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认可的商标侵权案件合法来源鉴定方式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9-21 19:15:06 136 人看过

一、业界认可的商标侵权案件合法来源鉴定方式

业界认可的商标侵权案件合法来源鉴定方式是:

需要从商品价格、商业发票、经营记录等多种因素综合确定。商标侵权的“合法来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首先,辩护的主体应该是合法的。在商标侵权诉讼中,权利人的主张一般针对侵权商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对于侵权商品的生产者来说,除了受他人委托加工的以外,大部分诉讼都是因其主动侵权引起的,生产者具有主动追求侵权结果的主观故意,属于恶意的范畴,因此不能是善意第三人。所以,能声称所售侵权商品有合法来源的,只能是经营者,也就是商品的销售者。

2.其次,主观上,经营者需要商誉侵权经营者的主观善意是指侵权商品的销售者主观上不知道其经销的商品侵权。

3.第三,客观地说,来源应该是合法的合法来源是商品合法来源的基础。在商标侵权的司法实践中,一般推定经销商销售的商品没有合法来源。然而,这只是一个法律推定。经销商要想不承担侵权责任,必须提供他经销的产品来源合法的证据,即经销商通过合法渠道获得产品。

二、商标侵权行为有哪些

1.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2.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

3.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

4.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

5.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

6.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

7.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

三、商标侵权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侵权商标的诉讼时效是三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1日 12:1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法院对商标侵权案件的裁决方式
    侵害商标权纠纷,法院会根据原告的诉讼请求,查明案情,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的行为。可以销毁构成侵权的物品,拆除侵权使用的设备,没收用于侵权的工具、模具。还可以消除影响,恢复被侵权人的名誉,如责令被侵权人在报刊杂志上发表道歉声明,从而恢复被侵权人的商业信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六十三条: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侵害商标权纠纷什么意思是根据商标权被侵犯为内容引起的纠纷。一般有以下情形:(一)关于相关公众根据商标法的规定,判断商标相同或者近似要以相关公众的一般注意力为准,因此,划定相关公众的范围就十分重要。《若干解释》第八条对商标法中规定的“相关公众”作了规定,商标法所称相关公众,是指与商标所标识的某类商品或者服务有关的消费者和与前述商品或者服务的营销有密切关系的其他经营者。(二)关于商标相同与商标近似根据商标法的规定,对侵犯商标权行为的认定与
    2023-06-30
    270人看过
  • 商标侵权合法来源的处罚是怎样的?
    一、商标侵权合法来源的处罚是什么?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制造工具,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处罚款,违法经营额少于五万元的,可以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销售。二、构成商标侵权的要素是什么?具备下述四个构成要件的,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侵权行为:1.必须有违法行为存在,即指行为人实施了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的行为;2.必须有损害事实发生,即指行为人实施的销售假冒商标商品的行为造成了商标权人的损害后果。销售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商品会给权利人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同时也会给享有注册商标权的单位等带来商誉损害。无论是财产损失还是商誉损害都属损害事实。3.违法行为人主观上具有过错,即指行为人对所销售的商品属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事实系已经知道或者应当知道。4.违法
    2024-01-11
    441人看过
  • 商标侵权有合法来源能否免责
    一、商标侵权有合法来源能否免责虽然有合法来源,但是要看是否保留有相应的证据。如果证据不足也是比较被动的。另外如果有合法来源,但是主观上是恶意的,那么仍不能免责。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专门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并可处以罚款。二、商标侵权赔偿标准确定赔偿数额的标准如下:(1)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包括被侵权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2)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3)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4)对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侵权人因侵权所得利益,或者被侵权人因被侵权所受损失难以确定,当事人就赔偿数额达成协议的
    2023-05-02
    395人看过
  • 如何确认侵权商品来源的合法性问题
    一、如何确认侵权商品来源的合法性问题确认侵权商品来源的合法性问题的方法需要从商品价格、商业发票、经营记录等多种因素综合确定。商标侵权的“合法来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首先,辩护的主体应该是合法的。在商标侵权诉讼中,权利人的主张一般针对侵权商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对于侵权商品的生产者来说,除了受他人委托加工的以外,大部分诉讼都是因其主动侵权引起的,生产者具有主动追求侵权结果的主观故意,属于恶意的范畴,因此不能是善意第三人。所以,能声称所售侵权商品有合法来源的,只能是经营者,也就是商品的销售者。2.其次,主观上,经营者需要商誉侵权经营者的主观善意是指侵权商品的销售者主观上不知道其经销的商品侵权。3.客观地说,来源应该是合法的。合法来源是商品合法来源的基础。在商标侵权的司法实践中,一般推定经销商销售的商品没有合法来源。然而,这只是一个法律推定。经销商要想不承担侵权责任,必须提供他经销的产品来
    2023-12-30
    205人看过
  • 商业秘密"合法来源"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1)独立开发取得。即商业秘密以外的其他人通过独立思考、自行研发、独立构思而取得该商业秘密。对此,被控侵权人需举出充分证据予以证明。由于举证难度相对较大,实践中被告抗辩成功的案例相对较少。(2)通过反向工程获取商业秘密。反向工程抗辩主要适用于技术信息方面,被告抗辩其是通过技术手段对公开渠道取得的产品进行拆卸、测绘、分析而获得该产品的有关技术信息;(3)权利人自己泄密。采取合理的保密措施防止商业秘密信息公之于众,是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权获得法律保护的重要前提。如果权利人未采取合理措施,或者随意将秘密泄露给他人,则该信息将失去商业秘密的保护;(4)合法受让或被许可而获得商业秘密。和知识产权一样,使用人可以通过与权利人订立许可使用协议并支付一定费用的方式,约定在一定范围内使用商业秘密。(5)个人信赖。这是侵犯客户名单纠纷中被告可能采取的一种抗辩,对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应用法律
    2022-11-22
    258人看过
  • 对"商业软件"的侵权方式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十六条第二项规定,软件的合法复制品所有人享有为了防止复制品损坏而制造备份复制品的权利,但这些备份复制品不得通过任何方式提供给他人使用,并在所有人丧失该合法复制品的所有权时,负责将备份复制品销毁。可见通常情况下软件的合法使用者仅仅为了防止存储软件的介质损坏目的才能对该软件进行复制。侵犯软件的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等权利是大家比较容易识别的,以下举出几项容易被忽视的侵权方式:1、将一套软件安装在多台电脑上而造成的侵权一般的计算机软件使用许可协议都规定,用户购买的一份软件复制品仅能用于一台机器,并可为此而制作一份备份。由此可知,任何人将其购买的正版软件安装在多台计算机上的行为也属于未经许可的复制,即盗版行为。也就是说比如你买了一套微软的office软件,那么你就仅仅有在一台电脑上使用的权利,你不能将它同时既安装在办公室的台式电脑上又安装在家里的笔记本电脑上;你有一款心爱的
    2023-06-07
    269人看过
  • 商标侵权的认定、商标侵权行为的认定、如何认定商标侵权
    商标侵权行为种类商标法52条规定了5种侵犯商标的行为:1、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2、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3、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4、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5、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商标权侵权行为认定过程1、确定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权利范围。2、确定被控侵权的具体对象。3、将被控侵权对象与注册商标和该注册商标所核定使用的商品进行比较,认定被控侵权的商标与注册商标是否相同或者近似,以及被控侵权商标所使用的商品与该注册商标所核定使用的商品是否属于同一种类或者相类似。4、通过认定侵权行为的3个步骤,特别是经过将被控侵权对象与注册商标和该注册商标所核定使用的商品进行比较后,就能认定是否构成商标侵权。认定商标侵权的重点、
    2023-02-27
    257人看过
  • 怎样证明侵权商品来源合法
    一、怎样证明侵权商品来源合法合法来源,一般认为应是指使用者、销售者、复制品的发行者、出租者通过合法的进货渠道、正常的买卖合同和合理的价格从他人处购买被控侵权产品,或复制品的出版者、制作者能证明其出版、制作有合法授权的行为。因此多数学者认为认定“合法来源”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主体适格;2、客体符合;3、主观上“不知道”;4、客观上来源合法。一般情形,符合以上4个条件的,则构成合法来源。二、产品被侵权后该如何取证1、委托专业的知识产权公司调查取证。由于商标权案件专业性较强,由权利人自行取证,对取证的方向和范围把握的十分准确会有一定的难度。一般说来,专业的调查取证要比当事人调查取证更为方便、有效,收集证据的范围也更加广泛、精确,在司法实践中往往具有较高的可信度。2、向行政机关举报取证。向侵权所在地工商举报后,上述部门可以查阅、复制与案件有关的合同、帐册等有关文件,询问当事人和证人,采用拍照
    2023-04-13
    439人看过
  • 依法界定商标侵权赔偿标准的方法探析
    一、依法界定商标侵权赔偿标准的方法探析依法界定商标侵权赔偿标准的方法探析是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对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二、商标侵权案件的诉讼期限是多久商标侵权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最长不超过二十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
    2023-09-17
    153人看过
  • 商标侵权诉讼中销售者如何行使合法来源抗辩权商标侵权
    商标作为现代标志承载着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综合信息传递的媒介。商标作为企业CIS战略的最主要部分,在企业形象传递过程中,是应用最广泛、出现频率最高,同时也是最关键的元素。企业强大的整体实力、完善的管理机制、优质的产品和服务,都被涵概于标志中,通过不断的刺激和反复刻画,深深的留在受众心中。广东通法正承律师事务所欧志强律师[案例]2008年1月,广州某律师事务所受鲁道夫·达斯勒体育用品波马股份公司委托,在佛山某购物广场通过公证购买了标有某国际知名品牌(商标权人是鲁道夫·达斯勒体育用品波马股份公司)的运动鞋两双,并据此向佛山市禅城区人民法院提起商标侵权诉讼,要求佛山某购物广场停止侵权,并赔偿商标权人经济损失人民币5万元。佛山某购物广场委托我们作为代理人应诉,并向我们提交了其从佛山市某劳保用品有限公司、佛山市禅城区某百货贸易部处购进涉嫌侵权运动鞋的购货合同、进货单据、付款凭证,上面显示涉嫌侵权运
    2023-04-23
    425人看过
  • 有渊源的商标侵权案件怎么判决?
    商标侵权诉讼的主体、诉权和责任问题探讨我国商标法和商标法实施细则以及司法解释所规定的商标侵权,大多都是按照商标侵权行为的内容或者类型来确定案件管辖和案件主体的。商标法第57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二)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三)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四)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五)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六)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七)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但是事实上,商标法所保护的商标专用权都是由主体行使的
    2023-06-21
    454人看过
  • 侵权和违约的界定方式
    知识产权犯罪
    对侵权和违约进行区分,按照以下方式:违法性不同,行为主体不同,侵犯的客体范围不同。侵权行为是指侵犯他人的人身财产或知识产权,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是指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条件的行为。区分故意侵权与过失侵权我国商标法虽在第五十六条第三款规定了过失侵权,但是从整个商标法来看,其并未对故意侵权与过失侵权作出详细的区分。因此,笔者认为,商标法应将故意侵权与过失侵权加以区分,并对不同情况下的侵权损害赔偿予以分别规定。其理由如下:1.现实的局限。在经济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注册商标,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注册商标不可能为社会公众都知晓,这既给侵权行为人提供了可乘之机,又给如何确定在发生商标侵权后,判定侵权行为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增加了难度。如前所述,大量注册商标的存在,使侵权行为人并不一定就会知晓自己使用在产品或服务上的商标是别人已经申请注册的商标。同时,由于商标权
    2023-07-06
    180人看过
  •  探讨解决商标权侵权案件的方法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商标侵权案件可以由侵权行为发生地或侵权人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被侵权人可以选择侵权行为地或侵权人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最高人民法院指定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人民法院一般商标侵权案件的处理采用民事制裁的方式,包括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主要办法,以及训诫、责令具结悔过、没收非法所得、罚款或拘留等措施。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商标侵权案件可以由侵权行为发生地或侵权人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对此,被侵权人可以自主选择侵权行为地或侵权人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同时,由于商标侵权案件较为复杂,目前,最高人民法院指定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人民法院一般商标侵权案件的处理采用民事制裁的方式。基于被侵权人行使的禁止请求权、损失赔偿请求权、归还不当利益请求权、恢复信誉请求权,人民法院可单独采用或合并采用以下办法:1、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害。可以销毁构成侵权行为的物品,拆除侵权行为所用的设备,收
    2023-09-11
    377人看过
  • 商标侵权法律维权方式
    商标侵权行为是指违反法律的规定,在相同或者类似商品或者服务上未经商标权人的同意擅自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损害商标权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商标侵权要承担的民事责任有:(1)停止侵害;(2)赔偿损失;需注意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的并说明提供者的,不承担赔偿责任。(3)消除影响,恢复名誉;(4)赔礼道歉。商标侵权的行政责任有:(1)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2)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专门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3)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处以非法经营额3倍以下的罚款;非法经营额无法计算的,处以10万元以下的罚款。如果商标侵权情节严重,还可能承担刑事责任。一、其他法条的规定,根据《商标法》第53条的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商标侵权案件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专门用于制造
    2023-03-14
    371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侵犯商标权的合法来源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6-28
      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但尚未构成犯罪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根据情节处以非法经营额50%以下或侵权所获利润五倍以下的罚款;对侵权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可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下罚款。 侵犯中国驰名商标,或商标侵权商品存在质量缺陷或安全隐患,造成重大人身财产损害、重大环境污染或重大安全事故的,将被处以违法经营额5倍的罚款,如违法经营额不足5万元的,处以25万元的罚款。 对5年内实施2次以上商标侵权行为或者
    • 商标侵权中提供合法来源如何认定
      新疆在线咨询 2023-08-29
      确认商标侵权中的合法来源,要考虑商品的价格,经营的记录,辩护主体的合法性,在处理商标侵权案子时,能够声称所销售的商品有合法来源的,只能是商品的销售者,不能是其他人。
    • 商标侵权的合法来源抗辩怎么规定?
      海南在线咨询 2022-10-15
      1、适用前提:侵权成立。2、主观要件:销售者具有主观善意。3、客观要件:侵权产品具有合法来源。
    • 商标侵权如何认定,商标侵权的案件要点,商标侵权
      山西在线咨询 2021-11-14
      商标侵权的认定:具备以下四个要件的,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侵权行为:1。必须有违法行为,即行为人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行为;2、必须发生损害事实,即行为人销售假冒商标的行为造成商标所有人损害的后果。销售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商品会给权利人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也会给享有注册商标权的单位带来商誉损害。财产损失和商誉损害都是损害事实。3、违法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即行为人已经知道或者应当知道销售的商品是假冒
    • 商标侵权是否适用合法来源?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8-13
      在商标侵权审判实务中,销售者常主张适用该合法来源抗辩条款。根据上述法条规定,侵权商品销售者免赔条件应是主观无过错与客观来源合法。本案中,第一被告提供了其进货合同及发票,但始终无法提供货物交付或货款支付的相关证据,其陈述的合同签订及履行过程的陈述也不符合一般交易习惯,而上家即第二被告亦否认合同的履行,故不能证明具有合法来源,不能免除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