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维护自己取消二手房合同定金的权益
1.购房人在房屋交易前应当慎重考虑,并且不要签订定金支付书、购房意向书等定金合同,而是在把房屋买卖相关事宜约定清楚后直接签入二手房买卖合同、居间服务合同和补充协议中,特别要明确有关定金收取和退还的条件,在交付定金的同时让卖方写一个定金的收条并且同时交给你。
2.购房人购房前应提前向房地产经纪人员或出卖人咨询购房时将发生的除房款外的相关税费,并且约定清楚相关税费的支付,关于要交的税费的类别和总额应当在合同里明确,特别是如果出现新的税费时由谁支付,不致因相关费用不清造销售易不成而产生纠纷。
3.为维护双方合法权益,建议购房人应坚持使用政府管理部门推荐的二手房买卖合同,合同中的约定应尽量完整详细,避免因无明确约定,导致合同无法正常履行,特别是要把房屋过户、物业交割、交房的时间和违约责任约定清楚。
4.通过房地产经纪机构居间、代理的,购房人应要求其进行网上签约,对房地产经纪机构借故不进行网上签约的,应向房屋所在地的建设房屋管理部门投诉,网上签约的步骤是先在网上签约完毕,然后打印出来让买卖双方签字,查询密码由买卖双方自己亲自设置。
5.因房屋无法销售造成定金或合同纠纷的,各方当事人应按书面约定执行,书面没有约定可以协商解决,如协商解决不了可以到房屋所在地的法院起诉。
二、定金的特征是什么
定金的特征有如下几点:
1.定金具有从属性。定金随着合同的存在而存在,随着合同的消灭而消灭。
2.定金的成立具有实践性。定金是由合同当事人约定的,但只有当事人关于定金的约定,而无定金的实际交付,定金担保并不能成立。
3.定金具有预先支付性,只有在合同成立后,未履行前交付,才能起到担保的作用。
4.定金具有双重担保性,即同时担保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债权。
三、定金纠纷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三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诉讼时效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n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快手上购买假黄金,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209人看过
-
中介拒绝退还租房定金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131人看过
-
如何在房屋租赁合同违约后维护自己的权益
142人看过
-
旅客该如何利用旅游消费维权维护自己的利益
260人看过
-
二手房合同丢失后如何确保自己的购房权益
101人看过
-
取消二手房合同定金如何要回
55人看过
-
商家欺诈消费者,如何采取合法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河南在线咨询 2024-12-03如果遭受商家欺骗行为,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途径进行投诉:首先,可以到商家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投诉;其次,可以拨打全国统一的12315消费者申诉热线或前往消费者协会进行当面投诉;最后,在保留相关证据资料的前提下,还可以向有管辖权限的人民法院提交民事起诉书,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九条,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时,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首先,与经
-
二手房东突然失踪,我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上海在线咨询 2024-11-14经常租房的人们可能会发现,在寻找合租时,很容易遇到一个现象,即无论是通过网络发布的帖子、报纸刊登的信息,还是个别中介公司提供的租赁房源,承租人最终成交并签署合同时,都已经很难与原房屋业主打交道了。越来越多的“二房东”替代了“原房主”的位置。那么,如果被二手房东骗了,承租人该怎么办呢? 为避免遇见假房东或无权转租的二房东,承租人在签订租赁合同前,一定要确认房源的真实性和房东身份。因此,承租人应要求
-
-
遇到一房二卖的情况,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四川在线咨询 2024-12-09如果买房时遇到了一房二卖的情况,可以联系当地的住建部门,由他们与开发商协商解决问题。如果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出卖人解除购房合同、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赔偿损失,并且可以要求房地产开发商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如果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未告知买受人又将该房屋抵押给第三人,或者出卖人
-
消费者维护自己的权益时,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江西在线咨询 2022-03-22根据《民事诉讼法》第64条第1款“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的规定,消费者向人民法院提出消费者权益争议纠纷的诉讼时,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必须提供相应的证据,加以证明,既要提出当事人之间存在民事法律关系的事实:同时还要有当事人的民事权益受到损害的事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