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伤残鉴定低于首次评估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16 14:21:11 181 人看过

如果是再次鉴定,二次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如果是复查鉴定,可以申请再次鉴定。根据。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第一次劳动仲裁判了,还能第二次仲裁吗?

不可以以同一事项再次申请仲裁,但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属于一裁终局的终局裁决的,劳动者不服可以其它诉讼,用人单位只是由证据证明应当撤销裁决的可以向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应当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提起,用人单位申请撤销一裁终局的裁决应当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30内申请。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六条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第十七条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1年后,工伤职工、用人单位或者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对复查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7日 03:1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鉴定结论相关文章
  • 第二次伤残鉴定还要书面申请吗
    一、第二次伤残鉴定还要书面申请吗第二次伤残鉴定还要书面申请,书面申请内容包括:申请再次鉴定的事实与理由、伤病治疗情况、初次鉴定情况、申请时间(单位申请需加盖公章、工伤职工申请需本人签字。二、伤残鉴定怎么做1、伤残鉴定是去司法鉴定中心做,现在有很多个体的司法鉴定所都可以做的,需要携带完整的病历和医生的诊断证明,鉴定所的工作人在参阅完整病历后才能核定伤残级别;2、工伤伤残鉴定的,需要待工伤认定后,本人持有病历到当地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去鉴定确定伤残等级。不是工伤伤残鉴定的,持有病历到当地的司法鉴定中心进行伤残等级鉴定即可。做伤残等级鉴定需要材料:(1)病历本及住院的大病历本、所有的X片子、交通事故认定书、出、入院小结、被鉴定人身份证。另外,提醒,一定要被鉴定人亲自去鉴定机构。各鉴定机构需要的材料有细微差别,建议电话咨询鉴定机构;(2)交通事故伤残鉴定即不要过早鉴定,不要迟迟不鉴定,前者的鉴定报
    2023-06-06
    322人看过
  • 十级伤残评估二次住院费用是多少
    一、十级伤残评估二次住院费用是多少十级伤残的住院费用需要根据具体病情以及具体医院收费标准来确定,法律上对此没有具体的收费标准。(一)收费标准:市、区县劳动鉴定委员会按每例收取200元劳动鉴定费。因工负伤、患职业病职工的鉴定费由职工所在单位负担;因病、非因工负伤办理退休退职职工的鉴定费,结论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鉴定费由职工所在单位负担;否则,由申请方负担鉴定费。对鉴定不服申请复鉴的,复鉴改变原鉴定结论的,由原鉴定方支付鉴定费,复鉴不改变原鉴定结论的由申请方支付鉴定费。(二)因工负伤、患职业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费用,由用人单位支付。因病、非因工负伤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费用,由被鉴定人所在单位申请的,鉴定费用由被鉴定人所在单位支付;由被鉴定人申请的,鉴定费用由被鉴定人在申请时预付,如经鉴定结论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及以上的,鉴定费用应由被鉴定人所在单位负担。没有单位的,鉴定费用由个人负担。二、交
    2023-05-06
    146人看过
  • 对第一次工伤鉴定不服如何二次鉴定?
    一、对第一次工伤鉴定不服如何二次鉴定?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第一次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1)对初次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不服的怎么办用人单位、工伤职工个人或其直系亲属认为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偏轻或偏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用人单位、工伤职工个人或其直系亲属认为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偏轻或偏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2)劳动能力鉴定后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如何处理《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自劳动能力鉴定结
    2023-04-28
    281人看过
  • 二次评残怎么评
    鉴定结论
    一、二次评残怎么评根据《工伤保险条例》、人社部、卫计委《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规定》,工伤职工劳动能力再次鉴定初次鉴定相同的程序:1、提出鉴定用人单位或者工伤职工及其近亲属,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初次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2、提交材料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应当填写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并提交下列材料:(一)《工伤认定决定书》原件和复印件;(二)初次《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书》原件即复印件;(三)有效的诊断证明、按照医疗机构病历管理有关规定复印或者复制的检查、检验报告等完整病历材料;(四)工伤职工的居民身份证或者社会保障卡等其他有效身份证明原件和复印件;(五)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材料。3、受理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及时进行审核;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
    2023-04-23
    428人看过
  • 伤残二次鉴定的时间
    一、伤残二次鉴定的时间最新二次伤残鉴定时间有时间限制。不服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初次鉴定结论,向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再次鉴定,应当在收到初次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申请,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在60日内作出鉴定结论,最长不超过90日。二、二次伤残鉴定所需材料提出工伤伤残重新鉴定申请应当提交以下材料:1、书面申请。包括:申请再次鉴定的事实与理由、伤病治疗情况、初次鉴定情况、申请时间(单位申请需加盖公章、工伤职工申请需本人签字);2、《工伤伤残鉴定申请表(再次鉴定)》1份;3、认定工伤决定书;4、市级工伤伤残鉴定结论及收到市鉴定结论时间的有效证明;5、被鉴定人身份证复印件;6、有关病历材料(须加盖医疗机构印章):医学诊断证明、就诊病历、化验报告、影像检查报告及住院治疗的出院记录、手术记录等;职业病应提交职业病诊断机构的诊断证明书、职业史、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等。7、医疗终结后受伤部位彩色
    2023-06-04
    484人看过
  • 二次受伤可以鉴定第一次的工伤吗
    是可以的,但是需要满足法定的条件。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1年后,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所在单位或者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的用人单位、工伤人员或者其直系亲属对劳动能力鉴定结论或者职业病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市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一般来说,如果当事人及其家属对工伤鉴定不服的话就能申请二次工伤鉴定,可以说做二次工伤鉴定的条件就是有人对之前的工伤鉴定结果不服。一、工伤赔偿要请律师吗1、工伤程序是否聘请律师在法律上没有明确的规定,需工伤职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有自己决定是否聘
    2023-03-16
    160人看过
  • 伤残鉴定评估几级
    几级伤残是根据伤残等级评定标准认定的。伤残等级评定标准是根据伤残的严重程度来判定伤残的等级,分为一级到十级伤残。一级伤残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二级伤残日常生活需要随时有人帮助;三级伤残不能完全独立生活,需经常有人监护;四级伤残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五级伤残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等。伤残几个月可以做伤残鉴定一般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工伤保险条例》第二
    2023-07-06
    179人看过
  • 第二次受伤鉴定困难吗?
    一、第二次受伤鉴定困难吗?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六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计委《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第八条、第十六条规定,工伤职工或者其用人单位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初次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再次鉴定。再次鉴定的依然是同次工伤,申请再次鉴定无需再次申请工伤认定。二、提出再次工伤鉴定申请应当提交以下材料?1、书面申请。包括:申请再次鉴定的事实与理由、伤病治疗情况、初次鉴定情况、申请时间(单位申请需加盖公章、工伤职工申请需本人签字);比如:2、《山东省工伤伤残鉴定申请表(再次鉴定)》1份(附件处下载);3、认定工伤决定书;4、市级工伤伤残鉴定结论及收到市鉴定结论时间的有效证明;5、被鉴定人身份证复印件6、有关病历材料(须加盖医疗机构印章):医学诊断证明、就诊病历、化验报告、影像检查报告及住院治疗的
    2023-06-06
    255人看过
  • 二次手术后,伤残鉴定还可以评上工伤吗?
    伤情稳定后可以申请伤残鉴定,申请伤残鉴定,需要先向鉴定委员会提交申请材料,然后根据安排进行鉴定,二次手术与鉴定没有关系,鉴定结论如果有变化,可以在一定期限内重新鉴定一、工伤鉴定的费用由谁承担?用人单位承担工伤事故赔偿责任,当然应当包括承担工伤职工伤残鉴定的费用,初次伤残鉴定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来承担,包括鉴定费、检查费、诊断费、鉴定人的差旅费等,用人单位为职工购买了工伤保险且足额缴纳保险费的,该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如果初次鉴定的申请是由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提出的,鉴定费则由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在提起申请时预先垫付,日后在收取工伤待遇费用时一并向保险机构或者用人单位索取。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对初级鉴定有异议而向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起重新鉴定申请的,同样需要按照上述收费标准缴纳鉴定费。重新鉴定的鉴定费由申请人预先垫付,如果重新鉴定的结论与初级鉴定的结论一致的,鉴定费用则由申请人
    2023-06-25
    333人看过
  • 伤残鉴定二次鉴定需要多久
    一、伤残鉴定二次鉴定需要多久1.面对伤残鉴定的二次申请,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在收到申请后,通常应在60日内完成鉴定,并出具结论。2.在特殊情况下,如需延长,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0日。这一流程确保了鉴定程序的时效性和公正性。二、工伤鉴定具体程序是什么?工伤鉴定的具体程序严谨而细致,旨在确保每位受伤职工都能得到公正、合理的鉴定结果。1.由工伤职工所在单位负责填写《劳动鉴定申请表》,并正式提出劳动鉴定申请。在特殊情况下,职工本人也可直接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请。2.申请人需提交一系列与治疗记录相关的原始病历资料,包括因工伤残的事故调查报告、职业病防治所提供的诊断资料等,以证明其工伤情况。3.劳动鉴定委员会将对申请及所附材料进行严格审核,对不符合条件或资料不全的申请将不予受理。4.对于符合条件的申请,委员会将统一安排鉴定时间、地点,并通知相关企业和职工参加。5.在鉴定过程中,委员会将委托专业的医疗
    2024-08-16
    219人看过
  • 离婚第二次起诉还用评估财产吗
    不需要,财产评估不是起诉离婚的过程中必须要进行的过程,如果没有需要评估的财产,法院不会强行的要求评估财产的。资产评估,是指评估机构及其评估专业人员根据委托对不动产、动产、无形资产、企业价值、资产损失或者其他经济权益进行评定、估算,并出具评估报告的专业服务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资产评估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2016年7月2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12月1日起施行。资产评估,即资产价值形态的评估。是指专门的机构或专门评估人员,遵循法定或公允的标准和程序,运用科学的方法,以货币作为计算权益的统一尺度,对在一定时点上的资产进行评定估算的行为。一、被评估资产的重置成本重置成本法是在现时条件下,被评估资产全新状态的重置成本减去该项资产的实体性贬值、功能性贬值和经济性贬值,估算资产价值的方法。用重置成本法进行资产评估的,应当根据该项资产在全新情况下
    2023-03-14
    178人看过
  • 二次伤残鉴定能否推翻
    当事人对于实际伤情的判定其超过或者未达到鉴定所示的某级伤残的标准。这样就有可能产生,A是受害方,在自行鉴定中说明自己受到了9级伤害,B作为赔偿方认为其只是十级没有到九级那么严重,此时双方就鉴定书上的内容产生了争议。B可以推翻A的伤残鉴定。其次是一方认为鉴定人没有鉴定资格,结论的证据不足等,鉴定程序违法时,就可以申请。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一般的情况下,除非诉讼,对方不会因为这点理由推翻相应的鉴定结果。当事人对于医学鉴定存有异议,可以申请到指定的医院进行重新的鉴定。同时如果对伤残鉴定存有异议的一方,需要说明自己对鉴定书中的那一部分存在异议,这样第二次鉴定人的鉴定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意义。这样产生的效果会更好。这种伤残鉴定的被推翻,并不是看是一次二次,其主要的原因是是否将双方心中的疑惑点针对性的解决。双方是否达成了共识,并且依法赔偿。只要有上述两点的问题时候,无论哪一方都可以向法院提出申请。伤残鉴
    2023-03-02
    179人看过
  • 二次伤残鉴定会一致吗
    一、二次伤残鉴定会一致吗车祸导致伤残的,在结束治疗后,伤残者可以向处理交通事故大队申请开出伤残鉴定委托书或者是向法院起诉后,再申请做伤残鉴定。车祸伤残鉴定标准一共有十级。根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每一种伤残等级都有相对应的标准,具体的伤残等级要由专业的鉴定机构做出鉴定来确定。被鉴定人必须持有办案单位开具的伤情鉴定委托书、病历资料原件和复印件以及相关的辅助检查资料(如X片、CT、MRI片等)、本人的身份证明原件和复印件等,在规定时间由委托单位办案人陪同到指定的鉴定机构进行检验。对符合受理条件的,法医应及时予以受理、检验。经检查,认为提供的病历资料不齐全或尚需到医疗部门进行其他检查的,委托单位应负责督促当事人及时进行相关的检查并收集、提供完整必须的病历资料。二、重新鉴定的情形有哪些1、鉴定程序违法或者违反相关专业技术要求,可能影响鉴定意见正确性的;2、鉴定机构、鉴定人不具备鉴定资质和条件的
    2023-06-06
    207人看过
  • 一次工伤鉴定(伤残等级鉴定)评残是否定终身?
    江风从事铸工35年。1999年10月,经省职业病防治院对有关条件的测定和伤者本人的临床表现确诊为Ⅰ期尘肺伴肺功能轻度损伤。2000年5月经省劳动鉴定委员会评定为伤残等级6级。2003年12月经省职业病防治院再一次确诊为尘肺Ⅱ期,重度混合性通气障碍。问:江风的伤残等级还能变更吗?答:首先从政策上讲工伤保险制度是系统的、连贯的,并非治好伤、评了残、发了待遇就不再管了。有关制度规定:随着伤情的变化,等级亦应定期复查变更,工伤待遇也相应调整。因为工伤职工的伤病情即使医疗期满后,有一些伤病仍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有的可能变轻了,有的可能加重了,尤其是肺部疾患、心脏、血液、肝脏、肾脏等容易发生变化。其次从尘肺病的特殊性来讲,尘肺病人是非常痛苦的,因为目前医学上还没有普遍有效的根治办法,患了尘肺病一般不可逆转(痊愈),特别是在天气、季节变化时,往往病情加重,经过吃药和疗养可以缓解,从某种意义讲只有加重的趋
    2023-06-07
    478人看过
换一批
#刑事证据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鉴定结论又称鉴定意见,是证据的一种。鉴定意见是鉴定人在诉讼中运用专门知识或技能,对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分析后所作出的科学判断,是一种独立的证据。 如法医鉴定、指纹鉴定、笔迹鉴定、化学物品鉴定、精神病鉴定等。鉴定意见是传来证据,是由鉴定机... 更多>

    #鉴定结论
    相关咨询
    • 伤残鉴定机构凭什么评估二次手术的治疗费
      澳门在线咨询 2022-11-01
      依据你做第一次手术时花费的药费及所住医院的消费及同样伤情所花费的药费
    • 伤残鉴定出来后, 找到第二次鉴定的第二次鉴定, 第二次怎么算赔偿金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2-07
      工伤赔偿是按照伤者伤残等级高低而起伏变化的,而伤残鉴定中,拇指、食指的缺失和其他指的缺失伤残等级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再次根本没有条件计算伤者的工伤赔偿金。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
    • 在北京市首次做伤残鉴定, 但病情稳定, 可以把伤残鉴定给第二次家属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3-07
      病情稳定了就可以。北京市君泰律师事务所“全国优秀律师事务所”(1)、申请做伤残鉴定,根据伤残等级来计算伤残赔偿金等相关费用;1级伤残为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乘以20年再乘以100%,2级伤残则乘以90%,依此类推,9级伤残乘以20%,10级伤残乘以10%。(2)、要求对方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被扶养人生活费,精神
    • 二次鉴定伤残对第一次鉴定结果是否否定?
      江西在线咨询 2022-11-02
      不一定,一般对鉴定结果不服才可申请重新鉴定,希望能帮到你
    • 工伤评残需要鉴定几次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8-16
      伤残鉴定,只需要一次就行,无需多次。 只是如果不是指定的鉴定机构,对方不认可鉴定结论的话,有可能会发生多次鉴定。 至于鉴别级别,人身伤害的伤残等级鉴定和工伤中的伤残等级鉴定的标准有所不同,不能一概而论。应根据受伤原因,去做专业的伤残鉴定,以鉴定结果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