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合同对方存在欺诈行为,应暂停履行合同并收集相关证据,以便采取民事或刑事救济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方式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法律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合同欺诈行为的构成特征
在民法上,所谓欺诈是行为人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而是对方做出错误意思表示订立合同的行为。欺诈的构成通常需要以下条件:
第一,合同欺诈行为。一方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做出错误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一般情况下,欺诈行为表现为积极的作为,但如果法律、合同或者交易习惯有告知义务而当事人沉默不作为,也构成欺诈。
第二,合同欺诈的故意。欺诈的构成以欺诈人欺诈的故意为必要,这是大陆法系的通说。所谓欺诈的故意含义有二:其一,须有使相对人陷入错误的故意;其二,须有使相对人因其错误而为一定意思表示的故意。仅仅是对方陷入错误,但没有使之基于该错误而为一定的意思表示,不能构成民法上的欺诈。如果一方当事人对于陈述虚假事实或者没有告知真实情况处于过失或者完全没有过失,则不能构成欺诈。
第三,因果关系。首先,相对人必须因欺诈而产生错误判断,欺诈人虽有欺诈行为,倘若相对人并未因此产生错误判断,则不能构成民法上的欺诈。其次,相对人因错误而为意思表示,错误与意思表示之间必须具有因果关系。如果相对人的意思表示非由于错误而产生,便不能产生民法上的欺诈后果;如果相对人虽然陷入错误,但并未因此而为意思表示,也不能构成民法上的欺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
如何应对房屋出卖人的欺诈行为处理
477人看过
-
存在房产欺诈的行为主要有哪些方面?
248人看过
-
4s店存在欺诈行为该如何投诉
459人看过
-
面对校园欺凌,警方是如何处理的
419人看过
-
银行存在欺诈行为吗
416人看过
-
公司对员工欺骗行为如何处理
308人看过
确认合同无效的情形有: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从而损害国家利益的;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是第三人利益的;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 合同无效是指合同... 更多>
-
企业应当如何面对合同欺诈行为台湾在线咨询 2022-05-31经常遇到的合同欺诈有以下几种: 一、伪造合同:欺诈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伪造合同主体、伪造合同内容等手法,凭空捏造或者虚构合同,骗取他人的财物。 二、货物引诱:欺诈方利用一些单位或个人急需某种紧缺或畅销商品的心理,谎称能提供诸如钢材、汽车、铝锭之类的紧俏商品,签订虚假的购销合同,骗取对方的定金或预付款。
-
在签署了供货合同后,发现对方存在欺诈行为,如何维权?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4-11-18在签署合同的过程中,如果意识到可能受到欺骗,首先应该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根据法律规定,受害人在已经发生的侵犯其人身、财产权益的犯罪行为或犯罪嫌疑人方面,拥有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提出报案和控告的权力。 如果被害人认为有必要,也可以向法院提交撤销合同的申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48条,如果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
-
如何应对商家欺诈行为及应对,如何应对商家欺诈行为的再次侵权行为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4-15在与商家发生纠纷后,消费者应注意收集与商家沟通协商过程中出现的书面材料等各类证据,以便协商不成时向工商部门投诉,必要时还可以采取提起诉讼的法律手段以维护自身权益。 首先,消费者应当辩识何谓商家“欺诈行为”。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出台的《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第三条规定:经营者在向消费者提供商品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 (一)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的; (二)采
-
面对新零售欺诈行为,消费者应该如何应对?河南在线咨询 2024-11-23如果您不小心遭受了网络诈骗,首先要做的是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以便尽快挽回受害人所遭受的经济损失。当您在在线购物时遭受欺诈行为时,以下几点需要牢记并实施:首先,请务必保留好所有与犯罪分子联系的电子邮件、银行汇款记录以及手机短信等所有相关记录;其次,以书面形式详细描述您的受骗过程;然后,携带记录的受骗经过和相关证据材料前往当地公安机关指定的刑事警察部门、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或派出所报案,现场会有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