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通常情况下是怎么判刑的
1、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最新判刑标准是: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罪的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第二款,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对于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量刑标准,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名胜古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由此可见,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的刑罚是比较重的,主要因为是国家保护的名胜古迹是历史文化的珍贵遗产。因此,建议大家日常生活或者旅游时,尽量不要触犯本罪。
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本罪的所侵害的客体是国家有关名胜古迹的管理秩序,对象则为国家保护的名胜古迹。所谓名胜古迹,包括风景名胜及文物古迹。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名胜古迹,情节严重的行为。
3、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4、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即明知是国家保护的名胜古迹而故意损毁。
-
什么标准下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才立案?
355人看过
-
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司法判决
416人看过
-
传播恐怖疫情,虚假恐怖信息应当如何定罪
107人看过
-
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刑事责任怎么样追究?
81人看过
-
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一般判决依据是什么?
324人看过
-
怎样认定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396人看过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辨认能力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的认识能力。控制能力是指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 对于一般公民来说,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生理和智力发育正常,就具有了相应的辨认和控... 更多>
-
传播恐怖疫情虚假恐怖信息的法律如何判刑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8-02传播恐怖疫情虚假恐怖信息如果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将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严重扰乱社会秩序是指下列行为: (一)致使机场、车站、码头、商场、影剧院、运动场馆等人员密集场所秩序混乱,或者采取紧急疏散措施的; (二)影响航空器、列车、船舶等大型客运交通工具正常运行的; (三)致使国家机关、学校、医院、厂矿企业等单位的工作、生产、经营、教学、科研等活动中断的; (四)造成行政村或者社区居民生活
-
虚假传播恐怖信息罪怎么量刑广东在线咨询 2023-09-22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什么是传播虚假的恐怖信息罪西藏在线咨询 2021-11-29编造和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刑法第291条)是指编造爆炸威胁、生物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中的虚假罪是什么?北京在线咨询 2021-11-12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是指编造爆炸威胁、生物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构成本罪的要件如下: 一、主要要件。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可以构成本罪。 二、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对象是社会秩序,包括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单位的工作、生产、经营、教学、科研等秩序,公共场所、交通秩序,以及人民的正
-
疫情期间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应该如何判刑西藏在线咨询 2022-09-13《关于审理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的“造成严重后果”,处五年以上:(一)造成三人以上轻伤或者一人以上重伤的;(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三)造级以上区域范围居民生活秩序严重混乱的;(四)妨碍国家重大活动进行的;(五)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关于审理编造、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