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中一方有债务的,应当按照其性质处理:
一方债务由个人原因承担,属于个人债务,由本人偿还,另一方无偿还义务;一方欠下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应当由夫妻共同财产偿还:
一、夫妻双方共同签字或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债务。
二、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所需的债务。
3、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超过家庭日常生活所需的债务,但债权人可以证明债务用于共同生产经营的债务。
为什么婚内一方欠债是个人债务
在婚姻存续期间,夫或妻一方借款,应认定为夫妻个人债务还是共同债务法院判决婚内单方举债属于个人债务。
叶某(男)与张某(女)于2011年10月7日办理了结婚登记,双方婚后感情不和,叶某于2011年12月6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离婚。一审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叶某不服,上诉至六安市中院,在中院审理期间。原告李某以欠款为由一纸诉状将叶某和张某告上法庭,要求其二人共同偿还借款3万元。
叶某答辩说,2011年10月12日,即双方结婚登记后的第三天,叶某为了办婚礼和买手机,向李某借款3万元,并于当日出具借条一份。因此,叶某认为,这笔借款是婚内发生的,应该由自己和张某一起偿还借款。张某则认为自己不应承担还款责任。
法院经审理查明,叶某与张某结婚2个月不到即起诉离婚,在登记结婚之后起诉离婚之前,两人办理了世俗的婚礼,并去九寨沟旅游。旅游期间叶某为两人购买了手机,张某为两人购买了衣物。叶某未能举证证明该借款用于夫妻共同生活,且张某称对此借款并不知情。因此,法院判决该借款由叶某一人偿还,张某不承担还款责任。
法官释法:
夫妻共同债务是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或一方为维持共同生活需要,或出于共同生活目的从事经营活动所引起的债务。认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债务属于夫妻个人债务还是共同债务,要考虑两个判断标准:一是如果夫妻举债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不论该债务所带来的利益是否为夫妻共享,该债务均应视为共同债务。二是尽管夫妻事先或事后没有共同举债的合意,但该债务发生后,夫妻双方共同分享了该债务所带来的利益,同样应视为共同债务。目前,民间借贷等案件纠纷中涉及夫妻共同债务的问题越来越多。因此,建议家庭对于大额举债,应由夫妻共同签字。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
婚内一方欠债,债务谁承担
491人看过
-
如何将婚内债务让一方承担
304人看过
-
一方欠债如何不连累另一方
343人看过
-
离婚后欠债一方如何给抚养费
234人看过
-
夫妻一方婚内出轨法院如何判离婚
245人看过
-
离婚后,如何分担另一方的欠债
260人看过
结婚的登记流程有: 1、携带双方的居民身份证、双方的常住户口本、3张两寸近期的半身免冠红底合影照片到其中一方的户口所在的民政局进行办理; 2、民政局工作人员审查双方的相关信息,确认无误后颁发结婚证。... 更多>
-
如何解决婚前一方欠债北京在线咨询 2023-07-22分两种情况婚前债务没有用于婚后的债务属于个人婚前债务,婚前债务用于婚后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婚前债务原则上属于个人债务。若起诉,由债务人以个人财产归还。但夫妻双方一旦结婚是很难分清谁是谁的财产。婚后即便是男方用自己的工资偿还,也还是夫妻共同财产。
-
婚前债务如果离婚,一方欠债可否判给另一方甘肃在线咨询 2021-11-23离婚前一方欠的债务不一定属于共同债务,如果用于夫妻婚后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债务,或者是对方事后认可的共同债务。
-
婚内有一方欠债,另一方不知,如果离婚另一方要一起还债吗贵州在线咨询 2022-09-11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所负债务:《》第四十一条规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由此可以看出离婚时夫妻共同生活所负债务属于法定的,应由夫妻双方承担偿还义务,如果共同财产不足以时,由双方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由判决确定各自的承担比例,但需要指出的是此处的协议清偿和判决承担只对夫妻之间产生约束力,不能对
-
欠债了不少要离婚,因一方欠债导致离婚是如何?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7-22根据《婚姻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由此可以看出离婚时夫妻共同生活所负债务属于法定的共同债务,应由夫妻双方承担偿还义务,如果共同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由双方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由法院判决确定各自的承担比例,但需要指出的是此处的协议清偿和判决承担只对夫妻之间产生约束力,不能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