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房”作为商品的一种,受市场因素的影响,买卖双方协商出售。它属于消费者生活消费需要购买和使用的商品,应当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因此,房地产纠纷也应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自然,如果开发商在售房过程中有“弄虚作假”行为,按照第四十九条的规定,应当根据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增加的赔偿金额应当是消费者购买商品价格或者接受服务成本的两倍。但在实际的房地产纠纷中,有不少人认为开发商在售房过程中存在欺诈行为,要求双倍赔偿,但胜诉者寥寥无几。究其原因,是对商品房销售“欺诈”的认识存在问题。对于一般商品,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构成欺诈,取决于其是否符合以下几点:
1。行为方式。根据1996年3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颁布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和《欺诈性消费行为处罚办法》,对欺诈性消费行为的认定应当采取客观的方法,即:,根据经营者提供商品时采取的手段进行判断,列举了一些典型的欺诈行为,如以假充真、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行为的后果。《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的宗旨是遏制商业欺诈,维护市场秩序。因此,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是实施制裁的充分必要条件,但并不意味着需要实际损失或损害赔偿。根据这部法律的精神,只要经营者的行为根据其性质足以误导消费者,就可以认定为欺诈。
3。行为的主观方面。欺诈是指掩盖事实,误导消费者上当受骗的行为。但在《欺诈性消费行为处罚办法》中,有五种例外情形,经营者“不能证明自己没有欺骗、误导消费者的,应当承担欺诈性消费行为的法律责任”。对于商品房这一特殊商品,由于其生产周期长、环节多、价格高,我们不能简单照搬上述因素,轻易将部分开发商的行为界定为“欺诈”,要求双倍赔偿。
那么,商品房销售中哪些行为可以认定为“欺诈”?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相关法律规定,下列情形可以认定为“欺诈”:。在销售现房时,假冒伪劣的房屋被当作合格甚至优质的房屋销售;
2。销售现房时,故意隐瞒房屋真实面积,牟取暴利;3。普通合格房冒充优质工程,骗取优质工程涨价;
4。明知不能进入房地产市场公开销售的房屋出售;5。以虚假的最低价、清算价等欺骗性价格出售房屋的;
6。故意隐瞒开发商真实身份,或者以其他开发商名义销售的;
7。利用他人或者其他手段诱骗销售的;
8。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商品房进行不切实际的虚假宣传。开发商在销售商品房过程中有上述情形的,开发商故意或者故意的,买受人可以以开发商有欺诈行为为由,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要求双倍赔偿。
-
房屋销售欺诈情况如何
369人看过
-
房屋出售存在什么欺诈行为
175人看过
-
在什么情况下房产开发商会有欺诈行为?
111人看过
-
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可以得到惩罚性赔偿的房屋销售
480人看过
-
如何认定开发商存在欺诈销售行为
199人看过
-
房屋质量安全鉴定在什么情况下可以
219人看过
牟取暴利指以不正当的或非法的手段在短时间内获得的巨额利润。 违反国家在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期间有关市场经营、价格管理等规定,哄抬物价、牟取暴利,严重扰乱市场秩序,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依照刑法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 更多>
-
房屋销售欺诈哪些情况可以被申请双倍赔偿湖北在线咨询 2023-03-08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导致商品房买卖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无法取得房屋的买受人可以请求解除合同、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赔偿损失,并可以请求出卖人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 (一)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未告知买受人又将该房屋抵押给第三人; (二)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又将该房屋出卖给第三人。 第九条
-
被欺诈方的法律行为在哪些情况下可以撤销澳门在线咨询 2022-11-111、受欺诈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人有权进行撤销,受欺诈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2、合同被撤销后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仍然有效,应当认可之前的履行。 3、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
开发商在什么情况下有欺诈行为上海在线咨询 2022-01-22这种行为应当是欺诈行为。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有关法律法规,以下情况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 31.1、销售现房时,将伪劣房屋冒充合格甚至优质房屋销售的; 2、销售现房时,故意隐瞒房屋真实面积,以牟取暴利的; 3、一般的合格房屋冒充优质工程从而骗取优质工程加价的; 4、销售明知不能进入房地产市场进行公开销售的房屋的; 5、虚标最低价、清盘价等欺骗性价格进行销售的; 6、故意隐瞒开发商真实身份,
-
商品销售销售欺诈的处罚情况湖北在线咨询 2022-04-23销售欺诈涉及的情况较多,需要具体分析,相关的法律规定有:1,《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2,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二)请求消费者协
-
经营者在销售过程中有哪些行为可以认定为商品欺诈,欺诈行为有哪些云南在线咨询 2022-01-25根据《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第十六条的规定,经营者有下列规定行为之一的,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在销售的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销售国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销售的商品;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故意使用不合格的计量器具或者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骗取消费者价款或者费用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约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不以真实名称和标记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品说明、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