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罪是怎么量刑的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18 17:50:48 280 人看过

一、一般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罪是怎么量刑的

一般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本罪是指违反国家有关法律规定,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本罪是结果犯。对于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则不构犯罪。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成为本罪的主体。

二、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管理秩序。任何组织和个人均不得非法持有、使用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因此在我国,窃听、窃照专用器材是一般禁止持有、使用的物品,除非法律特别授权,持有、使用即为非法。对于有关机关确有需要的,其具体使用程序也应做严格的限制。

2、客观要件

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本罪属结果犯,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才构成本罪。所谓严重后果是指由于行为人非法窃听、窃照行为而致使窃听、窃照对象伤、亡、遭受重大财产损失,严重损害国家政治利益等情形。这里的严重后果是指与行为人窃听、窃照有关的危害结果,行为与结果之间既可以是直接因果关系,也可以是间接因果关系。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只要是年满十六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人的自然人均可构成。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在司法实践中,行为人实施这种窃听、窃照的行为,一般是出于某种非法的目的,有的则是出于好奇,不论行为人出于何种目的和动机,都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2日 03:5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刑事责任年龄相关文章
  • 窃照器材非法使用的刑罚种类
    非法使用窃照器材罪的刑罚规定是犯此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拘留或者管制。本罪侵犯的对象是国家对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管理秩序。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本罪主观表现为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本罪是结果犯,非法使用窃听、盗窃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构成本罪。非法使用窃照器材罪有哪些构成要件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罪的构成要件有:1、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2、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3、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管理秩序;4、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023-07-02
    210人看过
  • 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是否可以请辩护律师
    可以的。一、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是什么?本罪是指违反国家有关法律规定,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二、刑法条文第二百八十四条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法律法规]《国家安全法》第二十一条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非法持有、使用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第二十九条对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的,以及非法持有、使用专用间谍器材的,国家安全机关可以依法对其人身、物品、住处和其他有关的地方进行搜查;对其非法持有的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以及非法持有、使用的专用间谍器材予以没收.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构成泄露国家秘密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国家安全法实施细则》第二十条《国家安全法》第二十一条所称“专用间谍器材”,是指进行间谍活动特殊需要的下列器材:(一)暗藏式窃听、窃照器材;(二
    2023-06-11
    165人看过
  • 2022年最新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罪司法解释是什么?
    窃照的行为,一般是出于某种非法的目的,有的则是出于好奇,不论行为人出于何种目的和动机,都不影响本罪的成立。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罪法院一般会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本罪属于结果犯,对于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不构成犯罪。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罪的犯罪构成?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罪的犯罪构成: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窃照专用器材的管理秩序;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4、主观要件,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第二百八十四条之一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
    2023-07-13
    294人看过
  • 满足哪些要件构成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罪?
    满足以下要件的,会构成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罪:1、在主观方面是故意;2、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3、主体为年满十六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人的自然人;4、犯罪客体是国家对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管理秩序。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罪如何处罚犯了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罪的一般对行为人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该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主观方面是故意,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对窃照专用器材的管理秩序,客观方面是实施了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罪是指违反国家有关法律规定,使用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任何组织和个人均不得非法持有、使用窃听、窃照等专用谍器材,因此在我国,窃听、窃照专用器材是一般禁止持有、使用的物品,除非法律特别授权,持有、使用即为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处
    2023-08-12
    478人看过
  • 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既遂可以追究什么刑事责任?
    有以下要件可以构成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管理秩序;2、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3、主体为一般主体;4、在主观方面是故意。一、非法摄像头能判几年非法装摄像头判几年要根据具体情形来判断:1、私自在别人家安摄像头,情节不严重,不构成犯罪的,只是一般的民事侵权行为,不会判刑。2、私自在别人家安摄像头,情节严重的,构成非法侵入住宅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3、如果是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构成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非法侵入住宅罪构成要件: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住宅安宁权。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行为。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以构成本罪。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
    2023-03-12
    295人看过
  • 法律规定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罪该如何处罚
    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罪的处罚按照实际案情决定,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必须符合下列条件:行为人实施了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行为;必须造成严重后果。本罪主体是主体。犯了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罪一般怎么判?犯了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罪一般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本罪是指违反国家有关法律规定,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本罪是结果犯。对于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则不构犯罪,不予立案。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成为本罪的主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023-08-03
    61人看过
  • 达到什么标准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罪才能立案?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管理秩序。2、客观要件。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非法使用是指非法窃听、窃照。窃听、窃照专用器材是用来进行秘密监听、录音、拍摄影象的专用工具,所以非法使用是指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进行非法窃听、窃照。如果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公开录音、拍摄影象,其持有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行为可能是非法的但其使用行为不属于本罪客观方面的非法使用。非法窃听是指非法使用窃听专用器材,秘密监听窃听对象的言谈、动静。监听对象既可以是我国公民,也可以是外国人,无国籍人,企事业单位。监听内容包括私人谈话、电话、日常生活起居、会议等。当然,如果行为人利用窃听专用器材窃听国家秘密的,则构成妨害国家秘密的犯罪。非法窃照是指行为人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偷拍、偷录他人活动或具他目标的行为,窃照的对象包括日常生活起居、个人交往活动、企事业单
    2023-03-08
    155人看过
  •  专用窃听器材非法销售量刑标准
    该素材描述了构成非法生产专用窃照器材罪的行为可能会受到的刑罚处罚,包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如果情节严重,则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于单位犯罪,单位可能会被处以罚金,同时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构成非法生产专用窃照器材罪的行为,可能会受到以下刑罚处罚:1.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如果情节严重,则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对于单位犯罪,单位可能会被处以罚金,同时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 非 法 销 售 窃 听 器 材 罪 量 刑 规 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非法销售专用窃听器材罪既遂的量刑标准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
    2023-10-01
    282人看过
  • 构成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罪会如何追究责任?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管理秩序。2、客观要件。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非法使用是指非法窃听、窃照。窃听、窃照专用器材是用来进行秘密监听、录音、拍摄影象的专用工具,所以非法使用是指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进行非法窃听、窃照。如果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公开录音、拍摄影象,其持有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行为可能是非法的但其使用行为不属于本罪客观方面的非法使用。非法窃听是指非法使用窃听专用器材,秘密监听窃听对象的言谈、动静。监听对象既可以是我国公民,也可以是外国人,无国籍人,企事业单位。监听内容包括私人谈话、电话、日常生活起居、会议等。当然,如果行为人利用窃听专用器材窃听国家秘密的,则构成妨害国家秘密的犯罪。非法窃照是指行为人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偷拍、偷录他人活动或具他目标的行为,窃照的对象包括日常生活起居、个人交往活动、企事业单
    2023-03-06
    435人看过
  • 有关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罪既遂的相关法律规定是什么?
    一般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本罪是指违反国家有关法律规定,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本罪是结果犯。对于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则不构犯罪。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成为本罪的主体。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既遂判刑标准判刑标准如下:(1)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或者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规定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023-07-08
    164人看过
  • 怎么量刑处罚非法销售专用窃听器材罪既遂?
    “自然人犯非法销售专用窃听器材罪既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此罪的,实行双罚制,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法律规定非法销售专用窃听器材罪既遂判多久非法销售专用窃照器材罪如下处罚:1、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如果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管理秩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三条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或者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2023-07-19
    282人看过
  • 专用窃照器材非法生产罪如何定罪?
    行为人构成非法生产专用窃照器材罪既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本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出于故意非法生产间谍专用器材的,一般就可以认为构成本罪。非法生产专用窃照器材罪会判多少年一般情形,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刑法》第二百八十三条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或者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2023-07-17
    293人看过
  • 非法使用窃听专用器材罪会判得重吗
    非法使用窃听专用器材罪是否会判得重要根据造成的后果来确定。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二、非法摄像头能判几年一、非法装摄像头判几年要根据具体情形来判断:1、私自在别人家安摄像头,情节不严重,不构成犯罪的,只是一般的民事侵权行为,不会判刑。2、私自在别人家安摄像头,情节严重的,构成非法侵入住宅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3、如果是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构成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二、非法侵入住宅罪构成要件: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住宅安宁权。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行为。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以构成本罪。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的侵入或不退出行为,违反了权利人的意
    2023-06-21
    227人看过
  • 窃照专用器材罪的最新刑罚是什么?
    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罪的处罚量刑:一般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本罪是指违反国家有关法律规定,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本罪是结果犯。对于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则不构犯罪。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成为本罪的主体。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罪哪些构成条件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罪的构成条件,具体如下: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对象是国家对窃听、窃照专用设备的管理秩序;2、客观要件,本罪客观上表现为非法使用窃听、窃取专用设备,造成严重后果;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只要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就可以构成;4、主观要件,本罪主观上是故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
    2023-07-12
    252人看过
换一批
#刑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划分。 根据规定,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负刑事责任;年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在犯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等八大严重犯罪时,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低于十四周岁的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此外... 更多>

    #刑事责任年龄
    相关咨询
    • 非法利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的量刑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2-27
      对在公共场所偷拍和窃听恋人亲热,在公厕,澡堂偷窥偷拍,等等此类道德败坏的恶劣行为,我国目前的法律如何定罪?答复:你所咨询的行为,根据不同的情节和程度,有可能构成以下几种犯罪:1、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根据《刑法》第284条规定,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因此,“偷拍偷录”者,如果非法使用专用窃听、窃照器材,则违反法律规定,构成对社会管理秩
    • 非法使用窃听专用器材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非法使用窃听专用器材罪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2-22
      非法使用窃听专用器材罪属结果犯,只要行为人违法相关规定,使用窃听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即构成非法使用窃听专用器材罪。那在司法实践中,该怎么认定非法使用窃听专用器材罪换句话说,非法使用窃听专用器材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呢请看以下内容吧。一、怎么认定非法使用窃听专用器材罪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管理秩序。根据国家安全法和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均不得非法持有、
    • 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罪既遂一般判多长时间
      澳门在线咨询 2023-09-11
      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罪既遂一般判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拘役最长为六个月,管制最长为两年。本罪仅处罚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对于合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或虽然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但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都不构成本罪。
    • 什么是非法使用窃听专用器材罪?
      澳门在线咨询 2023-05-09
      构成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的条件如下: 1、主体是一般主体; 2、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管理秩序; 3、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4、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 法院是否会审理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罪
      四川在线咨询 2023-05-24
      (一)庭前准备。 查阅公诉人移送审查起诉的案卷材料,必要时召开庭前会议排除非法证据。 (二)开庭。 开庭审理前,由书记员查明各诉讼参与人是否已经到庭、宣读法庭规则等,审判人员就座后由审判长宣布开庭,传被告人到庭,查明被告人基本信息,告知相关诉讼权利,询问是否申请回避等。 (三)法庭调查。 通过向被告人或证人发问以及举证质证等查明案件事实。 (四)法庭辩论。 控诉方与辩护方就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