后没有及时呼救和采取其他救助措施,最
    2012-05-31
    356人看过
  • 婚外情男女相约投井自杀生者被判故意杀人罪
    在常人的眼中,相约自杀大都缘于年轻人的意气用事,但是对人到中年的马某和李某来说,相约自杀却是3年多婚外情的无奈结果。年过50岁的乡镇干部马某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儿女双全。同村女子李某,也有两个活泼可爱的儿子。2010年底,马某把一条暧昧的短信发给李某,两人一拍即合,发展成情人关系后,便拉开了两个家庭悲剧的帷幕。2014年4月的一天夜里,李某不满足于两人长期的地下情关系,要求马某带其私奔,被顾忌道德风俗观念的马某拒绝。李某说,既然不能与心爱的人同生,就要共死。于是,两人商量好一起投井自杀,并发了毒誓。途中,马某后悔,并尝试劝说李某放弃,但李某打断了马某,并加速向井边跑去。马某还没来得及追赶,李某就头朝下跳进了井里。马某赶到井边,用手电筒往机井里照,只看见李某的腿露在水面,而且还在动。因为怕村民发现两人的情人关系,马某不敢呼救,而是自己跑回村里找来一根长木棍打捞李某,可并没有成功,李某死亡。
    2023-06-11
    330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相约自杀,未自杀的人构成故意杀人罪吗?会被判刑吗?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0-03
      你弟弟和其女友相约自杀,后你弟弟没死,一般情况下,按故意杀人罪的教唆犯论,依法应当承担的刑事责任。,【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罪】故意杀人的,处、或者十年以上;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相约自杀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呢,法律上该如何规定
      湖南在线咨询 2023-08-12
      相约自杀,是指二人以上相互约定共同结束生命的行为。若相约人全部死亡就无刑事责任可言。如果有人死亡而有人未死,只要未死者没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就不应追究其刑事责任。
    • 的故意如何判断,相约自杀是故意杀人罪吗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0-26
      一、故意杀人罪的故意如何判断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即为故意。故意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以及明知必然发生危害结果而放任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又可分为两种情况,即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所谓
    • 自杀能否构成故意杀人罪, 要件包括哪些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3-14
      一、自杀能否构成故意杀人罪1、相约自杀。指相互约定自愿共同自杀的行为。因行为人均不具有故意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所以对其中自杀未逞的,一般不能认为是故意杀人罪;但是,如果行为人受托而将对方杀死,继而自杀未逞的,应构成故意杀人罪,量刑时可考虑从轻处罚;以相约自杀为名,诱骗他人自杀的,则应按故意杀人罪论处。2、致人自杀。既由于行为人先前所实施的行为,而引起他人自杀结果的发生。对此,应区别三种情况分别处理
    • 是否将自杀视为故意杀人罪?
      宁夏在线咨询 2024-11-18
      致人自杀的情况分为三种情况,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第一种情况是,行为人的先前行为是正当的或只是一般错误、一般违法行为,他人自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自杀者本人的心胸过于狭窄。在这种情况下,不存在犯罪问题,因此不需要进行刑事责任的追究。 第二种情况是,行为人先前实施了严重违法行为,导致被害人自杀身亡。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致人自杀的结果作为一个严重情节考虑,将先前严重违法行为上升为犯罪处理。例如,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