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的补偿包括:
(一)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
(二)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
(三)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
(四)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补助和奖励办法,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助和奖励。征收个人住宅,被征收人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优先给予住房保障。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农村土地征收及补偿相关法律
1、什么是农村土地征收
农村土地征收是国家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由法定的主体依照法定程序,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转变为国家所有,并依法对丧失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补偿的制度。需要说明的是,“公共利益”应当需要公共界定,不能将“公共利益”征收与商业开发征收混为一谈!
2、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应当符合哪些规定
《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十九条规定,“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中确定的农用地转用指标;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用的,还应当符合城市规划和村庄、集镇规划。不符合规定的,不得批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第二十条规定,“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为实施城市规划占用土地的,按照下列规定办理:(一)市、县人民政府按照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拟订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用土地方案,分批次逐级上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二)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用土地方案进行审查,提出审查意见,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其中,补充耕地方案由批准农用地转用方案的人民政府在批准农用地转用方案时一并批准。(三)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用土地方案经批准后,由市、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按具体建设项目分别供地。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范围内,为实施村庄、集镇规划占用土地的,由市、县人民政府拟订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依照前款规定的程序办理。”
一般来说,涉及农用地转建设用地的建设占用土地,应该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中确定的农用地转用指标;如果是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用的,不仅要符合一般的条件,还应当符合城市规划和村庄、集镇规划。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为实施城市规划占用土地的大致需要经过三个程序:一是市、县人民政府按照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拟订方案,分批次逐级上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二是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方案进行审查,提出审查意见,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三是方案经批准后,由市、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按具体建设项目分别供地。
【法律政策】《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十九条。
3、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审批权限是如何划分的
《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的道路、管线工程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国务院批准的建设项目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由国务院批准。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为实施该规划而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按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分批次由原批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机关批准。在已批准的农用地转用范围内,具体建设项目用地可以由市、县人民政府批准。
本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以外的建设项目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因此,我国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审批主体有四级:
第一级是国务院,行使对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的道路、管线工程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国务院批准的建设项目占用土地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审批权。
第二级是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行使国务院、市、县人民政府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审批范围之外的土地转用审批权。
第三级是市人民政府,行使相应的已批准的农用地转用范围内的具体建设项目用地转用审批权。
第四级是县级人民政府,行使相应的已批准的农用地转用范围内的具体建设项目用地转用审批权。
【法律政策】《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四条。
4、农村土地征收审批手续和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审批手续有什么联系
《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五条第三款规定,“征收农用地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先行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其中,经国务院批准农用地转用的,同时办理征地审批手续,不再另行办理征地审批;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征地批准权限内批准农用地转用的,同时办理征地审批手续,不再另行办理征地审批,超过征地批准权限的,应当依照本条第一款的规定另行办理征地审批。”
在我国,征收农用地必须先行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因此农村土地征收审批需要以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审批通过为前提。要征用农村土地,上述两个审批均应获得准许方可进行。另外,为了简化程序,相应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审批权和征地审批权由同一审批主体行使时,两个审批手续应同时办理,不再另行办理征地审批;如果上述相应的两个审批权归属于不同的审批主体,则应按法律规定另行办理征地审批手续。
【法律政策】《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五条第三款。
5、土地征收的审批权艰是如何划分的
《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征收下列土地的,由国务院批准:(一)基本农田;(二)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三十五公顷的;(三)其他土地超过七十公顷的。征收前款规定以外的土地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务院备案。……”
依照该规定,我国土地征收的审批主体有两级:一级是国务院,国务院行使对基本农田、超过35公顷的耕地和超过70公顷的其他土地征地审批权。另一级是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省级人民政府行使上述三项规定之外的审批权,同时审批必须报国务阮备栗。
【法律政策】《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五条。
6、具体建设项目需要占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外的土地,并且涉及农用地的,应符合哪些规定
《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具体建设项目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国有建设用地。能源、交通、水利、矿山、军事设施等建设项目确需使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外的土地,涉及农用地的,按照下列规定办理: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时,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用地有关事项进行审查,提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报批时,必须附具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报告。
-
农村交养老保险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50人看过
-
债务重组收益的未来发展趋势
343人看过
-
城市拆迁补偿标准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展望
203人看过
-
农村合作医疗报销的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
61人看过
-
驾照改革的未来发展趋势
176人看过
-
信访维稳的未来发展趋势
325人看过
土地征收是国家为了公共利益需要,以补偿为条件,依法强制将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转为国家所有的城市用地的行为。 用地单位在征地时按照法律规定或协议给予被征地农民或集体组织的补偿费用。征用耕地的补偿费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属物和青苗... 更多>
-
中国债券业未来发展趋势如何?云南在线咨询 2022-11-13国债券市场迅猛发展,债券发行规模已经跨入全球前列,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债券市场,但与发达市场相比,未来潜力还比较大。根据当今经济形势,中国债券发行量将会继续保持增加趋势。
-
凉山州菜地改造发展趋势重庆在线咨询 2023-09-181、菜地遇到征收依照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 2、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单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数量计算。 3、征收土地应当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
-
未来我国担保公司发展趋势会是如何呢?广东在线咨询 2022-07-25我国的担保行业从起步到现在经历了差不多20多年的风风雨雨,在过去的2012年,曾经发展迅猛的担保业也经历了诸多成长的烦恼,风险事件频发、业务总体规模萎缩、担保公司数量减少。但在今年,随着国家对中小企业发展的进一步支持,整个行业面临的金融形势改善,我国担保公司发展趋势将有好转的势头。
-
融资租赁概念发展趋势云南在线咨询 2023-07-22融资租赁是目前国际上最为普遍、最基本的非银行金融形式。它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用户)的请求,与第三方(供货商)订立供货合同,根据此合同,出租人出资购买承租人选定的设备。同时,出租人与承租人订立一项租赁合同,将设备出租给承租人,并向承租人收取一定的租金。
-
农村土地征地补偿款是按村里来发吗山东在线咨询 2022-03-141、一般来说是安置费、土地附着物补偿费及青苗费,但是由于现在对承包权的补偿还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因此对于补偿还是看征地的补偿方案;2、集体资产的受益者是所有人村集体以及使用人或者承包人。3、土地使用权并不一定依身份而生,即使村外的城市户口的人,仍然可以通过合法的方式获得该村的土地使用权或者承包权,如果土地被征收,依然可以以使用人或者承包人的身份获得补偿,但是不能再以集体一份子的身份获得补偿;4、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