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得利是刑法还是民法?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5-11 01:05:01 490 人看过

一般情况下,不当得利属于民事行为;但如果构成刑事犯罪(侵占罪)的,是有可能被判刑的。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利益。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

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

(二)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

(三)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2日 07:1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不当得利返还利息是否有法律依据
    不当得利返还利息有《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二)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三)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
    2024-04-13
    400人看过
  • 民法典规定不当得利是否是侵权纠纷
    民法典规定不当得利是侵权纠纷。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二)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三)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根据民法典规定不当得利有处罚吗?1、根据《民法典》规定不当得利有处罚《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七条【恶意得利人返还义务】得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其取得的利益并依法赔偿损失。2、善意得利人不需要承担返还不当得利的义务《民法典》第九百八十六条【善意得利人返还义务免除】得利人不知道且不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取得的利益已经不存在的,不承担返还该利益的义务。《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二)债务到
    2023-08-12
    367人看过
  • 民法典无证房屋定金是否是不当得利?
    1、买卖无证的房屋时,定金不是不当得利,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取得的利益。而定金是依据定金合同取得的。如果房屋买卖合同无效的,返还定金。2、进行房屋买卖时,买卖双方一般会约定交纳定金保证房屋买卖合同的履行,而有些房屋是没有房产证的,买卖没有房产证的房屋不能办理过户登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二条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
    2024-05-04
    64人看过
  • 不当得利承担法律责任吗,拾得的遗失物是不是不当得利
    一、不当得利承担法律责任吗不当得利可能要承担民事法律责任,如果不当得利数额较大且拒不返还的,可能会构成侵占罪。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应负返还的义务。二、拾得的遗失物是不是不当得利拾得遗失物不符合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所以说拾得遗失物不是不当得利。《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二条,不当得利,指无法律上的原因,使他人受损而自己获益的事实,要求他人致损和自己获益是有因果关系的。《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二条,拾得遗失物,拾得人并没有取得所有权,只是拥有必要的费用请求权,并且负有的保管义务和报告义务。拾得人的拾得行为也不是致他人受损的原因,没有因果关系。三、不当得利怎么追回不当得利的追回方式应当要求得利者返还原物,如拒不返还可提起民事诉讼。不当得利指没有合乎法律的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应当负有返还不当得利的
    2023-05-03
    232人看过
  • 非法债权是不当得利么
    一、非法债权是不当得利么非法债权是不当得利。1、在不当得利之债中,不当得利人为债务人,负与返还不当得利的义务,遭受损失的人为债权人,他享有不当得利返还以及损害赔偿的请求权。2、不当得利之债的客体是返还所受利益的给付,在给付方式上,因利益形态的不同。3、不当得利的内容,是受益人返还不当得利的义务和受损人请求返还不当得利的权利。4、债权人不当得利的返还请求权。债权人有权请求不当得利人返还所得的不当利益。当利益不存在时,有权要求返还价金。二、不当得利之债的效力不当得利成立后,在受益人和受损人之间产生债权债务关系,即不当得利之债。不当得利是不当得利之债的发生根据,而不当得利之债是不当得利的效力。不当得利之债的内容就是受益人返还不当利益的义务与受损人请求返还不当利益的权利。所以,不当得利的基本效力为受损人的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受益人的返还范围因其是否为善意而有所不同,具体分为以下三种:第一,受益人为
    2023-04-27
    216人看过
  • 不当得利属于刑事行为还是民事行为
    不当得利属于民事行为,不属于刑事行为。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应负返还的义务。不当得利中,不当得利人返还不当得利,没有请求报酬的权利。一、侵占罪与不当得利罪的区别有什么侵占罪与不当得利罪的区别如下:1、不当得利是指没有法律依据,或者事后失去法律依据,被确认为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应当承担返还的义务,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非法占有遗忘物或者埋藏物的行为;2、性质,不当得利属于民事责任,侵占罪属于刑事责任;3、获得不当得利不是因为受益人针对受害人的违法行为,而是因为受害人或第三人的疏忽、误解或过错。因此,受益人与受害人形成债务关系,受益人为债务人,受害人为债权人。二、不当得利与侵占罪的区别有哪些不当得利与侵占罪的区别: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应负返还的义务;侵占
    2023-03-13
    364人看过
  • 民法典不当得利返还收益的范围是多少的?
    一、不当得利返还利益的范围1.善意受益人的返还义务的范围以现存利益为限,现存利益的确定时期为受益人受利益返还请求之时,于此时非现有的利益,免负返还义务。2.恶意受益人是指明知无法律的原因而取得利益的受益人。恶意受益人负担较善意受益人严厉的返还义务,应当返还其当初所受的一切利益、本于该利益所生的利益以及当初所受利益的利息。3.不当得利受领人将其所受领的标的物无偿让与第三人,则于受领人因此免除返还义务的限度内,第三人对受损失者负返还责任,这就是不当得利制度下第三人的返还义务。《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二条【不当得利】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二、善意受益人的返还义务善意受益人指于受益时不知其受益无法律上的原因的受益人。不知无法律上的原因,不以无过失而不知者为限,因过失而不知者,亦属善意。善意受益人的返还义务的范围以现存利益为限,现存利益的确定时期为受益人受利
    2023-06-19
    295人看过
  • 民法典不当得利是债权债务关系吗
    一、民法典不当得利是债权债务关系吗民法典不当得利是债权债务关系。不当得利之债是债的种类之一。因无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而产生的行为人与受害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如下:1.必须是一方受益。2.必须使他方受损。3.受益和受损之间有因果关系。4.受益必须是无法律上的根据。不当得利之债的权利主体是特定的,只能是因对方没有合法根据的行为而遭受损失的人。债务人则是不当得利的受益人。既可能是行使不当得利的人,也可能是其继承人,还可能是第三人。受益人在履行返回义务时,以返还原物为原则,如果原物返还已不可能,则应偿还其价额。返还利益包括返还原物所生孳息。二、可能产生债权债务关系原因有哪些可能产生债权债务关系原因有:1.合同。合同,是指民事主体之间关于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合同是引起债权债务关系发生的最主要、最普通的根据。2.侵权行为。在一般侵权行为中,当事人一方只有因自
    2023-04-14
    123人看过
  • 民法典恶意不当得利需要返还吗?
    一、《民法典》恶意不当得利需要返还吗?《民法典》恶意不当得利是需要返还的;即受益人知情,受益人于受有利益时知道其取得利益是没有合法根据的。于此情形下,受益人应当返还其所取得的全部利益,即使其利益不存在,也应负责返还。若受益人所得到的利益少于受损人的损失时,受益人除返还其所取得的全部实际利益外,还须就其损失与得利的差额另行赔偿。二、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有哪些?(一)一方面取得财产上的利益。取得财产上的利益,是指因一定事实而增加财产总额。不当得利的成立须以一方取得财产利益为首要条件,若仅致他人损害,而自己并未获得利益,即使负赔偿责任,也不构成不当得利。此处的利益,既包括财产的积极增加。财产的积极增加,是指权利的增强或义务的消失,使财产范围扩大,如取得所有权、知识产权、所有权上负担的除去等;财产的消极增加,是指财产本应减少却因一定事实而未减少所产生的利益,如本应支出的费用而没有支出,实际上等于增加
    2023-06-19
    357人看过
  • 不当得利返还利息有法律依据吗以及不当得利返还利息标准是什么?
    一、不当得利返还利息有法律依据吗?不当得利返还利息有法律依据,返还的不当利益,应当包括原物和原物所生的孳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二条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第九百八十五条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二)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三)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二、不当得利返还利息标准是什么不当得利返还利息标准依其受利益是否善意而不同。1.受益人善意时的返还,即在受益人取得利益时不知道没有合法根据时,其返还利益的范围以利益存在的部分为限;如果利益利益已不存在,则不负返还义务。2.受益人为恶意时的返还,即在取得利益时,明知没有合法根据时,其返还利益的范围应是受益人取得利益时的数额,即使该利益在返还之时已经减少甚至不复存在,返还义务也
    2023-06-27
    111人看过
  • 民法典占有与不当得利是在第几章?
    一、民法典占有与不当得利是在第几章民法典中占有在第二十章,不当得利在第二十九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章占有第四百五十八条基于合同关系等产生的占有,有关不动产或者动产的使用、收益、违约责任等,按照合同约定;合同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第四百五十九条占有人因使用占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致使该不动产或者动产受到损害的,恶意占有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第四百六十条不动产或者动产被占有人占有的,权利人可以请求返还原物及其孳息;但是,应当支付善意占有人因维护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支出的必要费用。第四百六十一条占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毁损、灭失,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权利人请求赔偿的,占有人应当将因毁损、灭失取得的保险金、赔偿金或者补偿金等返还给权利人;权利人的损害未得到足够弥补的,恶意占有人还应当赔偿损失。第四百六十二条占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被侵占的,占有人有权请求返还原物;对妨害占有的行为,占
    2023-04-13
    179人看过
  • 民法典不当得利的除外是哪些情形?
    一、民法典不当得利的除外是哪些情形?第九百八十五条【不当得利定义】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二)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三)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第九百八十六条【善意得利人返还义务免除】得利人不知道且不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取得的利益已经不存在的,不承担返还该利益的义务。第九百八十七条【恶意得利人返还义务】得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其取得的利益并依法赔偿损失。第九百八十八条【第三人返还义务】得利人已经将取得的利益无偿转让给第三人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第三人在相应范围内承担返还义务。二、不当得利的特征具体特征根据有三:①双方当事人必须一方为受益人,他方为受害人。②受益人取得利益与受害人遭受损害之间必须有因果关系。③受益
    2023-06-19
    242人看过
  • 不当得利民法典的要素具体是什么?
    一、不当得利民法典的要素具体是什么?(一)一方取得财产利益一方取得财产利益是指因一定的事实结果而获得了或增加了财产或利益上的积累。受益人获得的利益限于财产利益,即可以用金钱价值衡量的利益,精神利益不属于这里的利益范畴。判断受益人是否受有财产利益,一般以其拥有的财产或利益和如无与他人之间发生利益变动所应有的财产或利益总额相比较而决定。凡是财产状况或利益较以前增加,或者应减少而未减少,为受有利益;既有得利又有损失的,损益抵销后剩余有利益的,也为受有利益。具体而言,取得财产利益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包括财产或利益的积极增加,即通过取得权利、增加权利效力或获得某种财产利益或义务的减弱而扩大财产范围;财产或利益的消极增加,即因财产或利益本应减少而未减少所得的利益。(二)一方受有损失仅仅有一方受有财产上的利益,而未给他人带来任何损失,不成立不当得利。如甲投资兴建广场,邻近乙的房屋价值剧增,乙获有利益
    2023-06-19
    231人看过
  • 民法典中不当得利追诉期多久的时间,不当得利如何返还
    一、民法典中不当得利追诉期多久的时间民法典规定,失利一方向法院主张返还不当得利的,向法院起诉的时效是3年,从知道权利被侵犯时开始计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第一百二十二条【不当得利】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二、不当得利如何返还1、受益人为善意,即不知情,是指受益人取得利益时不知道没用合法根据,其返还利益的范围仅以现存的利益为限,如利益不存在的,受益人不负返还义务。现存利益不限于原物的固有形态,如果形态改变,其财产价值仍
    2024-02-01
    442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不当得利还不回是不是犯法
      天津在线咨询 2023-12-04
      不当得利不返还是违法的,但是不一定会构成犯罪。如果不返还不当得利被起诉,法院判决后有执行能力但拒不执行,且情节严重的才会构成犯罪,会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或者如果不当得利占有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拒不返还,且数额较大的也会构成犯罪,会构成侵占罪;这个数额较大的标准,司法解释标准1万,部分地方立案标准5千。
    • A的行为是民法中的不当得利还是刑法中的犯罪
      安徽在线咨询 2022-10-03
      展开全部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应负返还的义务。如售货时多收货款,拾得遗失物据为己有等。在此行为之中,取得利益的人称受益人,遭受损害的人称受害人。受益人与受害人之间因此形成债的关系,受益人为,受害人为。
    • 不当得利民总,什么是不当得利民总,为什么不当得利民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7-15
      不当得利作为债的发生根据之一,在受益人与受损人之间发生不当得利返还的债权债务关系。因此,受害人能够到人民法院提请民事诉讼,要求不当得利受益人返还获到的利益。不当得利,指无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到损失而得到的利益,应负返还的义务。如售货时多收货款,拾得遗失物据为己有等。获到利益的人称受益人,遭到损害的人称受害人。不当得利的获到,不是由于受益人针对受害人而为的违法做法;而
    • 不当得利拒不返还刑法是如何的呢?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7-26
      《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案件中,银行工作人员因失误将柜台上的另外2万元现金也支付予张某,该2万元可以理解成《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中的"他人的遗忘物";同时,2
    • 民法总则规定的不当得利是否应当返还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7-09
      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如售货时多收货款,拾得遗失物据为己有等。取得利益的人称受益人,遭受损害的人称受害人。不当得利的取得,不是由于受益人针对受害人而为的违法行为而是由于受害人或第三人的疏忽、误解或过错所造成的。受益人与受害人之间因此形成债的关系,受益人为债务人,受害人为债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