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婚生子的罚款标准不是法定的,由地方政府规定。社会抚养费的征收标准,分别以当地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为计征的参考基本标准,结合当事人的实际收入水平和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情节,确定征收数额。社会抚养费的具体征收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擅自增设与计划生育有关的收费项目,提高社会抚养费征收标准。
一、非婚生子处罚条例
非婚生子处罚条例如下:不符合本条例规定生育子女的公民,由县级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以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上一年度统计公报公布的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为基数,结合当事人的实际收入水平和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情节,按照男女双方各自的子女数分别计征社会抚养费。
二、非婚生育的孩子补办户口要多少费用
新生儿上户口是不需要费用的,但非婚生子女上户口时,需要交纳一定的社会抚养费才能办理户口登记的手续。
首先应该到户籍所在地或者生育行为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缴纳社会抚养费(有些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也可以接受委托作出征收决定),并保存好缴费的收据。
缴费的数额一般按照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定比例征收,结合当事人的实际收入确定,根据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规定有所不同。社会抚养费原则上应该一次性缴纳,如果确有实际困难,可以书面申请分期缴纳。
对于流动人口,生育行为发生在现居住地的,由现居住地计划生育行政部门部门按照现居住地征收标准作出征收决定;生育行为发生在户籍所在地的,由户籍所在地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按照户籍所在地征收标准;
生育行为发生时,现居住地和户籍所在地计划生育行政部门都没有发现的,此后由首先发现其生育行为的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按照当地征收标准作出征收决定。已经在一个地方缴纳的,在另一地不因同一事实被再次征收。
缴费后,携带相关的材料和缴费证明,就可以到孩子父亲或母亲常住户口所在地的户口登记机关(派出所户籍科)申请登记了。
-
非婚生子女应该缴纳多少罚款?
353人看过
-
非婚生子女罚款:未婚生子遭5万罚款
447人看过
-
非婚生子在2021年的罚款标准是什么?
96人看过
-
三胎罚多少钱,超生罚款标准是多少
282人看过
-
卫生局对非法行医的罚款标准是多少?
128人看过
-
中国有多少非婚生子女
346人看过
受到罚款处罚的人应当自收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警察可以当场收缴罚款: (一)被处五十元以下罚款,被处人对罚款无异议的。 (二)在边远、水上、交通不便地区,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照本法的... 更多>
-
非婚生子女抚养费应按照多少标准标准上海在线咨询 2022-06-09非婚生子女抚养费数额与婚生子女是一样的,为父母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主要包括子女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费用。因为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
-
2022非婚生子女罚款吗江苏在线咨询 2023-10-13随着社会的进步,一些社会现象都能够被我们所接受,其中包含非婚生女的现象,对于非婚生子的相关条文规定,今年对这一类子女有罚款规定吗?根据相关的说法,我国的个别省份对于非婚子女不在争取社会抚养费,但是有些地区就会征收社会抚养费。
-
非婚生子要罚款吗?关于罚款的标准是哪些贵州在线咨询 2022-07-26未婚生子是要罚款,这个罚款是属于“社会抚养费”。罚款多少就要由当地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以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上一年度统计公报公布的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为基数,结合当事人的实际收入水平和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情节,按照男女双方各自的子女数分别计征社会抚养费。 非婚生育一胎行为有过错,但不是违法行为。
-
未婚生育罚款是多少的标准上海在线咨询 2022-08-29上户口一般不罚款,罚款是计划生育部门的事情,只要你有孩子的出生证明,孩子父母的结婚证户口本身份证即可以办理入户。 未婚先育按照《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是不能认为是违法的,即不能进行处罚,但要被征收“社会抚养费”。未履行婚姻登记手续生育第一个子女的,征收当事人双方各500元社会抚养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规定:(三)符合再生育一个子女的条件,但未达到法定间隔期生育的,每提前一年,
-
非婚生子女上户口,应当以多少万元罚款山西在线咨询 2022-04-06上户口不需要罚款。但违法生育子女的当事人却要被征收社会抚养费。国务院办公厅1月14日印发《关于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的意见》已出台,政策外生育、非婚生育的无户口人员可以凭《出生医学证明》和父母一方的居民户口簿、结婚证或者非婚生育说明,办理户口登记。对违法生育子女的当事人,社会抚养费当然还需缴纳,但这是属于计生部门的法定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