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是否适用于网贷合同纠纷?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2 10:20:31 131 人看过

网贷合同纠纷可以申请仲裁。最高人民法院的批复很明确,在网上贷款合同纠纷中,有两起仲裁违反法定程序的具体案件。1、当事人签订网上借款合同,未发生纠纷的,签订调解和解协议,申请仲裁;2、一些网贷平台采用格式条款规定借款人放弃申请仲裁员回避、提供证据、抗辩等基本程序性权利,甚至同意借款人放弃不执行仲裁裁决申请的权利。

网贷合同纠纷怎么处理

借款合同纠纷的解决方式多样,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四种:

1、协商。合同当事人在友好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协商解决纠纷,这是最佳的方式。

2、调解。合同当事人如果不能协商一致,可以要求有关机构调解如,一方或双方是国有企业的,可以要求上级机关进行调解。上级机关应在平等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而不能进行行政干预。当事人还可以要求合同管理机关、仲裁机构、法庭等进行调解。

3、仲裁。合同当事入协商不成,不愿调解的,可根据合同中规定的仲裁条款或双方在纠纷发生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4、诉讼。如果合同中没有订立仲裁条款,事后也没有达成仲裁协议,合同当事人可以将合同纠纷起诉到法院,寻求司法解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九十条【不可抗力】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免除其违约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17日 16:1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网贷相关文章
  • 侵权纠纷是否适用仲裁方式解决
    关于在侵权纠纷中涉及到财产权部分的纠纷,原则上是允许进行仲裁的。然则,对于婚姻关系、领养、监护、抚养以及继承等复杂特殊的事项,通常并不适用仲裁机制。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明文规定,平等主体间的公民、法人及其他社会组织所引发的各类合同纠纷与其他涉及财产权益的纷争,原则上都可以通过仲裁途径解决。然而,以下两类纠纷却无法纳入仲裁范围:(一)与婚姻、领养、监护、抚养以及继承等特定身份关系有关的纠纷;(二)依据法定程序应交由行政机关予以处理的行政争议。《仲裁法》第二条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2024-08-04
    267人看过
  • 工程合同纠纷是否适合通过仲裁方式处理?
    工程合同纠纷是可以适用仲裁的。工程合同纠纷是属于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是可以选择仲裁的,但双方当事人在签订工程合同时,必须达成仲裁协议,双方没有达成仲裁协议的,不可以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只能选择其他的解决方法,当事人可以选择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也可以选择其他机关进行调解。工程合同纠纷可以约定管辖吗一般情况下,工程合同纠纷通常可以约定管辖。建设工程合同纠纷一般是让合同约定的履行人民法院来进行管辖的,但是如果合同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那么通常会让发包人接受起诉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来进行管辖。如果有两个以上的人民法院对该案子有管辖权的,原告可以向两个中的一个人民法院来提起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二条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第二十一条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有仲裁协议;(二)有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三)
    2023-07-01
    409人看过
  • 合同纠纷适用于劳动仲裁吗,法律上如何认定
    合同纠纷如果是属于劳动合同纠纷,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争议的,可以适用劳动仲裁,其他的合同纠纷不能适用劳动仲裁。劳动仲裁是合同当事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进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九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九条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温馨提示】并不是每种情况都是客观一致的,一个同类型的答案能够解决我们遇到的85%法律风险。但真正的解决方案需要具体问题
    2024-05-10
    153人看过
  • 仲裁法适用于什么纠纷,哪些不能申请仲裁
    一、仲裁法适用于什么纠纷,哪些不能申请仲裁从我国的法律规定和国际上的通行作法看,仲裁范围主要是合同纠纷,也包括一些非合同的民事经济纠纷。下列纠纷不能仲裁:(一)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二)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二、仲裁有哪些要求(一)提请仲裁的当事人应当是平等的民事主体,而不是行政法律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二)提交仲裁的纠纷限于民事经济纠纷,包括合同纠纷和涉及财产权益的非合同纠纷,主要有经济合同纠纷、技术合同纠纷、著作权合同纠纷、商标许可使用合同纠纷、房地产合同纠纷、涉外经济合同纠纷、海商、海事中的合同纠纷及其它民事经济合同纠纷,海事、房地产、产品质量、知识产权领域的侵权纠纷等。(三)涉及婚姻、家庭、继承方面的纠纷不能仲裁。这类纠纷虽然属于民事纠纷,一定程度上也涉及财产权益,但这类纠纷往往是与当事人自己不能自由处分的身份关系密切联系。(四)行政争议不能仲裁。
    2023-06-07
    137人看过
  • 买卖合同是否适用于仲裁解决的方式
    一、买卖合同是否适用于仲裁解决的方式可以。但是,要申请仲裁的话,应当事先签订有效的仲裁协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四条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二、买卖合同诉讼有效期多久买卖合同的诉讼时效为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三、买卖合同中买受人有哪些需要履行的义务买卖合同中的买受人的义务分别有:1.买受人支付价款的义务;2.买受人的风险负担义务;3.买受人的检验义务;4.买受人的通知义务;5.法律规定和当事人约定的其他
    2023-11-13
    243人看过
  • 论劳动保障纠纷是否适用仲裁时效
    诉讼时效解释ent:2em>在日常生活中,一些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往往以押金、押金、保险、抵押、医疗责任风险押金等名义收取押金或变相收取押金;此外,一些单位还擅自扣押劳动者身份证、学历证等证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时,擅自向劳动者收取钱款、证件。事实上,他们利用自己的强势地位迫使工人接受不合理的条件。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就业压力巨大,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往往接受这些不合理的要求。为了在法律上平衡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利益,我国相关劳动法律法规明确禁止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收取劳动合同保证金、扣押劳动者身份证和学历证书。1994年,劳动部通知第二条,公安部、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劳动管理切实保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通知》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向职工收钱、收物员工不得扣留、抵押居民身份证、个人身份证、个人身份证、暂住证或者其他证明个人身份的证件。扣押、抵押或者擅自收缴劳动者
    2023-05-07
    462人看过
  • 网络借贷纠纷是否可以进行仲裁
    可以。最高人民法院的批复,还明确了在网络借贷合同纠纷中,仲裁违反法定程序的两种具体情形。1、当事人签订网络借贷合同且尚未发生纠纷时即签订调解、和解协议并申请仲裁,后发生一方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合同的情形,仲裁机构仍不经审理或者调解程序,就根据事先达成的调解、和解协议作出仲裁裁决或者仲裁调解书。2、部分网贷平台,采用格式条款约定借款人放弃申请仲裁员回避、提供证据、答辩等基本程序权利,甚至约定借款人放弃对仲裁裁决申请不予执行的权利。批复公布后,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负责人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解读。仲裁的本质在于有争议或者纠纷实际发生,无争议即无仲裁,仲裁的启动必须以实际发生争议为前提。考虑到上述两种情形比较复杂,人民法院在立案时很难判断,一般应在立案后按照民事诉讼法、仲裁法及有关司法解释规定的程序进行司法审查,作出裁定。无论是网络借贷合同纠纷,还是其他合同纠纷、财产权益纠纷,在人民法院对其仲裁裁决进行
    2023-04-27
    211人看过
  • 哪种纠纷不能适用仲裁
    仲裁是当代社会解决民事争议的重要方式之一,同审判一样,仲裁活动关乎了当事人的实体的权益,对于解决实际民事问题有着积极的意义。根据《仲裁法》相关规定,仲裁指的是当事人根据自身的需要所订立仲裁协议,自愿的将具有争议(可能产生争议)的事项交由仲裁机构进行裁判,而不采用司法机构审判的方式,双方接受该裁判约束的制度。同法院审判活动一样,根据自愿的原则,双方对于这份仲裁协议均受到一定的约束。一般来说,双方在产生纠纷时,根据双方之前所签订的合同,将裁决的权利主动的自愿的交给第三方机构(仲裁机构)进行处理。一般来说仲裁协议有着以下两种形式:一是在争议发生之前,双方所订立,在现实生活中,它常常识作为合同中的一项所出现,此时我们称之为仲裁条款;而另外一种是双方发生了争议之后,决定交给仲裁机构进行解决纠纷所订立的。事实上,它是把已经发生的争议交交给仲裁机构进行仲裁的协议。但是,在上述两种形式中,无论是选择争议前
    2023-04-29
    380人看过
  • 哪些纠纷适用劳动仲裁
    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规定,劳动关系适用于以下劳动纠纷: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5、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劳动仲裁终局裁决适用范围1、终局裁决的适用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条下列劳动争议,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一)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下称“小额案件”);(二)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2、“小额案件”的金额是否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其中“小额案件
    2023-08-17
    160人看过
  • 劳动合同协议劳动纠纷适用什么仲裁
    合作协议没有劳动关系,不能进行劳动仲裁。根据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劳动仲裁:(一)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辞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用、经济补偿或者赔偿发生的争议;(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发生劳动纠纷没有劳动合同可以申请仲裁吗可以,没有劳动合同可以通过以下证据证明劳动关系:1、工资收入证明,如工资表、工资条、工资银行存折等;2、工作证、工卡;3、入职登记表、录用通知书、报名表等;4、住房公积金、社保缴纳登记证明;5、考勤记录,如考勤表、打卡记录等;6、证人证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
    2023-08-08
    250人看过
  • 哪些合同纠纷适合选择仲裁解决
    一、哪些合同纠纷适合选择仲裁解决以下合同纠纷可仲裁解决:1.海事、海商合同纠纷。包括海上货物运输、海上旅客运输、船舶租赁、海上拖船、海上保险合同等纠纷。2.房地产合同纠纷。包括房地产转让、房地产抵押、房屋租赁合同纠纷。3.经济合同纠纷。包括购销、建设工程承包、加工承揽、货物运输、供用电、仓储保管、财产租赁、借款、财产保险以及其他经济合同纠纷。4.技术合同纠纷。包括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合同纠纷。5.金融、证券、期货交易纠纷。6.知识产权合同纠纷。包括著作权与商标许可证使用合同纠纷、专利使用许可合同纠纷等。7.涉外经济合同纠纷。包括涉外买卖、委托买卖、运输、技术转让、租赁、保险和中外合资、合作合同纠纷,以及涉外经济贸易中的其他合同纠纷。二、合同纠纷仲裁多少钱1.仲裁费包括案件受理费和案件处理费,案件受理费按下列标准收取:(1)争议金额在十万元以下的收取5‰,最低不少于二十元;
    2023-07-15
    334人看过
  • 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适用仲裁法吗
    ​一、什么是农村土地承包农村土地承包是指采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家庭承包方式,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农村土地,可以采取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农村土地承包后土地的所有权性质不变,承包地不得买卖。二、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适用仲裁法吗我国《土地管理法》中对宅基地纠纷的解决办法,主要有三种:1、协商解决。《土地管理法》第16条第1款规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据此规定,公民之间发生的宅基地纠纷,应当先通过协商的方式加以解决。2、行政解决。《土地管理法》第16条第2款规定: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该法还规定,侵犯土地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争议,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犯、赔偿损失。3、司法解决。《土地管理法》第16条第2款规定: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
    2023-06-09
    192人看过
  • 仲裁委员会能否裁决合同纠纷
    可以,根据我国《仲裁法》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因合同纠纷发生争议的,可以申请仲裁。一、一起合伙的经济纠纷应该怎么处理当事人发生合伙经济纠纷的,可以按照合伙协议约定的争议解决方式解决纠纷,没有约定的,可以采取协商、申请仲裁、向人民法院起诉等方式。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仲裁法》第二条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二、房屋租赁合同纠纷解决方式有哪些房屋租赁合同纠纷解决方法包括协商、调解、仲裁、诉讼。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三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第一百二十条规定,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
    2023-03-07
    496人看过
  • 著作权合同纠纷的仲裁属于
    当事人提出仲裁申请的,确定仲裁员,确定仲裁机构、进行仲裁。首先应向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书写明相关内容,仲裁委员会在收到仲裁申请书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如果决定立案的,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五日之内会向双方发出相关的书面通知,同时将申请书副本送达对方,并要求其十五日内提交答辩书和证据。在仲裁开始前会先进行调解,调解无果即进行仲裁。一、公司拒绝支付工伤待遇申请仲裁的流程是什么?1、提交申请书: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2、仲裁受理: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五日内将申诉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说明理由。3、开庭审理:仲裁庭应当于开庭的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对申请人按照撤诉
    2023-03-05
    84人看过
换一批
#网络侵权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网贷
    词条

    网贷是指个体和个体之间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的直接借贷。个体包含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网络借贷作为新型借贷平台,贷款公司通常是在线运营,因此它们可以以较低的管理费用运营,并且比传统的金融机构更便宜地提供服务。... 更多>

    #网贷
    相关咨询
    • 劳动仲裁是否适用于劳动争议仲裁?
      江西在线咨询 2022-12-14
      仲裁分很多种: 1、《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的劳动仲裁;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下面。 2、《仲裁法》规定的合同等商事仲裁;有归司法局管的,也有市制发的。一般地级市都有仲裁委。如北京仲裁委员会,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主页-中国广州仲裁委员会 3、《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规定的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 此外,还有涉及海事仲裁的,如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 4、仲裁法调整的实际上是商事仲裁。劳
    • 适用哪些仲裁程序解决合同纠纷
      浙江在线咨询 2023-06-10
      1、经济合同纠纷。包括购销、建设工程承包、加工承揽、货物运输、供用电、仓储保管、财产租赁、借款、财产保险以及其他经济合同纠纷。 2、房地产合同纠纷。包括房地产转让、房地产抵押、房屋租赁合同纠纷。 3、技术合同纠纷。包括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合同纠纷。 4、金融、证券、期货交易纠纷。 5、知识产权合同纠纷。包括著作权与商标许可证使用合同纠纷、专利使用许可合同纠纷等。 6、涉外经济合同
    • 保险合同纠纷适合诉讼还是仲裁?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7-29
      诉讼案件由法院指定法官审理,当事人不能选择法官。仲裁案件中,当事人具有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仲裁员的权利,而仲裁员自身,可能是律师,可能是学者,也可能是业界专家,这使得仲裁员看待事情的角度和法官会有所不同。
    • 合同仲裁适用于哪些情况?
      福建在线咨询 2024-11-23
      根据《仲裁法》第2条规定,发生纠纷的平等主体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这些主体之间产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进行仲裁。同时,仲裁的争议事项应当是当事人有权处分的,也就是说,只有当事人具有处理该争议的权力和资格。此外,仲裁范围应当局限于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
    • 工伤赔偿纠纷是否是适用仲裁的程序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8-28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第(五)款规定,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是劳动仲裁的范围。相关条款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