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机动车交通事故侵权赔偿属于侵权纠纷,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9条的规定: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8条规定:民事诉讼法第29条规定的侵权行为地,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侵权结果发生地。
由此可见,侵权行为发生后,受害人既可以向侵权行为地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向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起诉。肇事人、车主和保险公司作为被告,其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侵权行为实施地和侵权结果发生地人民法院均有管辖权。
【提醒】
受害人在提起诉讼时,应尽量选择交通事故发生地人民法院诉讼。交通事故发生地人民法院作为侵权行为实施地或侵权结果发生地法院,便于及时查明事实真相、调取相关证据,更好地维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当然,如果受害人认为选择肇事人、车主或保险公司所在地作为受诉法院更有利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查封肇事车辆、通知被告、调取相关证据)的话,也可以选择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作为受诉法院。
如果受害人能够举证证明,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受诉法院所在地标准的,残疾赔偿金及被抚养人生活费可以请求法院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相应标准计算,以实现受害人合法权益的最大化。
-
交通事故受诉法院该怎么确定,交通事故的起诉流程
249人看过
-
确定交通事故索赔诉讼管辖法院的建议
371人看过
-
法院会受理哪些交通事故诉讼呢
93人看过
-
法院诉讼交通事故 多久
410人看过
-
如何确定交通事故诉讼中的被告
300人看过
-
怎么理解交通事故管辖权,法院受理哪些交通事故诉讼
368人看过
机动车是指使用发动机作为动力来源的车辆,通常包括汽车、摩托车、拖拉机、农用车等各种车辆。机动车具有速度快、操作灵活、舒适性高等优点,但同时也需要遵守交通规则和安全驾驶。 在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和排放标准,并取得相应的行驶证和... 更多>
-
交通事故诉讼如何确定法院管辖, 交通事故诉讼的受理地是在哪里办理台湾在线咨询 2022-03-06一、交通事故诉讼的法院管辖1、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属于民事侵权赔偿,可向侵权行为地诉讼原则确定管辖地。也就是在事故发生地的法院起诉。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十条规定,“因铁路、公路、水上和航空事故请求损害提起的诉讼,由事故发生地或者车辆、船舶最先到达地、航空器最先降落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当事人可以选择向事故发生地、车辆最先到达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起诉,当然,一般是向基层
-
法院受理哪些交通事故诉讼?上海在线咨询 2023-06-131、当事人因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问题提起民事诉讼时,除诉状外,还应提交公安机关制作的调解书、调解终结书或者该事故不属于任何一方当事人违章行为造成的结论,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以及其他。人民法院对于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的起诉,应予受理。 2、当事人就非道路上发生的与车辆、行人有关的事故引起的损害赔偿纠纷起诉,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的起诉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3、作出紧急使用单位
-
如何确定交通事故诉讼原告, 交通事故诉讼原告与诉讼管辖的确定方式四川在线咨询 2022-03-14一、怎么确定交通事故诉讼原告1、因机动车交通事故受到人身损害遭受损失的人可作原告。(1)首先,根据机动车交通事故侵害的对象划分。具体应包括:行人、乘车人、车辆驾驶人三种。有一些特殊情况:①有偿的同乘者。是指机动车交通事故中在遭受损害的一方的机动车内的支付交通费的或付出相当于交通费用的乘车人。②好意同乘者。指无偿搭乘他人车辆,或利用他人车辆装载自己货物的人。③商家或有关单位特定接送的人。这些人员一般
-
交通事故诉讼管辖法院如何确定,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管辖法院如何确定新疆在线咨询 2022-03-07一、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属于民事侵权赔偿,可向侵权行为地诉讼原则确定管辖地。也就是在事故发生地的法院起诉。 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十条规定,“因铁路、公路、水上和航空事故请求损害提起的诉讼,由事故发生地或者车辆、船舶最先到达地、航空器最先降落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当事人可以选择向事故发生地、车辆最先到达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起诉,当然,一般是向基层法院起诉。 三、按一般管
-
怎么确定交通事故诉讼管辖法院, 交通事故管辖法院的相关规定有哪些陕西在线咨询 2022-02-06有管辖权的法院为交通事故发生地法院或者被告所在地法院(被告经常居住地与被告所在地不一致的,被告经常居住地法院也可以作为有管辖权的法院)。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2、《中华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