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待未成年人算犯法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23 21:51:10 296 人看过

一、虐待未成年人认定为犯罪吗?相关的法律法规是什么?

在刑事诉讼的立案、侦查和审理过程中,对未成年人犯罪年龄的认定具有重要意义,它涉及到是否应当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以及行为人是否具有法定的从轻或者减轻刑事责任的情节。在这方面,主要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司法解释。

1、对未成年人犯罪年龄的认定,一律以未成年人实施犯罪之日起计算;如果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2、如何理解和计算“周岁”。首先,周岁是指根据国际惯例用公历的年、月、日计算出来的行为人的实足年龄,而不是根据民间的农历或其它历计算出来的“虚岁”。其次,已满14周岁、16周岁、18周岁的计算,是指行为人过了周岁生日的第2天起,才认为已满14周岁、16周岁、18周岁。例如,行为人于1986年1月1日出生,至2000年1月2日为已满14周岁,至2002年1月2日为已满16周岁,至2004年1月2日为已满18周岁。反之,即使是14周岁生日当天实施危害行为的,也应视为不满14周岁,不能追究刑事责任;同理,对16周岁生日当天实施危害行为的,只能令其对法定的八种犯罪负刑事责任;对18周岁生日当天犯罪的,应视为不满18周岁,应对其适用“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原则。

3、对未成年人犯罪和处罚的法定年龄界限能否突破?例如,对即将满14周岁,甚至差几天就满14周岁的人实施了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等行为,甚至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危害结果的,可否作为犯罪追究刑事责任?对于即将满18周岁的人所犯罪行极其严重的,可否判处死刑?我们认为,法律在对未成年人定罪和处罚问题上所规定的年龄界限,不能有任何伸缩性,这是我国刑法罪刑法定原则的必然要求。如果允许突破这种界限,刑法关于责任年龄的规定就失去了其限制作用,也是对刑法罪刑法定原则的否定。

二、经常性的家暴是否可以认定为虐待

经常性的家暴可以认定为虐待。虐待行为情节恶劣的,构成犯罪。所谓“情节恶劣”,指虐待动机卑鄙、手段残酷、持续时间较长、屡教不改的、被害人是年幼、年老、病残者、孕妇、产妇等。对于一般家庭纠纷的打骂或者曾有虐待行为,但情节轻微,后果不严重,不构成虐待罪。有的父母教育子女方法简单、粗暴,有时甚至打骂、体罚,这种行为是错误的,应当批评教育。只要不是有意对被害人在肉体上和精神上进行摧残和折磨,不应以虐待罪论处。

三、虐待配偶犯罪吗

(1)虐待行为持续的时间。虐待时间的长短,在相当程度上决定对被害人身心损害的大小。虐待持续的时间长,比如几个月、几年,往往会造成被害人的身心受到较为严重的损害。相反,因家庭琐事出于一时气愤而对家庭成员实施了短时间的虐待行为,一般也不会造成什么严重后果。

(2)虐待行为的次数。虐待时间虽然不长,但行为次数频繁的,也容易使被害人的身心遭受难以忍受的痛苦,极易出现严重后果。例如,有的丈夫在妻子生女婴后的一个月内,先后毒打妻子10余次;有的儿女对因卧床不起的老人一次又一次地不给饭吃,一个月内就达20余次,等等。

(3)虐待的手段。实践中,有的虐待手段十分残忍,例如,丈夫在冬天把妻子的衣服扒光推出门外受冻;丈夫用烙铁、烟头等烫妻子的阴部、乳房;儿女惨无人道地毒打年迈的父母等。使用这些残忍手段,极易造成被害人伤残和死亡,应以情节恶劣论处。至于打耳光、拧耳朵等虐待行为,便不能认为是手段残忍,一般不能认定为情节恶劣。

(4)虐待的后果是否严重。虐待行为一般都会程度不同地给被害人造成精神上、肉体上的痛苦和损害,其中有的后果严重,例如,由于虐待行为人使被害人患了精神分裂症、妇科病或者其他病症;虐待行为致使被害人身体瘫痪、肢体伤残;将被害人虐待致死;被害人因不堪虐待而自杀等等。凡发生了上述严重后果的,都应以情节恶劣论处,当然,判断是否“情节恶劣”,可以根据上述诸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也可以根据其中的一个方面加以分析认定,2、从犯罪的对象来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虐待罪是发生在家庭成员间的犯罪,行为人与被害人之间存在一定的亲属关系和扶养关系,如夫妻、父子、兄弟姐妹等。虐待非家庭成员的,不构成虐待罪(但如果因虐待行为直接给被害人造成严重后果,社会危害严重,构成其他犯罪的,可以按其他犯罪论处)。

以上是虐待配偶犯罪吗的答案

四、想了解一下,对于经常性的家暴可以认定为虐待吗

1、经常性的家暴可以认定为虐待。

2、若是构成犯罪的,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3、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一方遭受家暴的,离婚时可以请求另一方支付离婚损害赔偿。

4、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

(二)与他人同居;

(三)实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3日 12:0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重婚相关文章
  • 虐狗怎么量刑,虐待动物犯法吗
    一、虐狗怎么量刑我国目前只有面向保护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野生动物保护法》,普通动物并未纳入保护范围,所以对于虐待普通动物的不端行为,很多情况下甚至不能称之为违法犯罪行为,很多虐猫虐狗事件,难以从法律层面予以规制,更多的只能在道德层面进行谴责。我国法律目前对动物的伤害仅能以财物价值来衡量,如果被害动物的市场价格达到法定的程度,公安机关可以对虐杀动物者轻则予以治安处罚,重则以故意毁坏财物罪立案追诉,如果被害动物价值不高,只需向动物主人承担民事侵权责任即可。并且如果被杀死的是流浪动物还需另当别论,因为无主物不属于民事侵权或者侵犯财产罪的对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二、虐待动物犯法吗目前,在我国只有野生动物保护的相关法律,还没有关于宠物虐待的
    2024-01-14
    385人看过
  • 未成年被虐待成年了可以提出诉讼嘛?
    一、未成年被虐待成年了可以提出诉讼嘛?在成为成年人之后,未成年受到侵犯的情况下仍然可以依法提起诉讼。同时,对于遭受性侵害的未成人的损害赔偿救济请求权的法定有效期,应当自受害者年满十八岁的那一天开始计算。这样做的原因在于未成年人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自身维权能力有限,因此这一措施的设定主要目的在于保障和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一条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计算。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二、未成年被诈骗受法律保护么若未成年遭受网络诈骗事件,请
    2024-07-14
    90人看过
  • 应从保护的角度增设虐待未成年人罪
    一、从一起案例看虐待罪与故意伤害罪的界限北京市某基层法院曾处理过一起未成年人在家庭中受到虐待的案件。1998年1月,被告人岳某在北京市朝阳区捡拾一名女婴,取名崔某某,自1998年1月至2004年5月案发,崔某某一直与被告人岳某和崔某夫妇共同生活,但未办理收养手续。2003年7月至2004年5月7日期间,二被告人多次对与其共同生活的养女崔某某用痒痒挠、皮带等物进行殴打,用打火机、开水烧烫等手段实施伤害,并将其捆绑后反锁在屋内,致使崔某某面部、四肢、躯干部多处软组织挫伤,背部、双足烫伤,经法医鉴定为轻伤。该法院经审理认为,二被告人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并对岳某和崔某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和一年。上述判决将事实上已经形成收养关系,但未办理收养手续的子女排除在虐待罪的犯罪对象之外,而以故意伤害罪论处,对此笔者有不同的看法。分析本案的实际情况,崔某某作为一个弃婴,被崔某夫妇收养,是否办理收养手
    2023-06-28
    73人看过
  •  怎样对待未成年人犯罪
    未成年人犯罪处理的规定如下:已满十六周岁者不论犯罪性质严重程度,都必须承担刑事责任;未满十二周岁者不论犯罪性质严重程度,都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者只负责犯法律规定的八种罪,其他犯罪行为不需要负责;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者仅负责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等达到法定情形的犯罪行为,其他犯罪行为不需要负责。未成年人犯罪处理:-如果已满十六周岁,则不论犯罪性质严重程度,都必须承担刑事责任。-如果未满十二周岁,则不论犯罪性质严重程度,都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如果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则只负责犯法律规定的八种罪,其他犯罪行为不需要负责。-如果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则仅负责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等达到法定情形的犯罪行为,其他犯罪行为不需要负责。 未 成 年 人 犯 罪 如 何 划 分 责 任 ?未成年人犯罪如何划分责任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根据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未成
    2023-09-06
    354人看过
  • 虐待动物是否应受行政拘留,虐待动物犯法吗
    一、虐待动物是否应受行政拘留虐待动物是否应受行政拘留还没有明文规定。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了罪刑法定原则,即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我国《刑法》并没有明文规定虐待动物是犯罪,不是犯罪就不会涉及到量刑的问题,但是,动物如果是个人养的,那么虐待动物有可能构成故意损毁财物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条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我国法律目前对动物的伤害仅能以财物价值来衡量,如果被害动物的市场价格达到法定的程度,公安机关可以对虐杀动物者轻则予以治安处罚,重则以故意毁坏财物罪立案追诉,如果被害动物价值不高,只需向动物主人承担民事侵权责任即可。并且如果被杀死的是流浪动物还需另当别论,因为无主物不属于民事侵权或者侵犯财产罪的对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故意毁坏公
    2023-06-17
    143人看过
  • 虐待自家猫犯法幺
    法律综合知识
    依据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法无明文规定不构成犯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受处罚”即罪刑法定原则,对于普通宠物实施虐待行为,通常并不会被视为构成刑事犯罪。然而必须指出的是,此类行径无疑严重违背了社会的公序良俗原则。若在此种情况下,虐待的对象为受国家法律保护的野生动物或者是他人合法拥有的宠物,那么这种行为就有可能被认定为犯罪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五条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或者放任动物恐吓他人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驱使动物伤害他人的,依照本法第四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2024-05-09
    294人看过
  •  遭受虐待的未成年人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受到虐待的儿童应该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以便对虐待者进行惩罚。虐待儿童情节恶劣的,涉嫌虐待罪,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必须是共同生活的同一家庭的成员,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亲属关系或者扶养关系。受到虐待的儿童应该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以便对虐待者进行惩罚。虐待儿童情节恶劣的,涉嫌虐待罪,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必须是共同生活的同一家庭的成员,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亲属关系或者扶养关系。 虐 待 儿 童 情 节 严 重 会 怎 样 ?虐待儿童情节严重会受到法律的惩罚。根据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虐待儿童情节严重的行为包括:1. 故意伤害儿童身体或者造成儿童身体受到严重损害;2. 故意杀害儿童或者造成儿童死亡;3. 虐待儿童,情节恶劣;4. 放任儿童虐待或者遗弃儿童。如果虐待儿童情节严重,将会受到以下法律制裁:1. 故意伤害儿童身体或
    2023-09-10
    346人看过
  • 法律规定构成虐待罪判几年
    构成虐待罪既遂判罚有三种情形:1、犯本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2、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等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虐待被监护、看护的人,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3、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一、虐待老人会判几年?不赡养老人违法吗?不赡养老人违法,虐待老人,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使老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被害人没有能力告诉,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除外。对老年人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虐待被监护、看护的人,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二、虚开发票罪
    2023-06-27
    426人看过
  • 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在一起睡觉算犯罪吗?
    未成年和成年在一起睡觉一般不属于犯罪。但是如果十四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与十四周岁以下的幼女一起睡觉并发生性关系的,无论双方是否自愿,构成强奸罪。如果十四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强迫十四周岁以上的妇女发生性关系的,也构成强奸罪。未成年人犯罪适用无期徒刑吗未成年人犯罪的,结合具体的犯罪情节与实际构成的罪名,可以适用无期徒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未成年人犯罪只有罪行极其严重的,才可以适用无期徒刑。对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一般不判处无期徒刑。《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奸淫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的,以强奸论,从重处罚。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一)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情节恶劣的;(二)强奸妇女、奸淫幼女多人的;(三)在公共场所当众强奸妇女、
    2023-08-03
    170人看过
  • 虐待遗弃未成年人情节严重需要承担什么法律后果?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8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一、虐待未成年人法律后果:虐待未成年人是指未成年人的家庭成员经常性地对其施以暴力,或者迫使其从事与其年龄不相称的体力劳动,在吃饭、穿衣、住宿等方面给予不人道的待遇,致使未成年人心理生理受到摧残、甚至生病或受伤等。刑法第260条规定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本罪,告诉的才处理。也就是说,只有被害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法院才能追究虐待人的法律责任。但如果受害人受强制、威吓,不能告诉的,也可以由被害人的近亲属或人民检察院告诉。如果虐待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两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此时,案件应作为公诉案件处理。二、遗弃未成年人的法律后果:遗弃未成年人是指,负有抚养义务且具有抚养能力的人拒绝抚养还不具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未成年人,使其处于极端贫困中或离家或流浪、乞讨等失去正常生活。刑法第261条规
    2023-06-21
    348人看过
  • 虐待或遗弃未成年人应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虐待未成年人是指未成年人的家庭成员经常性地对其施以暴力,或者迫使其从事与其年龄不相称的体力劳动,在吃饭、穿衣、住宿等方面给予不人道的待遇,致使未成年人心理生理受到摧残、甚至生病或受伤等。虐待或遗弃未成年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规定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条规定之中,具体内容如下: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被害人没有能力告诉,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除外。
    2023-06-03
    66人看过
  •  持刀威胁他人犯法吗?未成年人犯法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持刀威胁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会受到相应的处罚。具体罚款或拘留期限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而定。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行为也会受到相应的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任何持刀威胁的行为均属于违法行为。因此,应对违法行为人进行相应的处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等等【未成年人持刀未成年人持刀是一种严重的安全隐患,可能对他人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2024-04-16
    433人看过
  • 犯罪嫌疑人涉嫌虐待罪判多少年
    一、犯罪嫌疑人涉嫌虐待罪判多少年犯罪嫌疑人涉嫌虐待罪,犯虐待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本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是指由于被害人长期受虐待逐渐造成身体的严重损伤或导致死亡,或者由于被害人不堪忍受长期虐待而自杀造成死亡或重伤,行为人是故意的实施虐待行为,而过失地引起他人重伤、死亡的结果,其虐待行为和重伤、死亡后果之间具备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二、虐待罪和遗弃罪的区别1.客体要件不同。遗弃罪侵犯的客体,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扶养的权利义务关系;而虐待罪侵犯的客体则是复杂客体,既侵犯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在家庭生活中享有合法权益,也侵犯了被害人的身体健康。2.犯罪客观方面不同。遗弃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对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具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的行为;而虐待罪的客观方面,则表现为经常或连续折磨、摧残家庭成员身心健康的行为。3.主体要
    2023-07-24
    305人看过
  • 未成年人犯罪年龄怎么算
    我们所称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是指被告人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案件。刑法第十七条规定的“周岁”,按照公历的年、月、日计算,从周岁生日的第二天起算。刑法第十四条规定的已满十四岁,是指实足年龄,应以日计算,即过了十四周岁生日,从第二天起,才认为已满十四岁。例如,被告人1968年7月26日生,至1982年7月27日即认为已满十四岁。对已满十六岁、已满十八岁年龄的计算,亦与此相同。并且一律按公历的年、月、日计算。对于没有充分证据证明被告人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已经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确实无法查明的,应当推定其没有达到相应法定刑事责任年龄。相关证据足以证明被告人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已经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但是无法准确查明被告人具体出生日期的,应当认定其达到相应法定刑事责任年龄。
    2023-05-01
    283人看过
换一批
#婚姻效力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重婚
    词条

    重婚,指的是当事人在有配偶的情况下,与他人再结婚的行为。即当事人在已经有了一个事实的婚姻关系时,又和其他人缔结了第二个婚姻关系的。 具体有以下两种形式: 1、法律上的重婚,即当事人前一断婚姻关系还没有解除,又和其他人办理结婚登记从而构成的重... 更多>

    #重婚
    相关咨询
    • 虐待未成年人如何处罚?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8-15
      违反以下条例,均可向法院起诉。 第十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 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 第十一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和影响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
    • 父亲故意虐待未成年子女能成立虐待罪吗
      福建在线咨询 2022-11-19
      未成年子女遭父亲虐待对父亲要被判虐待罪。 依据《刑法》第二百六十条之一的规定,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等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虐待被监护、看护的人,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虐待未成年人一般可判几年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8-15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41条的规定,被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遗弃、虐待的未成年人,有权向公安机关、民政部门、共青团、妇联、未成年人保护组织或者学校、居委会、村委会请求保护。被请求的上述部门和组织都应当接受,根据情况需要采取救助措施的,应当先采取救助措施。 《刑法》第260条规定: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虐待未成年人最高判多少年?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8-04
      虐待未成年人致死是严重的行为,犯本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本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未成年人被虐待该怎么办?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0-25
      被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遗弃、虐待的未成年人,有权向公安机关、民政部门、共青团、妇联、未成年人保护组织或者学校、城市居委会、农村村委会请求保护。被请求的上述部门和组织都应该接受,根据情况需要采取救助措施的,应当先采取救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