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规定的新中国国家性质和立宪制度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12 17:53:21 101 人看过

宪法规定的新中国的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属于宪法规定的国家机关

属于宪法规定的国家机关包括:

1、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军事机关,金融机关。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机构有7种:具体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2、国家权力机关: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各专门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

3、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及其所属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和办事机构;派驻国外的大使馆、代办处、领事馆和其他办事机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的各工作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如专员公署、区公所、街道办事处、驻外地办事处;其他国家行政机关,如海关、商品检验局、劳改局(处)、公安消防队、看守所、监狱、基层税务所、财政驻厂员、市场管理所等;

4、国家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专门人民法院和派出的人民法庭;

5、国家检察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专门人民检察院和派出机关;

6、国家军事机关:管理国家军事事务;

7、国家金融机关:中国人民银行。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

《宪法》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6日 14:4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国家性质相关文章
  • 中国宪法监督制度建立之回眸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法治国家法律体系的核心,在一国的法律体系中居于最高的法律地位和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中国现行的1982年宪法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法,同时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制定得最好的一部宪法。为了保证宪法的顺利贯彻实施,必须对其实行有效的监督,宪法监督制度的建立成为必需。(一)1954年宪法的规定1954年宪法规定,全国人大有权监督宪法的实施;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法律,撤销国务院的同宪法、法律和法令相抵触的决议和命令。虽然1954年宪法没有明确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监督宪法的实施,但规定其拥有法律解释权,此处解释法律应理解为立法解释。当时的立法解释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宪法监督的作用。因此,从宪法规定的精神和内容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均行使宪法监督权。可以说1954年宪法确立了以立法解释为表现形式的宪法监督制度,但是该部宪法并没有明确规定宪法监督制度,未形成完善的宪法监督
    2023-04-24
    454人看过
  • 宪法是确立国家制度和公民权利的法律吗?
    宪法是确立国家制度和公民权利的法律吗?宪法关系的概念实行宪政,就要求将民主政治关系纳入法治轨道,使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关系按照宪法和法律确定的方式运行,在宪法调整政治关系的过程中,宪法关系应运而生。第二,宪法关系是近现代社会法制体系中最为基本的法律关系。没有宪法关系的运作,就无法组织起国家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从而既不可能为其他各种法律关系的确定提供法律依据,也不可能对其他法律关系的运作进行裁判、协调;没有宪法关系为各个宪法主体设定基本的权利义务,其他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义务就失去了宪法依据;历史实践证明,没有宪法关系的正常运作,各部门法的法律关系实践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第三,宪法关系以宪法规范为调整依据,是宪法规范的具体化和现实化。第四,宪法关系既是宪法主体之间的静态宪法联系,也是宪法主体之间权利义务互动的方式。第五,宪法关系既是宪法主体之间的事实关系,也是宪法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宪法关系
    2023-06-03
    164人看过
  • 我国《宪法》确立的制度有哪些?
    我国《宪法》确立的制度有哪些?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经济和基本政治制度如下:(一)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城镇中的手工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等行业的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国家保护城乡集体经济组织合法的权利和利益,鼓励、指导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包括劳动者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三资”企业等。我国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二)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政治制度: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2.《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国家的根本任务,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
    2023-06-03
    391人看过
  • 我国宪法是否确认了我国的国家性质?
    中国的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是的,通常我们用国体来描述国家的基本制度,它指的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宪法中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吗?根据我国宪法规定,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这意味着,我们的国家是建立在人民民主基础之上的,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政治权力属于人民。同时,
    2023-11-09
    305人看过
  • 根据宪法和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国家赔偿制度的内容有哪些
    我们中国是一个法制国家,什么事情都要以法律为准绳。人有打盹的时候,法律也有,当国家机关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错的时候,有可能毁掉一个人的一生。在我国,对于冤假错案是怎么赔偿的呢?今天我们来了解,根据宪法和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国家赔偿制度的内容有哪些。宪法第四十一条第三款规定:“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即国家赔偿。从一般意义上说,国家赔偿是国家对国家权力活动中的侵权行为承担赔偿责任的一种法律制度。国家赔偿具体分为行政赔偿和司法赔偿两种。行政赔偿是由错误实施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予以的赔偿。司法赔偿又分为刑事司法赔偿、民事司法赔偿和行政司法赔偿。刑事司法赔偿是指由错误实施刑事行为的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做出错误刑事裁判的法院进行的赔偿。民事司法赔偿和行政司法赔偿是指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行政诉讼过程中,违法采取对妨害诉讼的强制措施、保全措施或者对
    2023-06-03
    289人看过
  • 新中国成立后的宪法结构
    在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先后通过了四部宪法,即通称的54宪法、75宪法、78宪法和82宪法。尽管从形式上看,建国后我们制定了四部宪法,然而,严格的从逻辑关系上看,75宪法、78宪法和82宪法都可以看作是54宪法的修改,在这个意义上,可以将新中国的宪法历程表述为四部宪法、九次修宪。由于75宪法、78宪法和82宪法都是在54宪法的基础上修正而成,受54宪法的影响非常大,因而54宪法的结构直接影响了其他三部宪法的结构和内容。在结构上,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除序言外,共四章106条。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国家机构,第三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四章国旗、国徽、首都。54宪法所确立的序言加内容四章的结构为以后的历次宪法所遵循,因而54宪法的宪法结构可以看做新中国宪法结构的范本,集中的体现了新中国对宪法结构的认识。54宪法的结构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
    2023-04-24
    220人看过
  • 宪法中对于国家主席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章第二节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四十五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公布法律,任免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发布特赦令,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活动,接受外国使节;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批准和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协助主席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受主席的委托,可以代行主席的部分职权。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
    2023-04-24
    255人看过
  • 建立中国宪法保障机制
    2005年第7期《唯实》钱晖、吴春祥的文章就建立中国宪法保障制度的设想提出;1宪法保障制度构成之一――违宪审查制度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之下分别设置宪法委员会,直接隶属于同级人大,专职行使违宪审查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宪法委员会负责审查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省级人大制定的各项法律法规规章和作出的各项决定、命令的合宪性,省级人民代表大会宪法委员会负责审查同级和下级人大常委会、人民政府以及下级人大制定的各项法律法规规章和作出的各项决定、命令的合宪性。2宪法保障制度构成之二――宪法诉讼制度在最高人民法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法院之内分别设置宪法审判庭,专职行使对公民或组织起诉国家机关违宪行为的审查权。最高人民法院负责审查全国性违宪行为诉讼案件,而省一级高院则负责审查地方辖区内违宪行为案件。司法机关在进行宪法诉讼、实现宪法司法化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1)公民或组织起
    2023-06-06
    249人看过
  • 宪法第一条的国家性质是什么
    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的国家性质,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什么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的法律效力。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其他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由此可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宪法》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
    2023-08-18
    388人看过
  • 我国宪法的性质是法律吗
    一、我国宪法的性质是法律吗《宪法》是法律,而且《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二、宪法的制定程序是什么制宪程序是指制宪机关制定宪法时所经过的阶段和具体步骤。由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为了保证制宪工作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制定宪法一般包括如下程序:1.组织制宪机关,设立宪法起草机构。2.提出或公布宪法草案。3.讨论、审议并完善宪法草案。4.通过或批准宪法。5.颁布宪法及其生效的日期。三、我国第一部宪法什么时候颁布的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是在对建国前夕由全国政协制定
    2023-04-24
    307人看过
  • 宪法是规定我国的那些制度的原则
    (1)序言就绝大多数国家而言,宪法序言的内容都是有关宪法本身的规定,诸如制定宪法的宗旨、目的和依据,制定宪法的经过,宪法的构成,宪法的演变,宪法的修改,宪法的本质,宪法的原则,宪法的地位等。(2)国家基本政治制度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宪法的主要内容之一,包括国家的性质、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和国家的标志与象征制度。由于国家本质的不同,不同类型国家的宪法对国家性质的规定有所不同。例如,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3)国家基本经济文化制度国家的基本经济文化制度包括经济制度及教育、科学和其他文化制度等。社会经济制度是指一定生产关系的总和,也就是社会经济基础,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产品分配形式。(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基本权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
    2023-06-03
    448人看过
  • 宪法的国家政策性原则
    政策性原则是一个国家在政策管理领域应当遵循的指导性原则,它们是法治要求的必然产物——国家政策必须纳入法治管理的范畴,同时它们也受到人权原则的约束——各项政策及其立法必须以保障人权为目的。许多国家的宪法都有政策性原则的内容,有的还辟专章或专节予以规定,如西班牙宪法第三章第三节为社会和经济政策的指导原则;葡萄牙宪法在第一编之前也有基本原则的专门规定,此外几乎在每一编中第一章,都以一般原则为章名;阿塞拜疆宪法第二章为国家的基本原则;巴基斯坦宪法第二章第二节为政策原则;菲律宾宪法第二章为关于原则和国家政策的宣告;卡塔尔宪法第二章为国家政策的基本指导原则;孟加拉国宪法第二章为国家政策的基本原则;印度宪法第四篇为国家政策之指导原则我国宪法中的政策性原则主要集中在宪法序言和宪法第一章总纲中,尤其是宪法总纲部分集中规定了各项国家政策,总纲的全部条文都是基本原则或其派生性原则的规定,而明确规定基本原则的条文
    2023-04-24
    110人看过
  • 韩国宪法法院判决死刑制度符合宪法
    继1996年之后,韩国宪法法院于2月25日再次判定死刑制度符合宪法。在参与审判的9位法官中,有5位法官认为死刑制符合宪法,有4位法官认为违反宪法,宪法法院最终作出死刑制并不违反宪法的判决。由于宪法法院这一判决,韩国今后将保留和实行死刑制。支持死刑制的5位法官表示,死刑制与其他刑法相同,是宪法上规定的一种刑法,因此不能说死刑损害了人类的尊严和价值,也不能说死刑侵犯了人的生命权。持反对意见的其余4位法官则认为,宪法的主要目的是保障民众的生命和权利,主张应废除死刑制。宪法法院早在1996年也曾做出同样的判决。当时,宪法法院有7位法官判决死刑制符合宪法,2位法官提出应取消死刑制的意见,也就是大多数法官认为应保留死刑制。但在本次判决中,持赞成和反对意见的法官为5比4,反对死刑制的法官有所增加。尤其在支持死刑制的5位法官当中,有两位法官还提出了应缩小或改善死刑制的补充意见,如果加上这两位法官,认为应废
    2023-06-11
    488人看过
  • 我国宪法对土地制度是怎样规定的
    宪法对我国土地制度的规定是:土地归国家或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土地不能私自买卖,个人对土地仅享有使用权和收益权,不具备所有权,私下进行买卖交易将被收回,同时国家具有征收、征用土地的权利。我国宪法对土地制度是怎样规定的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条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一切使用土地的组织和个人必须合理地利用土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纲  第十条 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n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n
    2022-07-12
    476人看过
换一批
#国家制度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国家性质是指一个国家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基本特征和本质属性。它反映了国家的组织形式、权力结构、社会制度以及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 国家性质涵盖了国家的政治体制、经济制度、文化传统等因素,决定了国家的整体性质和发展方向。例如,社会主... 更多>

    #国家性质
    相关咨询
    • 中国最新版宪法是什么性质的
      辽宁在线咨询 2021-09-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规定拥有最高法律效力。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塬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宪法(constitution)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适用于国家全体公民,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集
    •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宪法上的特赦制度有哪些
      福建在线咨询 2021-09-30
      1949年9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第7条规定,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行使颁布国家的大赦令和特赦令的职权。1954年宪法规定将大赦和特赦的决定权分别赋予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7条第12项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大赦职权,第31条第15项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特赦职权。同时1954年宪法第40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宪法规定, 我国宪法的重要性是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3-11
      有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勤政廉洁;有利于政府取信于民;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从宪政的角度来时,国家的管理是在宪法的保障下由公民来进行的。其中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公民对国家事务管理的建议权和监督权。通过两权可以实现公民对国家的管理,同时也使公民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免遭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不法侵害。
    • 国家为什么要建立宪法宣誓制度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3-12
      现在,已经有97个国家规定了公职人员向宪法宣誓的制度。为什么要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其理由大致是:1、明确以宪法为基础的法秩序才是公权力的惟一来源2、通过宪法宣誓确立公职人员对于国家的认同和热爱3、提醒公职人员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4、化公职人员守法的自觉性为道德约束力5、有利于推动依法治国6、有利于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特别是宪法意识。
    • 我国宪法确立的制度有哪些
      江西在线咨询 2023-03-03
      《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规定拥有最高法律效力。 宪法确立的制度的基本经济制度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政治制度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