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成年犯罪是否能立案侦查
对于所述的情况,我们可以指出,根据我国法律,年满14周岁但未满16周岁之人在实施故意杀人、故意伤害以及致人重伤或死亡等行为时,依法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对于已满16周岁之成年人士,无论其触犯何种罪行,均必须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起相应的刑事责任。因此,无论是审判机关还是检察机构,对于上述各类情形下涉及到的案件,都有权提起并依法展开立案调查。
《刑法》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二、未成年犯罪有案底吗
需要明确指出的是,案底无法被撤销或消除;
不过,相对于成年人而言,未满法定成年年龄的未成年人所涉及的违法犯罪行为仍会形成相应的案底纪录。
然而,根据相关规定,这些未成年人的犯罪资料未经司法机关的批准和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都无权进行查阅或调取。
在这里提及的“案底”,通常是指某个人曾经实施违法或者犯罪行为,留下了深刻的历史纪录。
这也被称为犯罪人员犯罪纪录制度,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它主要是指有过刑事犯罪前科的档案记录,且这些犯罪档案往往由公安部门统一保管。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法律的力量不仅仅在于它的约束力,更在于它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它教育我们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未成年犯罪是否能立案侦查”,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价值的启示和教训。我们应该珍视这些教训,将它们内化为我们的行为准则,以便更好地遵守法律,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
-
成功立案侦查犯罪未遂案例分析
189人看过
-
经济犯罪案件立案侦查能否延长
461人看过
-
未成年人偷钱行为是否需要立案侦查?
489人看过
-
刑事立案侦查两年未起诉是否合理
388人看过
-
能否在案发地立案侦查?
500人看过
-
诈骗案立案侦查是否就能破案
494人看过
-
立案侦查后是否会立即成为逃犯?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4-11-23立案程序完成并不代表立即采取网络通缉行动。若案件已进入立案范畴并确认了犯罪嫌疑人身份,则有可能实施网络追逃措施。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通缉被视为一种特殊的强制执行逮捕措施,仅适用于在逃且符合逮捕法规的行为标准犯罪嫌疑人。在网络追逃方面,其适用范围更加广泛,不仅适用于已受理并办理逮捕法律手续的在逃犯罪嫌疑人,还包括在刑事拘留期间的在逃犯罪嫌疑人。
-
公安机关立案后不侦查,是否构成犯罪?香港在线咨询 2022-07-09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公安机关立案后三个月以内未侦查终结的,人民检察院可以向公安机关发出立案监督案件催办函,要求公安机关及时向人民检察院反馈侦查工作进展情况。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 第五百六十四条人民检察院通知公安机关立案或者撤销案件的,应当依法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公安机关在收到通知立案书或者通知撤销案件书后超过十五日不予立案或者未要求复议、提请复核也不撤销案件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发出纠正
-
刑事案件经侦查后退侦是否构成犯罪江苏在线咨询 2022-06-10不一定,退侦的案件,一般都是要判的案件,如果不能判肯定不会批捕,因为案件太多了,检察院弄不过来,所以退侦,增加办理时限,要是案件不够检察院也不会保留,直接退给公安局。
-
有案底立案侦查两年未起诉是否合理湖北在线咨询 2023-03-04刑事立案侦查两年还没有起诉的这种情况是合理的,公安机关从立案到侦破这一过程一般需要一定的时间。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批准决定应当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确定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的种类和适用对象。批准决定自签发之日起三个月以内有效。对于不需要继续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的,应当及时解除;对于复杂、疑难案件,期限届满仍有必要继续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的,经过批准,有效期可以延长,每次不得超过三个月。
-
刑事立案侦查中止民事执行是否构成犯罪澳门在线咨询 2022-06-04一般来说,刑事立案侦查不会中止民事执行,只有公安机关侦查的案件与人民法院已受理或作出生效判决、裁定的民事案件系同一法律事实,人民法院同意撤销生效判决、裁定的,终止民事执行。《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已立案审理的经济纠纷案件,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认为有经济犯罪嫌疑,并说明理由附有关材料函告受理该案的人民法院的,有关人民法院应当认真审查。经过审查,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