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父母离婚孩子的归属问题,双方都可以争取孩子的抚养权。抚养权的关键是孩子的年龄。两岁以下的孩子是母乳喂养,这个年龄的孩子一般由女方抚养;两岁到十岁的孩子视哪一方的条件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法院一般会将抚养权判给有能力和有利于孩子成长的一方;十岁以上的孩子需要看孩子的意愿。
一、不要孩子不可能判不离
司法实践中,双方都不要孩子,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法院也会作出不准予双方离婚的判决。
在离婚诉讼中,夫妻两人都不要孩子,法院可以先行裁定暂由一方抚养。如果法院强行判给男方或女方抚养,抚养方势必会将孩子视为负担,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如果父母不履行监护职责,使子女的合法权益处于无人保护的状态,村委会或者居委会、民政部门和学校以及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等有关组织,可以担任临时监护人,向法院起诉要求父母支付抚养费用。
通常来讲,孩子未满两周岁,优先判给母亲。抚养两岁到八岁之间的孩子,综合考虑谁更适合抚养孩子。
八周岁以上的孩子,则通常会尊重孩子的意愿,确定抚养权。最根本的原则是最有利于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只有真心的想要抚养孩子,才能真的为孩子的成长考虑。
法院也是考虑到这一点,所以通过不判离的方式去促使这对父母正面、妥善、积极、主动的去解决孩子的抚养权问题。
二、夫妻离婚双方都想要孩子怎么办才好
建议协商处理,协商不成诉讼处理。
一般来说,法院判决离婚案件时,对于孩子抚养问题是这样处理的:
1、原则上,两岁以下的孩子判给母亲抚养。如果男方要求孩子抚养权,且能举证女方抚养孩子对孩子不利--例如女方吸毒,有传染病等,可以将孩子判给男方抚养。
2、比较大的孩子,例如八岁以上,孩子已经有一定的认知能力,法院判还做抚养权的问题是,一般会当面征求孩子的意见,如果孩子明确表示要求跟随其中一方,法院一般会按孩子的意见处理。
3、上述范围以外的抚养权问题,法院一般会综合考虑双方经济条件、文化程度、家庭其他成员情况等因素,以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为主要考虑点。如果一方要求抚养孩子,一般应举证说明自己一方抚养对孩子更有利,或者对方抚养孩子对孩子更不利。
4、一般同等条件下,法院倾向于女孩判给母亲抚养,男孩判给父亲抚养。
三、子女没有经济来源能要孩子的抚养权吗
没有经济来源可以申请孩子的抚养权。经济条件不是决定性因素,只是作为考虑因素之一,可以通过寻找稳定的工作以证明自己有能力抚养孩子。法律规定两岁以下的孩子一般会判给女方,除非女方存在实在无法抚养孩子的情况,如患有重疾等。法院在审理孩子抚养权归属的案件时,主要考虑的是孩子跟随哪一方更有利于其健身成长,十岁以上的孩子也会考虑本人的意见。
-
9岁孩子父母离婚,财产判给谁?
374人看过
-
未满周岁的孩子父母离婚法院会把孩子判给谁
403人看过
-
一般孩子不满两周岁离婚会给谁?父母离婚父亲的房子归谁?
406人看过
-
一方得到孩子四岁父母离婚会判给哪一方?
231人看过
-
如果孩子1岁多父母离婚的话应该判给谁
119人看过
-
离婚后,一周岁的孩子会判给谁
147人看过
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离婚诉讼的完整流程: 1、有二审:起诉→受理→审理→调解→判决→上诉→二审→判决立即生效 2、... 更多>
-
孩子判给谁,孩子3岁半,父母离婚孩子判给谁,孩子新疆在线咨询 2022-07-07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亲生活。对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以优先考虑:(1)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2)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3)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4)子女随其生活,对子女成长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
-
孩子现在不到一岁,若父母离异,孩子会判给谁青海在线咨询 2023-06-01是母乳喂养吗?子女的抚养权问题是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出发,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具体的情况判断。2周岁以下如无其他特殊情况一般由母亲抚养。
-
父母吵架一岁半的孩子会判给谁河南在线咨询 2022-10-16根据《婚姻法》第36条并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的规定,对于离婚诉讼中子女抚养的问题,可以归纳如下: (1)两周岁以下的子女的抚养问题。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都处在哺乳期,一般随母方生活。但是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①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②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③因
-
-
家有两岁孩子,父母会判给谁甘肃在线咨询 2022-10-27孩子抚养权归属以有利于孩子成长为原则。双方的经济收入、教育水平、居住情况、孩子生活习惯和父母情况等等作为判断依据。。。温馨提示:建议请律师,如需具体咨询或帮助,可与我联系面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