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为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有关的保密事项,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同意在劳动合同终止后的竞业限制期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协议的,应当按照协议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第二十四条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负有保密义务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人员。竞业禁止的范围、地区和期限,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约定。劳动合同终止后,竞业禁止协议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前款规定的人员对其他与本单位有生产、经营同类产品或者从事类似业务竞争关系的用人单位,或者对自己从事生产、经营同类产品或者从事类似业务的用人单位的竞业限制期,通过以上法律规定,可以看出竞业禁止是劳动合同的一部分,实质上是劳动合同纠纷。违反竞业禁止协议只涉及违约,不侵权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有关的保密事项
可见,企业与劳动者可以约定商业秘密的保密义务在劳动合同中。当然,协议也可以以独立保密协议的形式出现。但该形式不影响劳动合同内容的保密性质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经营者不得采用下列手段侵犯商业秘密:
(一)以盗窃、利诱、欺诈等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通过前款手段取得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三)披露,违反约定或者权利人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掌握的商业秘密,第三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前款所列违法行为而获取、使用或者泄露他人商业秘密的,视为侵犯商业秘密
-
关于劳动合同法——商业秘密和竞业禁止
330人看过
-
商业秘密的竞业禁止条款怎样才合法
292人看过
-
商业秘密与竞业禁止的定义及区别分析
476人看过
-
竞业禁止对商业秘密保护策略的影响
117人看过
-
如何区分商业秘密与竞业限制(禁止)
468人看过
-
【商业秘密保护】关于“竞业禁止补偿费”
460人看过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商业秘密是企业的财产权利,它关乎企业的竞争力,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更多>
-
我国法律规定的竞业禁止与商业秘密有哪些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1-271、与竞业禁止和商业秘密有关的法律规定: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与其签订竞业限制协议或者在保密协议中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按照约定支付违约金。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三条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
-
有哪些法律是做竞业禁止与商业秘密的甘肃在线咨询 2022-11-081、与竞业禁止和商业秘密有关的法律规定: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与其签订竞业限制协议或者在保密协议中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按照约定支付违约金。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三条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
-
商业秘密的竞业禁止条款怎样才合法?广东在线咨询 2023-06-11根据《劳动合同法》第23条和第24条的规定,签订一份公平、合法的竞业限制条款或协议,应注意以下方面: 1、承担竞业限制义务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 2、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其中,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两年;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原则上应当以能够与用人单位形成实际竞争关系的地域为限。
-
为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我国制定了关于竞业禁止的法律规定陕西在线咨询 2023-06-11竞业禁止是指根据法律规定或用人单位通过劳动合同和保密协议禁止劳动者在本单位任职期间同时兼职于与其所在单位有业务竞争的单位,或禁止他们在原单位离职后从业于与原单位有业务竞争的单位,包括创建与原单位业务范围相同的企业。根据竞业禁止的规定,劳动者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竞业禁止期间将不能利用自己比较占优势的从业技术进行劳动,从而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显然,竞业禁止这种对劳动权利的限制,必将导致劳动者在竞业禁
-
商业秘密保护与竞业禁止有什么区别上海在线咨询 2023-02-18《劳动法》中的竞业禁止制度,是对《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商业秘密保护制度的一种有益补充,两者之间有共同之处,即都是为了维护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但也存在不同的地方:一是竞业禁止制度能有效防止员工从事竞业活动而隐形侵犯商业秘密,而《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商业秘密保护制度则难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二是劳动者违反竞业禁止约定的,不能通过行政执法手段予以查处。但是劳动者明显违法侵犯商业秘密的,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