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致人死亡与意外事故的区别有哪些?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01 15:34:28 393 人看过

过失致人死亡与意外事件的区别:

前者是指行为人在行为当时对行为可能致人死亡的后果是能够预见并已经预见了的,但行为人出于对当时主客观各种因素的考虑,轻信自己能够避免这种危害后果的发生而实际导致这种这一结果的发生;而后者则是指行为人在行为时是不能、不应当预见且实际上也确实没有预见到危害后果的发生的。

过失致人死亡与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处罚标准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与过失伤害致人死亡的量刑标准:

1、构成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2、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1日 08:2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意外事件相关文章
  • 区分过失致死与故意致死:关键因素有哪些?
    过失致死要件与故意致死的区别如下:1、过失致人死亡罪是侵犯的对象是别人的生命权,客观上,别人因过失死亡,主要要件为一般主体,主观上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对其行为结果有过失的心理状态;2、犯罪与故意伤害致死区分的关键是行为人是否主观上有故意伤害,过失伤害致死时,行为人主观上既没有杀人故意,也没有伤害故意,故意伤害致死显然是基于伤害的主观故意。过失致死的量刑标准?过失致人死亡罪可以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如果是情节比较轻的情况,可以处以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行为人触犯过失死亡罪,是指由于普通过失导致他人死亡的行为,过失致人死亡罪,在主观上必须是过失,即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结果,但是却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过于自信而轻信,能够避免以导致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结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
    2023-07-17
    396人看过
  • 猝死与意外死亡的区别
    一、猝死与意外死亡的区别外通常指外来的、突发的、非本意的、非疾病的客观事件,猝死与身体因素有关,可能不能认定为意外死亡。二、做意外死亡法医鉴定的程序(一)提出要求鉴定的申请。技术鉴定分为申请鉴定和委托鉴定两种,当事人提出申请鉴定,单位委托鉴定。申请必须以书面的形式进行,并提供相关的资料。(二)缴纳鉴定费。凡要求进行鉴定的申请人或委托人,必须在突出申请的同时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收费标准缴纳鉴定费。技术鉴定机构在收取鉴定费后,必须向申请人或委托人出具正式发票。申请重新鉴定时,必须再缴纳鉴定费。(三)受理立案。当接收申请人或委托人提出的书面申请和缴纳的鉴定费后,即已受理立案,并应在受理当天起按有关规定进行鉴定的准备工作。(四)作出鉴定结论。鉴定人作出鉴定结论。(五)书面通知鉴定结论。鉴定结论一经形成,在规定时限内尽快以规范的公文形式发给申请人或委托人。三、医疗事故死亡鉴定程序怎么进行医
    2023-04-14
    66人看过
  • 过失致人死亡与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处罚标准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与过失伤害致人死亡的量刑标准:1、构成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2、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的界限是什么根据司法实践经验,区别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应注重:1、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与间接故意杀人过失致人死亡罪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是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但凭借一定的自认为能够避免他人死亡的结果发生的因素,如行为人自身能力方面的技术、经验、知识、体力等因素,或他人的行为预防措施,以及客观条件或自然力方面的有利因素等,轻信他人死亡的结果不会发生,以致他人死亡的结果最终发生了。间接故意杀人,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但对这种结果的发生采取听之任之、有意放任的态度,从而导致他人死亡的行为,
    2023-08-14
    289人看过
  • 强奸致人死亡、抢劫罪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有哪些
    一、强奸致人死亡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强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实施强奸犯罪过程中,因使用暴力而直接导致被害人当场死亡或者经治疗无效而死亡的。这种情况,仍然以强奸罪定罪。如果在实施强奸妇女行为之后,为了报复、灭口等动机而将妇女或杀死的,不属于强奸致人死亡,而应当分别定强奸妇女罪、故意杀人罪,然后实行数罪并罚。二、抢劫罪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1、在抢劫过程中,使用暴力或者其它方法致人死亡的,不按故意杀人罪论处,也不以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合并论处,应以抢劫罪定罪处刑。2、如果出于复仇或者其它个人目的而杀死被害人后,遂乘机将其财物拿走的,不以能抢劫罪论处。因为行为人所实施的者杀人不是作为取得财物的直接手段,而是为了复仇或者出于其它个人目的,非法占有财物的意图是在杀人之后才产生的,所以构成两个独立的犯罪,即故意杀人罪和盗窃罪,实行数罪并罚。3、在抢劫行为完成之后,行为人出于灭口或者其它目的而杀死被害人的,应
    2023-06-19
    336人看过
  •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这么区分是意外还是过失
    一、交通事故致人死亡这么区分是意外还是过失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或者已经预见到而轻信能够避免造成的他人死亡,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两罪的主体均是一般主体,主观方面都是过失。交通肇事罪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过失致人死亡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交通肇事罪在交通运输活动中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过失致人死亡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因过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一是有无能力预见,指行为主体是否具有认识发生危害结果的能力;二、是有无预见的义务,指行为人有义务认识并避免危害社会的结果。意外事件的行为人主观内容是既不明知,也不具有应知的义务。而疏忽大意的主观内容,则是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导
    2023-03-12
    219人看过
  • 故意杀人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在刑法中的地位及区别
    故意杀人,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一种。是中国刑法中少数性质最恶劣的犯罪行为之一。故意杀人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区别:其根本区别在于行为人主观方面,前者以故意为其心理主观状态;后者为过失,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后者相对量刑较轻。故意杀人罪是对死亡的结果持希望或者放任的态度,过失致人死亡罪则对结果的发生持否定的态度。交通肇事罪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是什么交通肇事罪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如下:1、交通事故罪对被害人死亡后果的心理态度本罪为过失犯罪,行为人在交通事故中对被害人死亡的后果为过失;故意杀人罪对被害人死亡后果的心理态度本罪为过失犯罪,行为人在交通事故中对被害人死亡的后果为过失;2、交通事故罪被害人死亡的原因是行为人在交通事故发生后放弃了应有的救助义务,无视被害人的危险,导致被害人死亡;故意杀人罪是;故意杀人罪是指行为人故意使被害人失去救助条件,导
    2023-07-18
    324人看过
  • 过失致人死亡和过失杀人有什么区别
    一、过失致人死亡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有什么区别在《刑法》上只有过失致人死亡罪,没有过失杀人罪。过失致人死亡罪属于过失犯罪,是指由于过失导致他人死亡后果的行为。过失致人死亡,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前者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造成他人死亡。后者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其行为可能会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但由于轻信能够避免以致造成他人死亡。如果行为人主观上没有过失,而是由于其他无法预见的原因导致他人死亡的,属于意外事件,行为人不负任何刑事责任。《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
    2023-03-21
    356人看过
  • 什么是过失致人重伤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有什么区别
    一、什么是过失致人重伤罪过失致人重伤罪,是指过失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的行为。(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权,身体杖是自然人以保持其肢体、器官和其他组织的完整性为内容的人格权。其客体为身体即自然人的躯体,包括四肢、五官及毛发、指甲等。假肢、假牙等已构成肢体不可分离的一总分,亦应属于身体,但可以自由装卸的则不属于身体。(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伴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认定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需要注意两点:其一,构成过失重伤罪,法律不仅要求行为人的行为必须造成他人实际的伤害结果而且要求这种伤害只有达到重伤的程度,才构成犯罪;其二、构成过失重伤罪,还要求行为人的行为与结果之间有直接因果关系。即行为人的行为直接地、必然地造成了这种重伤结果,行为人的行为是造成这一重伤结果的决定性的、根本的原因。如果重伤结果的产生,并不是由该行为人的行为所直接决定的,也就不能追究行为人过
    2023-04-28
    120人看过
  • 区分过失和故意导致人死亡的差异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和过失致人死亡的区别:1、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行为人的主观心态是故意,过失致人死亡的是过失;2、故意伤害致死是以具有伤害的故意为前提,过失致死没有伤害的故意。故意伤害是指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故意伤害严重的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罪是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常见的一种犯罪。构成故意伤害罪,某人必须实施了伤害行为,所谓伤害是指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通常表现为破坏人体组织的完整如断手指、挖眼睛等和破坏人体器官的正常机能如使人失去听觉、视觉、神经机能失常等。但这些伤害行为必须是非法的,如果是因正当防卫等合法行为而伤害他人身体的,不构成故意伤害罪。过失伤害又称过失致人重伤罪,是指过失致人重伤的行为。过失伤害罪在主观上必须是出于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这是本罪与故意伤害罪的区别所在.本罪在客观上必须是已经造成了他人重伤的结果才构成犯罪,如果过失行为只造成他人轻伤,则不构
    2023-07-06
    490人看过
  • 过失致人意外死亡判多久
    一、过失致人意外死亡判多久意外致人死亡,有可能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是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不是犯罪。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或者已经预见到而轻信能够避免造成的他人死亡,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二、失致人死亡罪的构成是怎么样的1、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对其行为的结果抱有过失的心理状态,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主观上对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应当预见是法律对行为人实施某种有意识的行为时,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结果的主观认识上的要求。2、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已满14周岁不满16
    2024-01-31
    393人看过
  • 杀人与自杀:过失致死与故意杀人之别
    故意杀人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两者的显著区别在于:第一,在认识因素上,对他人死亡结果发生的主观估计不同。第二,在意志因素上有重要区别。故意杀人是行为人想让被害人死亡的心态,而过失致人死亡行为人是对被害人死亡的结果有排斥的心态。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交通肇事罪(逃逸致人死亡)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是: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区别要点:交通肇事罪(逃逸致人死亡)仅有消极的不救助行为;而故意杀人或伤害罪行为。(1)有积极行为,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2)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因为遗弃、隐藏,使被害人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注意,对这种情形在不能证实具有直接故意的情况下,如果事实上没有发生“死亡或残疾”结果的,不应按照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的未遂罪处罚。根据《刑
    2023-07-20
    264人看过
  • 滥用职权致人死亡与故意伤害的区别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按照刑法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滥用职权致人死亡,要看具体情况。滥用职权致人死亡,要看具体情况:1,滥用职权的行为直接导致受害人死亡的,如刑讯逼供等,在刑法上,这种行为对应的解释是参照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论处,也就是滥用职权直接导致他人死亡,构成其他犯罪,应当数罪并罚。2,滥用职权逼死人,比如滥用职权损害他人合法民事权益,致使受害人遭受打击而自杀的,这种情况只能按照对应的滥用职权的行为来量刑,其刑期最多也就是有期徒刑。《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
    2024-05-10
    384人看过
  • 摩托车因外力失控致人死亡是过失致人死亡还是意外
    争议焦点:一种观点认为,何某对这种死亡后果应当预见但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应该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另一种观点认为,何某不能预见到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他人死亡,韦某的死亡应属意外。评析:笔者赞同第二种观点。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因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行为人的行为可能是有意识的,或者说是故意的,但对致他人死亡结果发生是没有预见的。意外事件是指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造成他人的情形,不构成犯罪。两者对死亡结果都存在间接的因果联系且都因没有预见而导致他人死亡。但两者仍有较大区别,区分两者的关键在于:要查明行为人在当时的情况下,对死亡结果的发生,是否应当预见。在本案中,何某因怀疑郁某等为抢劫人而殴打,导致摩托车失控致人死亡,何某的侵害对象是郁某等人,对韦某的死亡并无意识或主观故意,对韦某的死亡结果根本无法预见到,而并非因为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的过失能预见而未预见。且在本案中,何某只实施了一个行为,而根据刑法的相关规
    2023-06-01
    395人看过
  • 间接故意杀人与过失致人死亡之界限
    左某于2002年11月4日下午4时许,驾驶载重量为10吨的大货车行驶时,因车轮上的泥土弄脏道路而被某市政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保洁养护工熊某、徐某、李某三人拦下。双方发生争吵后,左某欲驾车离开而向前行驶,熊某等人即在车前拦阻。此时,徐某离开车辆欲用垃圾车来挡住该车,左某误以为在车子右侧的熊某亦已离开车辆,而仅剩在车头左侧跟着车辆奔跑的李某,遂继续慢速行进,在行进中将熊某撞倒而致其死亡。审判结论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被告人左某主观上没有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其行为属过于自信的过失,已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评析意见本案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是故意杀人罪,其理由是:被告人作为一名驾驶员,明知车前有人阻拦的情况下强行开车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后果,仍有意放任,构成间接故意杀人。辩护人的辩护意见提出被告人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对于这样一起在对被告人犯罪主观心理态度的判断上较难界定的案件,笔者认为,应当着重把握
    2023-06-01
    87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意外事件是由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非其过错引发的偶然事故。它具有不可预见性,行为人在当时处境下不可能通过合理的注意而预见,完全是行为人自身以外的原因而引起的偶然事件,发生概率极低。... 更多>

    #意外事件
    相关咨询
    • 过失致人死亡与故意伤害致死,它们的差别是哪些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8-04
      关于过失致人死亡与故意伤害致死的解答 主观方面,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他人身体伤害的结果,并希望或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但并不希望或放任死亡结果的发生,即只有致人伤害的故意而无致人死亡的故意。 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为人由于过失导致他人死亡的行为。其犯罪构成的特征是: 1、客观方面表现为由于行为人的作为或不作为,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 2、主观方面出于过失,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 根
    • 意外事件和过失致人死亡区分
      贵州在线咨询 2024-05-03
      意外事件和过失致人死亡区分如下:1、客观上行为人的行为都引起了他人死亡的结果;2、主观上行为人都没有预见这种结果的发生。区分这两者的关键在于要查明行为人在当时的情况下,对死亡结果的发生,是否应当预见,如果应当预见,但是由于疏忽大意的过失而没有预见,则属于过失致人死亡。如果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而引起死亡的,就是刑法上的意外事件,行为人对此不应负刑事责任。
    • 故意伤害罪中的故意伤害中的过失致人死亡与过失致人死亡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1-27
      我国刑法中的故意包括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两方面的心理要素。认识要素要求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包括了对自己行为的内容、性质、对象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结果的明知。表面上看,本案中李某的行为似乎是符合刑法的认识要素的。就像张文认为的“从打击的部位和死亡结果来看,足见其砸击力度之大,下手之狠,绝非失手所能使然”。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刑法上的故意和过失在认识要素上是不同的,确切的说是在认识的
    •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与过失死亡怎么区分?
      四川在线咨询 2023-07-08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与过失致人死亡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伤害行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行为是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如暴力伤害、使人染病等。而过失致人死亡,不具有伤害行为,一般是违反操作规程、交通法规等。 二、罪过行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有伤害故意,对伤害结果(轻伤、重伤)具有认识和希望或放任的态度,致人死亡是其结果加重情节,而过失致人死亡没有伤害故意。 三、责任年龄。年满14周岁的人对故意伤
    • 过失致人死亡罪与交通肇事罪的区别有哪些, 交通肇事罪和过失致人罪
      河北在线咨询 2022-03-14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事情的界线并不是特别明确,很容易就会混淆,在我们的法律中也是如此,过失致人死亡罪与交通肇事罪一定意义上存在交叉重合的部分,所以两者不容易区别。那么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一下过失致人死亡罪与交通肇事罪的区别吧。一、过失致人死亡罪与交通肇事罪的区别根据《刑法》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或者已经预见到而轻信能够避免造成的他人死亡,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交通肇事罪,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