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要看免责协议的内容是什么,免除谁的责任,免除什么责任。
2、如果是用人单位单方面免除自己的责任,不承担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责任则是违法的。
3、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合同或协议是无效的。
4、免责协议是与公司签了合同而合同之中没有的又另一项协议,那免责协议该这么写:鉴于签订本协议是经双方协商而合同之内不包括至此附加的一份具有合同效力的有一份协议,具有法律效力,本协议一式两份。
相关法律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六条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第二十七条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第二十八条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第二十九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
第三十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
司机怎么与伤者签免责条款
265人看过
-
怎么和装修公司写工人受伤免责条款
123人看过
-
和孕妇怎么签订免责条款
52人看过
-
员工签订合同可否与分公司签?
421人看过
-
员工为什么不与公司签订合同
415人看过
-
签订“免责条款”后可以免去工伤赔偿责任吗?
245人看过
免责条款是指当事人约定的条款,用于免除或限制其未来的合同责任。免责条款通常由合同一方写入合同或格式合同,作为明确或隐含的意义要约,以获得另一方的承诺,使其具有法律效力。在现实生活中,写合同免责条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写过度加重对方风... 更多>
-
员工爱喝酒公司怎么和员工签订免责协议书重庆在线咨询 2022-10-041、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2、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一)劳动者在该用人单
-
员工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里的免责条款有效吗天津在线咨询 2021-11-19劳动合同的免责条款是否有效取决于实际情况。用人单位免除法定责任和劳动者权利的条款是无效条款。但是这些条款无效,劳动合同也不完全无效。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其他部分工资、社会福利等条款继续有效,可以继续执行。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
保险公司与保险人签订免责条款后,赔偿纠纷应该怎么辽宁在线咨询 2022-04-22保险公司在签订保险合同时未履行免责条款的明确说明义务,在很多保险合同纠纷案件中,双方当事人的争议焦点都是免责条款的效力问题,如果保险公司没有充分证据证明其已就免责条款向投保人履行了提示与明确告知义务,那么免责条款不产生效力,这将直接导致保险公司的败诉。 其次是保险合同中多为格式条款。保险公司作为格式合同的的制订者,在掌握订立合同主动权的同时,也依据法律规定承担着相应的被动义务。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
-
员工分可否与公司签订山东在线咨询 2022-10-23XX公司虽然没有独立的主体资格,但是其实际领取了营业执照,并且从事相关的经营活动,对于普通劳动者而言,可能并不能辨认其主体资格。《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40条规定:“《民事诉讼法》第49条规定的其他组织是指合法成立、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财产,但又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组织,包括:(5)法人依法设立并领取营业执照的分支机构”从上述法律的规定来看,分支机构单独从事的
-
公司与员工之间的劳动合同中违约责任条款, 签订补充协议应该怎么写山西在线咨询 2022-05-04为了维护甲、乙双方的利益,确保甲方的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本着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签订如下补充协议:一、甲方在录用乙方后,同时为其解决户口的问题,乙方必须为甲方服务两年。二、乙方因本人原因不能为甲方服务_____年的,须按每月________元赔偿金计算,有一个月算一个月,逐月累计,向甲方作出赔偿。三、甲方为提高公司员工的业务水平,根据乙方的实际工作岗位给予相应的业务培训,凡甲方给乙方相应业务